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器材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松弛結膜夾持固定器。
背景技術:
結膜松弛癥是由于球結膜過度松弛和(或)下瞼緣張力高,造成松弛的球結膜堆積在眼球與下瞼緣、內、外眥部之間形成皺褶,引起眼表淚液學微環境異常,并伴有眼部干澀、異物感、淚溢等不適等癥狀的眼病。
結膜松弛癥一般采用下列方法進行治療:一、雙極電凝切除:操作比較簡單,但配合不好時易損傷角膜,結膜、下眼瞼;二、單極電凝切除:僅憑經驗操作,若是結膜松弛量較大,則創面大損傷重,且容易傷及角膜、下眼瞼,術后易復發;三、各種松弛結膜手術切除縫合后并固定于鞏固,操作復雜、通常手術顯微鏡下操作,術后局部癥狀較重,需要拆線。
不論是雙極電凝切除、單極電凝切除以及各種手術切除縫合法,由于松弛的結膜不便于固定,因此容易出現切除過多或者切除過少的現象,切除過多創面較大,容易引起眼部不適,切除過少,結膜松弛癥狀不能完全消除。
因此如何將松弛的結膜固定住,并確定切除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松弛結膜夾持固定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不能將松弛的結膜固定住,容易發生切除過多或過少的現象。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松弛結膜夾持固定器,它包括把手、下板及上板,所述下板和上板均設置在把手上;所述下板上設置有螺紋柱,所述上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螺紋柱的一端連接下板,所述螺紋柱的另一端穿過通孔連接旋轉輪;所述下板上設置有第一夾持件,所述上板上設置有第二夾持件。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夾持件包括第一夾持片及護眼片,所述第一夾持片為弧形板,所述護眼片設置于第一夾持片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夾持件包括第二夾持片及護眼片,所述第二夾持片為弧形板,所述第二夾持片上設置有開口,所述護眼片設置于第二夾持片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夾持片和第二夾持片均由1mm厚的鋼板制成。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夾持片的弧度的直徑為24mm,所述第一夾持片的寬度為20mm。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夾持件的弧度的直徑為12mm,所述第二夾持件的寬度為20mm。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護眼片的長度為20mm,厚度為1mm,寬度為3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本實用新型貼合于眼瞼上,第一夾持片和第二夾持片合攏后,多余的松弛結膜會集中在在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組成的腔內,然后通過第二夾持片上的開口,利用電凝將多余的松弛結膜切除,松弛的結膜固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后,不會發生切除過多或過少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的標號為:1、把手;2、下板;21、第一夾持件;211、第一夾持片;3、上板;31、第二夾持件;311、第二夾持片;4、螺紋柱;5、旋轉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的一種松弛結膜夾持固定器,它包括把手1、下板2及上板3,所述下板2和上板3均設置在把手1上;所述下板2上設置有螺紋柱4,所述上板3上設置有通孔,所述螺紋柱4的一端連接下板2,所述螺紋柱4的另一端穿過通孔連接旋轉輪5;所述下板2上設置有第一夾持件21,所述上板3上設置有第二夾持件31。所述的第一夾持件21包括第一夾持片211及護眼片,所述第一夾持片211為弧形板,所述護眼片設置于第一夾持片211上。所述的第二夾持件31包括第二夾持片311及護眼片,所述第二夾持片311為弧形板,所述第二夾持片311上設置有開口,所述護眼片設置于第二夾持片311上。所述的第一夾持片211和第二夾持片311均由1mm厚的鋼板制成。所述的第一夾持片211的弧度的直徑為24mm,所述第一夾持片211的寬度為20mm。所述的第二夾持件311的弧度的直徑為24mm,所述第二夾持件311的寬度為20mm,所述護眼片的長度為20mm,厚度為1mm,寬度為3mm,所述的護眼片的長度即為第一夾持片211和第二夾持件311的寬度,圖1中B-b方向表示的為護眼片寬度的測量方向,圖2或圖3中A-a方向是第一夾持片211、第二夾持件311寬度的測量方向,也是護眼片長度的測量方向。
將本實施例貼合于眼瞼上,第一夾持片211和第二夾持片311合攏后,多余的松弛結膜會集中在在第一夾持件21和第二夾持件31組成的腔內,然后通過第二夾持片211上的開口,利用電凝將多余的松弛結膜切除,松弛的結膜固通過本實施例的固定后,不會發生切除過多或過少的現象,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如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