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骨科鋼絲導入器。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需用鋼板或鋼絲內固定的骨折患者,一般采用普通的骨膜剝離器剝離傷口深面和對面的骨膜,采用止血鉗盲目環繞骨折處穿出鋼絲。骨膜剝離器剝離傷口對面的骨膜時,容易損傷深面的肌肉、血管和神經;環繞骨干穿鋼絲也容易將對面的肌肉、血管和神經刺傷,或者將血管、神經、肌肉固定在骨骼上,導致手術后肢體永久性麻木、癱瘓、甚至壞死。在開放性骨折患者中,也容易損傷深部組織,或者把細菌帶入深部組織,引起病癥擴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骨科鋼絲導入器,可以方便的輔助醫務人員對植骨用的骨骼進行切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骨科鋼絲導入器,包括內桿和外管,所述內桿套裝在外管內,外管上端設置一開口,內桿底部具有一尖鉤,內桿上部設置一彈性凸起,在內桿的頂部設置一圓環,所述彈性凸起能從開口處彈出。
優選的,外管的內徑和外管的外徑一致。
優選的,所述內桿能向上拉起的距離與尖鉤到外管底部的距離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鋼絲放到尖鉤上,拉扯內桿頂部的圓環,使內桿上部的彈性凸起從外管中開口中彈出,由于內桿能向上拉起的距離與尖鉤到外管底部的距離一致,此時恰巧尖鉤抵到外管底部,通過彈性凸起的固定作用,對尖鉤處的鋼絲固定。
附圖說明
圖1是該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如下:
1、內桿;2、外管;3、開口;4、尖鉤;5、彈性凸起;6、圓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骨科鋼絲導入器,包括內桿1和外管2,所述內桿1套裝在外管2內,外管2上端設置一開口3,內桿1底部具有一尖鉤4,內桿1上部設置一彈性凸起5,在內桿1的頂部設置一圓環6,所述彈性凸起5能從開口3處彈出。
外管2的內徑和外管2的外徑一致,內桿1能向上拉起的距離與尖鉤4到外管2底部的距離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鋼絲放到尖鉤4上,拉扯內桿1頂部的圓環6,使內桿1上部的彈性凸起5從外管2中開口3中彈出,由于內桿1能向上拉起的距離與尖鉤4到外管2底部的距離一致,此時恰巧尖鉤4抵到外管2底部,通過彈性凸起5的固定作用,對尖鉤4處的鋼絲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彈性凸起5的結構,在現有技術中的應用有很多。比如在內桿1上設置一彈簧,彈簧上設置一彈性凸起5,彈性凸起5的直徑小于外管2處開口3的寬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工作原理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