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納米鉑金網材以及空氣凈化器。
背景技術:
隨著空氣污染的嚴重以及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空氣質量的好壞越來越被重視。人們平均每天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室內成為了人們工作、休息、娛樂的重要場所,因此可以說室內空氣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甚至是健康。因此,“室內空氣污染”正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人們每天待在室內的時間差不多是待在室外的時間的4倍多,每天呼吸的空氣絕大部分是室內空氣,因此室內空氣質量對身體健康影響比較大。室內空氣污染往往比室外空氣污染更嚴重,在某些情況下,前者的嚴重程度可以達到后者的一百倍以上,所以解決當前日益凸顯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已經愈發重要。
清理室內空氣污染,凈化室內空氣的主要工具為空氣凈化器,現有的空氣凈化器凈化技術大致可分為兩類,分別是過濾和靜電集塵。采用過濾技術的產品目前占據絕對主流,但過濾網需要后期維護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靜電集塵技術產品之所以占比較低,與其自身的技術缺陷,即產生臭氧有密切關系。
過濾技術通常只能對固體顆粒有效,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殺滅依賴于紫外燈、光觸媒或者是銀離子等部件。紫外燈存在的問題是容易造成紫外線泄漏,紫外線對人體健康產生明顯威脅,可直接導致皮膚癌,光觸媒和銀離子雖然相對安全可靠,但是,殺滅效率很低,所以,目前過濾技術通常都結合紫外燈,用于固體顆粒和細菌、真菌、病毒的凈化。但是現有技術中沒有能夠屏蔽或完全抑制紫外線泄露的裝置或方法,這導致紫外線泄漏難以避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納米鉑金網材以及空氣凈化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殺菌用的紫外線會產生泄露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納米鉑金網材,包括:主網體;納米鉑金顆粒,附著在所述主網體上,并在所述主網體的外側形成納米鉑金顆粒層。
進一步地,所述納米鉑金顆粒的直徑為40nm至70nm。
進一步地,所述主網體為玻璃纖維網。
進一步地,所述主網體的厚度為1.0mm至10.0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納米鉑金網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將主網體浸入水中,控制水的溫度和環境氣壓達到預定值,形成超臨界水對所述主網體進行處理;S20,將處理過的所述主網體浸入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混合溶液中;S30,干燥所述主網體,并使用紫外線照射所述主網體,形成納米鉑金網材。
進一步地,在步驟S20中,將處理過的所述主網體浸入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混合溶液中包括:將所述主網體浸入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混合溶液中30分鐘至60分鐘。
進一步地,在步驟S20中,所述混合溶液為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水溶液。
進一步地,在步驟S20中,所述有機醇占所述混合溶液的質量分數為2.0%至6.0%。
進一步地,在步驟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機醇為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
進一步地,在步驟S20和步驟S30之間,所述制造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S25,干燥所述主網體后再次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重復多次。
進一步地,在步驟S30中,使用紫外線照射所述主網體包括:所述紫外線的波長為200nm至280nm。
進一步地,在步驟S30中,使用紫外線照射所述主網體包括:照射時間為10分鐘至30分鐘。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氣凈化器,包括紫外線燈,所述空氣凈化器還包括紫外線隔離部,所述紫外線燈設置在所述紫外線隔離部內,所述紫外線隔離部包括納米鉑金網材,所述納米鉑金網材為上述的納米鉑金網材或由上述的納米鉑金網材的制造方法所制造。
進一步地,所述紫外線隔離部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所述納米鉑金網材。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納米鉑金網材的外側包括有納米鉑金顆粒層,而納米鉑金對紫外線有吸收能量的作用,紫外線照射到納米鉑金上時,波長會變長,同時產生一定的熱量,即紫外線會變為對人體無害的可見光,本實用新型的納米鉑金網材能夠同樣使紫外線變為可見光,因此能夠對紫外線起到一種隔離、屏蔽的作用,當納米鉑金網材應用于空氣凈化器時,可以對空氣凈化器內部的消毒用紫外燈起到隔離的作用,避免紫外線外泄,保護人體健康。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器的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器的實施例的進風口的示意圖;以及
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器的實施例的出風口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納米鉑金網材,包括:主網體;納米鉑金顆粒,附著在所述主網體上,并在所述主網體的外側形成納米鉑金顆粒層。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納米鉑金網材的外側包括有納米鉑金顆粒層,而納米鉑金對紫外線有吸收能量的作用,紫外線照射到納米鉑金上時,波長會變長,同時產生一定的熱量,即紫外線會變為對人體無害的可見光,本實用新型的納米鉑金網材能夠同樣使紫外線變為可見光,因此能夠對紫外線起到一種隔離、屏蔽的作用,當納米鉑金網材應用于空氣凈化器時,可以對空氣凈化器內部的消毒用紫外燈起到隔離的作用,避免紫外線外泄,保護人體健康。
優選地,所述納米鉑金顆粒的直徑為40nm至70nm。
優選地,所述主網體為玻璃纖維網。此外,采用不同的工藝,還可以對多種材料的網體進行加工,使其具有納米鉑金顆粒層,例如碳纖維或有機材料網。之所以優選實施例選擇玻璃纖維網,是因為玻璃纖維的成本較低。
優選地,所述主網體的厚度為1.0mm至10.0mm。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主網體為玻璃纖維編織網,其中玻璃纖維的直徑為5微米至30微米,網孔尺寸的范圍為0.01mm至0.1mm。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編織成型的網體并不一定均勻,因此同一個網體上的網孔的尺寸也可能相互不同。
在形成納米鉑金顆粒層后,主網體的尺寸變化微小,可以視為基本不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納米鉑金網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將主網體浸入水中,控制水的溫度和環境氣壓達到預定值,形成超臨界水對所述主網體進行處理;S20,將處理過的所述主網體浸入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混合溶液中;S30,干燥所述主網體,并使用紫外線照射所述主網體,形成納米鉑金網材。
超臨界水即水的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后,產生的一種液態水和氣態水形態相同的狀態,其中臨界溫度為374℃,臨界壓力為22.1MPa,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為鉑金化合物“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做準備。
優選地,在步驟S20中,將處理過的所述主網體浸入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混合溶液中包括:將所述主網體浸入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混合溶液中30分鐘至60分鐘。
其中,在步驟S20中,所述混合溶液為氯鉑酸和有機醇的水溶液。
優選地,在步驟S20中,所述有機醇占所述混合溶液的質量分數為2.0%至6.0%。
需要說明的是,調配混合溶液需要攪拌10分鐘至30分鐘。
優選地,在步驟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機醇為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納米鉑金網材的制造方法中,在步驟S20和步驟S30之間,所述制造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S25,干燥所述主網體后再次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重復多次。
即反復浸泡、干燥主網體多次后,再進行紫外線照射的步驟,其中浸泡、干燥的重復次數可以為4次至10次。
優選地,在步驟S30中,使用紫外線照射所述主網體包括:所述紫外線的波長為200nm至280nm。可以采用功率不低于30w的紫外線燈進行照射。
優選地,在步驟S30中,使用紫外線照射所述主網體包括:照射時間為10分鐘至30分鐘。照射紫外線的目的是使“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的鉑金化合物分解成納米鉑金顆粒,并且納米鉑金顆粒較好的粘結在玻璃纖維表面,從而使得簡單的機械作用無法使納米鉑金顆粒從玻璃纖維網表面脫落下來。
完成上述步驟,得到納米鉑金網材后,則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主網體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尺寸大小,每次測量都是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自帶軟件包分析圖片中顆粒,每次取120個顆粒進行平均計算;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輻射照度等。
以下給出多個制造納米鉑金網材的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
第一步是將純度95.0%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色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2.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10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1.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30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4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10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45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 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6.0%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3.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15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2.0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40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5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15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52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7.0%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4.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20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3.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45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6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20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49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4: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8.0%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5.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25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4.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50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7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26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63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5: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9.0%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6.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30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5.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55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8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28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55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6: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9.5%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5.5%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22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10.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 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60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9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30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48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7: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9.9%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2.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15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7.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35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10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15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59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實施例8: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是將純度95.0%鉑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鉑酸(H2PtCl6·6H2O,紅至棕紅色固體),將固體氯鉑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網氯鉑酸水溶液中添加6.0%數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攪拌30分鐘后待用;第二步,將厚度為9.0mm玻璃纖維網浸泡在不銹鋼反應釜內的水中,然后使水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以后即為超臨界水,超臨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纖維表面氧化/刻蝕出許多化學官能團和微觀凸起等結構(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結”在玻璃纖維網表面);第三步,處理 后的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30分鐘,然后,取出來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將玻璃纖維網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復10次;第四步,將浸泡后的玻璃纖維網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線(波長為200nm至280nm)燈前輻照10分鐘后,即獲得納米鉑金網材。
采用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顆粒的平均尺寸為51nm;采用美國標準(ASTM C633-2013熱噴射涂層附著力或粘結強度試驗方法)測試玻璃纖維網表面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的界面強度明顯高于玻璃纖維自身強度,這說明納米鉑金層與玻璃纖維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結合;采用紫外線國家檢測標準(GB/T 13971-1992紫外線氣體分析器技術條件)檢測包裹紫外燈的納米鉑金網外的紫外線的輻射泄漏量為0、輻射強度為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空氣凈化器,包括紫外線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凈化器還包括紫外線隔離部,所述紫外線燈設置在所述紫外線隔離部內,所述紫外線隔離部包括納米鉑金網材,所述納米鉑金網材為上述的納米鉑金網材或由上述的納米鉑金網材的制造方法所制造。
本實用新型的納米鉑金網材可以吸收紫外線的能量,使得紫外線變為對人體無害的可見光,通過實驗證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納米鉑金網材包裹紫外線燈,紫外線的泄漏量為0,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器的紫外線隔離部能夠有效地屏蔽、隔離紫外線,避免紫外線泄露到室內環境中,這樣空氣凈化器不僅能夠通過循環過濾殺菌這一過程對室內的空氣進行凈化,并且還不會因為泄露紫外線而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傷害。
優選地,所述紫外線隔離部包括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所述納米鉑金網材。
在上述實施例中,空氣凈化器的紫外燈被安裝在紫外線隔離部形成的腔體內,腔體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以便實現空氣循環,除了進風口和出風口處設置納米鉑金網材以隔離紫外線外,紫外線隔離部的其他部分可以為鏡面反射材料或金屬屏蔽材料以屏蔽紫外線。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空氣凈化器的外殼的內側具有納米鉑金網材,以形成用于屏蔽、隔離紫外線的紫外線隔離部。
圖1至3示出了一種本實用新型的空氣凈化器的優選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空氣凈化器包括殼體100,殼體100上設置有進風口101和出風口102,其中出風口102處設置有用于屏蔽紫外線的納米鉑金網材。
在該實施例中,用于消毒殺菌的紫外線燈設置在空氣凈化器的出風口102的內側,因此紫外線有可能從出風口102處泄漏,但基本不會從進風口101處泄漏,而出風口102處設置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納米鉑金網材,能夠將紫外線轉化為可見光,從而防止了紫外線的泄漏,保障用戶的安全。
根據紫外線燈設置位置的不同,納米鉑金網材也有可能設置在進風口101處,或者在進風口101和出風口102處均設置納米鉑金網材。
進風口101設置在殼體100的側板的邊緣處,即圖2中示出的除了底邊緣的三個邊緣處,并且進風口101的外側設置有進風格柵110,若進風口101處需要設置納米鉑金網材,則納米鉑金網材設置在進風格柵110的內側。
出風口102設置在殼體100的頂部,即圖3中示出的頂板上,并且出風口102的外側設置有出風格柵120,若出風口102處需要設置納米鉑金網材,則納米鉑金網材設置在出風格柵120的內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