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護理器械領域,具體是一種方便婦產科換藥的護理盤。
背景技術:
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一般用護理盤存放各種護理器具和輔助用具。護理盤不僅用來放置物品,還用來規范醫護人員操作行為。目前,使用的護理盤仍存在缺陷:護理盤內物品難以進行固定,造成物品放置不穩定、易滑落,護理過程中容易造成藥物與污染物混雜,引起藥物污染,換藥護理時護理盤難以固定放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婦產科換藥的護理盤,能夠在換藥護理時將護理盤固定,避免護理盤中的物品滑落,且能夠固定不同尺寸的護理器具,避免換藥過程中造成污染。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方便婦產科換藥的護理盤,包括盤體,所述盤體上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盤體分為潔凈區和污染區,所述潔凈區內設有支桿,所述支桿的一端與盤體連接且另一端設有彈性卡圈,所述彈性卡圈與支桿鉸接,所述彈性卡圈上設有開口,所述污染區內設有污物盒,所述污物盒與盤體活動連接,所述污物盒底部設有卡槽,所述盤體上設有與卡槽相適應的卡柱,所述污物盒上設有蓋體,所述蓋體與污物盒活動連接,所述蓋體上設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內設有擋板,所述擋板與蓋體轉動連接,所述盤體底部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與盤體滑動連接,所述推拉板底部設有滑塊,所述空腔內設有與滑塊相適應的滑槽,所述推拉板上設有固定帶,所述盤體外側設有抓手,所述抓手包括第一抓握部和第二抓握部,所述第一抓握部與盤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抓握部與第二抓握部之間通過合頁鉸接,所述合頁的最大張開角度為90°,所述第二抓握部上設有柔性提手。
所述彈性卡圈內側設有橡膠凸起。
所述支桿的長度可調節。
所述污物盒底部設有防滑墊。
所述推拉板上設有擋塊,所述空腔內設有與擋塊相適應的限位塊。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盤體上設有彈性卡圈,不同的彈性卡圈能夠將不同的護理器具如試管、藥瓶和護理儲物盒等進行固定,既能夠防止護理器具從護理盤上掉落又能夠固定不同尺寸、不同類型的護理器具,適用范圍廣;潔凈區和污染區分開設置,在污染區設置污物盒,并且采用卡柱與卡槽的結構將污物盒固定在盤體內,方便將污物盒取出清理,污物盒中的擋板設計能夠方便的將在換藥護理時產生的污物、醫療垃圾等放置污物盒中,規范醫護人員規范操作,避免藥物與醫療垃圾混雜引起的污染;空腔內的推拉板上能夠放置護理墊,換藥護理時,將護理墊放在病患的病床上,避免交叉感染同時避免病床的污染;盤體側壁上的抓手方便醫護人員移動護理盤,同時能夠在換藥護理時將第二抓握部張開,利用第一抓握部、第二抓握部和盤體間形成的空間,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病床上,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同時避免因放置不穩導致本實用新型內的物品掉落。
2、所述彈性卡圈內側設有橡膠凸起,使彈性卡圈內固定的護理器具更穩固,避免護理器具從彈性卡圈內脫出滑落。
3、所述支桿的長度可調節,能夠根據所要固定的護理器具的高度對支桿進行調節,使支桿能夠更大范圍使用,實用性更強。
4、所述污物盒底部設有防滑墊,使污物盒在盤體內更加穩定,有效的防止污物盒滑動偏轉。
5、所述推拉板上設有擋塊,所述空腔內設有與擋塊相適應的限位塊,防止推拉板從空腔中脫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1、盤體;2、隔板;3、支桿;4、彈性卡圈;5、污物盒;6、蓋體;8、擋板;9、空腔;10、推拉板;11、滑塊;12、滑槽;13、固定帶;14、第一抓握部;15、第二抓握部;16、合頁;17、柔性提手;18、橡膠凸起;19、防滑墊;21、潔凈區;22、污染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方便婦產科換藥的護理盤,包括盤體1,盤體1為矩形,所述盤體1上設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將盤體1分為潔凈區21和污染區22。所述潔凈區21內設有支桿3,所述支桿3的一端與盤體1連接且另一端設有彈性卡圈4,所述彈性卡圈4與支桿3鉸接,支桿3數量為多個,彈性卡圈4能夠根據所要固定的護理器具的情況在支桿3上轉動,不同的彈性卡圈4能夠將不同的護理器具如試管、藥瓶和護理儲物盒等進行固定,能夠防止護理器具從本實用新型掉落,所述彈性卡圈4上設有開口,能夠固定不同尺寸、不同類型的護理器具,適用范圍廣。所述污染區22內設有污物盒5,所述污物盒5與盤體1活動連接,所述污物盒5底部設有卡槽,所述盤體1上設有與卡槽相適應的卡柱,污物盒5通過卡柱與卡槽的配合固定在盤體1內,既保證污物盒5不會移動又能夠方便的將污物盒5從盤體1內取出進行清理,所述污物盒5上設有蓋體6,所述蓋體6與污物盒5活動連接,所述蓋體6上設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內設有擋板8,所述擋板8與蓋體6轉動連接,下壓擋板8的一側即能將投放口顯露,能夠方便的將在換藥護理時產生的污物、醫療垃圾等放置污物盒5中,規范醫護人員的操作,避免藥物與醫療垃圾混雜引起的藥物污染。所述盤體1底部設有空腔9,所述空腔9內設有推拉板10,所述推拉板10與盤體1滑動連接,所述推拉板10底部設有滑塊11,所述空腔9內設有與滑塊11相適應的滑槽12,推拉板10上設有用于固定護理墊的固定帶13,推拉板10上放置護理墊,換藥護理時,將護理墊放在病患的病床上,避免交叉感染同時避免病床的污染,固定帶13將護理墊固定,保證護理墊整齊收納并避免護理墊從空腔9中掉落。所述盤體1外側設有抓手,方便醫護人員移動護理盤,所述抓手包括第一抓握部14和第二抓握部15,所述第一抓握部14與盤體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抓握部14與第二抓握部15之間通過合頁16鉸接,所述合頁16的最大張開角度為90°,所述第二抓握部15上設有柔性提手17,在換藥護理時將第二抓握部15張開,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病床上,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同時避免因放置不穩導致本實用新型內的物品掉落。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所需的護理器具固定在彈性卡圈4內,將污物盒5放入本實用新型內與卡柱配合,將空腔9內的推拉板10拉出,放入護理墊并用固定帶13固定。當需要換藥護理時,將第二抓握部15與第一抓握部14分開后,手握柔性提手17,避免手部受到傷害,利用第一抓握部14、第二抓握部15和盤體1形成的空間與病床配合,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病床上。
為了使彈性卡圈4內固定的護理器具更穩固,所述彈性卡圈4內側設有橡膠凸起18,避免護理器具從彈性卡圈4內脫出滑落。
為了擴大支桿3的使用范圍,所述支桿3的長度可調節,能夠根據所要固定的護理器具的高度對支桿3進行調節,實用性更強。
為了有效的防止污物盒5滑動偏轉,所述污物盒5底部設有防滑墊19,使污物盒5在盤體1內更加穩定。
為了防止推拉板10從空腔9中脫落,所述推拉板10上設有擋塊,所述空腔9內設有與擋塊相適應的限位塊。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方便婦產科換藥的護理盤,包括矩形盤體1,盤體1上設有隔板2,隔板2將盤體1分為潔凈區21和污染區22,能夠規范醫護人員的操作行為,避免藥物與污染物間混雜造成藥物的污染。潔凈區21內設有長度可調節的支桿3,支桿3的一端與盤體1連接且另一端設有彈性卡圈4,支桿3數量為五個,不同的支桿3上分別設有不同尺寸的彈性卡圈4,彈性卡圈4與支桿3鉸接,醫護人員能夠根據所要固定的護理器具的高度對支桿3進行調節,同時彈性卡圈4能夠根據所要固定的護理器具的情況在支桿3上轉動,使護理器具保持傾斜或是豎直,不同的彈性卡圈4能夠將不同的護理器具如試管、藥瓶和護理儲物盒等進行固定,能夠防止護理器具從本實用新型中掉落,彈性卡圈4為帶有開口的金屬圈或塑料圈,能夠固定不同尺寸、不同類型的護理器具,適用范圍廣,彈性卡圈4內側設有橡膠凸起18,能夠使彈性卡圈4內固定的護理器具更穩固,避免護理器具從彈性卡圈4內脫出滑落。污染區22設有污物盒5,污物盒5為圓形或方形,污物盒5與盤體1活動連接,污染區22內設有卡柱,污物盒5底部設有與卡柱相適應的卡槽,污物盒5固定在盤體1內,既不會隨意滑動,又方便將污物盒5從盤體1內取出進行清理,污物盒5上設有蓋體6,蓋體6與污物盒5活動連接,蓋體6上設有矩形投放口,投放口內設有擋板8,擋板8兩側固定有兩個轉動軸,轉動軸與蓋體6接觸,擋板8與蓋體6之間轉動連接,下壓擋板8的一端即能夠將投放口顯露,能夠方便的將在換藥護理時產生的污物、醫療垃圾等放置污物盒5中,規范醫護人員的操作,避免藥物與醫療垃圾混雜引起的藥物污染。污物盒5的數量能夠根據需要增加,同時污物盒5底部設有防滑墊19,使污物盒5在盤體1內更加穩定,防止污物盒5滑動偏轉。盤體1底部設有空腔9,空腔9內設有推拉板10,推拉板10與盤體1滑動連接,推拉板10呈L形且底部設有滑塊11,空腔9內設有與滑塊11相適應的滑槽12,推拉板10能夠在推入空腔9內時,將空腔9密閉。在推拉板10上設有用于固定護理墊的固定帶13,推拉板10上能夠放置護理墊,換藥護理時,將護理墊從推拉板10上取出放在病患的病床上,避免交叉感染同時能夠避免病床的污染,固定帶13將護理墊固定,保證護理墊整齊收納并避免護理墊從空腔9中掉落。推拉板10的側壁上設有擋塊,空腔9靠近開口處設有與擋塊相適應的限位塊,在推拉過程中防止推拉板10從空腔9中脫落。盤體1對稱的兩個側壁上均設有抓手,方便醫護人員移動護理盤,抓手包括第一抓握部14和第二抓握部15,第一抓握部14垂直固定在盤體1上,第一抓握部14與第二抓握部15之間通過合頁16鉸接,所述合頁16的最大張開角度為90°,合頁16張開時第二抓握部15與盤體1平行且與第一抓握部14垂直,第二抓握部15上設有柔性提手17,在換藥護理時將第二抓握部15張開,為避免對手部的傷害,手持柔性提手17,利用第一抓握部14、第二抓握部15和盤體1間形成的空間與病床配合,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病床上,能夠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同時避免因放置不穩導致本實用新型內的物品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