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護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手術室護理用輸液自動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患者手術過程中通常需要輸液,輸液是為人體補充能量、水分和輸入藥物,在靜脈輸液中經常出現輸液滲漏、脫針等臨床護理現象,這通常是由于針頭松動導致。在冬天輸液時,由于液體的溫度低于人的體溫,因此病人在輸液后會造成輸液部位冰涼,導致病人出現心跳加快、惡心、煩躁等不良反應,這不僅會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也是造成針頭松動的重要原因,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術室護理用輸液自動保溫裝置,對輸液袋加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手術室護理用輸液自動保溫裝置,包括輸液支架,所述輸液支架的頂部設有保溫盒,保溫盒由左腔體和右腔體鉸接而成,左腔體和右腔體內設有電阻加熱絲和水,電阻加熱絲外接有控制盒,控制盒電連接有外接插頭,控制盒設置在輸液支架上,所述左腔體和右腔體的內側設有凹槽,保溫盒的頂部設有懸掛鉤,左腔體和右腔體之間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卡鉤、連桿和固定卡鉤,連桿的兩端分別相對于卡鉤和左腔體轉動連接,固定卡鉤相對于卡鉤的端部轉動連接,左腔體和右腔體上分別對應卡鉤和固定卡鉤設有定位槽,固定卡鉤上設有手柄。
優選的,所述左腔體和右腔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保溫盒上設有溫度顯示屏,該溫度顯示屏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外接插頭的電線沿著輸液支架向下設置,通過卡箍固定在輸液支架上。
優選的,所述輸液支架為兩截式結構,包括外柱和內柱,兩者皆為空腔結構,外柱外側壁設有定位孔,內柱的外側壁對應定位孔設有彈珠,內柱底部設有定位桿。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輸液自動保溫裝置,通過保溫盒對輸液袋進行加熱,通過溫度傳感器給控制器輸出信號,通過控制器對電阻加熱絲進行控制,左腔體和右腔體形成密封的腔體,保證密封性,提高加熱的效率,通過溫度顯示屏來控制保溫盒的溫度,左腔體和右腔體之間設有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方便使用,輸液架可以調節,通過調節其的高度,方便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輸液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輸液支架、2--保溫盒、3--左腔體、4--右腔體、5--電阻加熱絲、6--控制盒、7--外接插頭、8--凹槽、9--懸掛鉤、10--卡鉤、11--連桿、12--固定卡鉤、13--溫度傳感器、14--卡箍、15--外柱、16--內柱、17--定位孔、18--彈珠、19--定位桿、20--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圖1出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手術室護理用輸液自動保溫裝置,包括輸液支架,所述輸液支架的頂部設有保溫盒,保溫盒由左腔體和右腔體鉸接而成,左腔體和右腔體內設有電阻加熱絲和水,電阻加熱絲外接有控制盒,控制盒電連接有外接插頭,控制盒設置在輸液支架上,所述左腔體和右腔體的內側設有凹槽,保溫盒的頂部設有懸掛鉤,左腔體和右腔體之間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卡鉤、連桿和固定卡鉤,連桿的兩端分別相對于卡鉤和左腔體轉動連接,固定卡鉤相對于卡鉤的端部轉動連接,左腔體和右腔體上分別對應卡鉤和固定卡鉤設有定位槽,固定卡鉤上設有手柄。
左腔體和右腔體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電連接;保溫盒上設有溫度顯示屏,該溫度顯示屏與控制器相連接;外接插頭的電線沿著輸液支架向下設置,通過卡箍固定在輸液支架上;輸液支架為兩截式結構,包括外柱和內柱,兩者皆為空腔結構,外柱外側壁設有定位孔,內柱的外側壁對應定位孔設有彈珠,內柱底部設有定位桿。
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輸液自動保溫裝置,通過保溫盒對輸液袋進行加熱,通過溫度傳感器給控制器輸出信號,通過控制器對電阻加熱絲進行控制,左腔體和右腔體形成密封的腔體,保證密封性,提高加熱的效率,通過溫度顯示屏來控制保溫盒的溫度,左腔體和右腔體之間設有固定裝置,結構簡單方便使用,輸液架可以調節,通過調節其的高度,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