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矯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牙頜矯治器。
背景技術:
在牙頜畸形的矯治領域,常用的矯治器的種類及缺點如下:1)MRC肌功能矯治器:只有3種型號尺寸的矯治器,形狀定型,由于工藝原因不能定制,不一定符合每個患者牙頜特征,特別是對于前牙前突較大的患者,MRC不能很好就位;2)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如隱適美):適合牙冠高度足夠的成人患者,牙套比較硬,需要制作30-40個甚至80-90個牙套,是根據(jù)牙齒移動量決定牙套數(shù)量,比較昂貴;3)功能矯治器:只能糾正上下頜骨錯位,不能排齊牙列;4)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用托槽粘接在牙面上,把弓絲固定在托槽上,通過弓絲的回彈力矯正牙齒,需要定期加力,患者比較難受,飲食誘導限制,容易繼發(fā)齲齒和牙齦炎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牙頜矯治器,所述牙頜矯治器可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定制,制作成本低,能同時糾正頜骨的位置關系和排齊牙列,摘戴容易,易清潔,不影響飲食,適用于青少年發(fā)育階段,也可以通過牙頜矯治器的脫離習慣咬合位置糾正成人的不良咬合位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牙頜矯治器,所述牙頜矯治器包括:
矯治器主體及牙弓支架,所述矯治器主體包括內壁、外壁和腹板,所述牙弓支架至少包括主牙弓支架;
所述內壁定位在舌側;
所述外壁定位在頰側;
所述腹板連接所述內壁和所述外壁;
所述內壁和所述外壁均具有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在所述腹板上方突出形成上牙弓溝槽;所述下部在所述腹板下方突出形成下牙弓溝槽;
所述外壁與所述腹板的結合部設置有所述主牙弓支架。
所述牙弓支架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定制。
優(yōu)選地,內壁的上部和內壁的下部分別對稱設有一個或多個V型缺口。
更優(yōu)選地,內壁的上部和內壁的下部對應于中切牙的部位均設有V型缺口。
優(yōu)選地,所述內壁的內外側面均為橢球弧面。
優(yōu)選地,矯治器主體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比主牙弓支架的牙弓寬度寬0~60mm。
更優(yōu)選地,矯治器主體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比主牙弓支架的牙弓寬度寬1~60mm。
優(yōu)選地,內壁的厚度為2~4mm,外壁的厚度為2~4mm。
更優(yōu)選地,內壁的厚度為2.5~3mm,外壁的厚度為2.5~3mm。
優(yōu)選地,所述內壁、外壁和腹板的材質為軟材質無毒材料,所述牙弓支架的材質為剛性無毒材料。
更優(yōu)選地,所述內壁、外壁和腹板的材質為軟材質無毒材料,硅膠材料、熱塑性彈性體TPE)或聚酯,所述牙弓支架的材質為不銹鋼、塑膠、鋁合金、粉末冶金或高分子樹脂材料。熱塑性彈性體(TPE)可以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TPU),高分子樹脂材料可以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環(huán)己烷二甲醇酯(PETG)。
優(yōu)選地,所述牙弓支架還包括一個或多個輔牙弓支架,所述輔牙弓支架設于外壁的上部和/或外壁的下部。
更優(yōu)選地,所述輔牙弓支架對應于牙齒的中部。
上述牙頜矯治器用于牙齒矯正。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定制,制作成本低,能同時糾正頜骨的位置關系和排齊牙列,摘戴容易,易清潔,不影響飲食,適用于青少年發(fā)育階段,也可以通過牙頜矯治器的脫離習慣咬合位置糾正成人的不良咬合位置。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牙頜矯治器示意圖一。
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牙頜矯治器示意圖二。
圖3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牙頜矯治器的內壁示意圖。
附圖標記:
1 內壁
11 內壁的上部
111 內壁的上部的V型缺口
12 內壁的下部
121 內壁的下部的V型缺口
2 外壁
21 外壁的上部
22 外壁的下部
23 結合部
3 腹板
4 主牙弓支架
5 上牙弓溝槽
6 下牙弓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至圖3。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chǎn)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一種牙頜矯治器,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牙頜矯治器包括:
矯治器主體及牙弓支架,所述矯治器主體包括內壁1、外壁2和腹板3,所述牙弓支架至少包括主牙弓支架4;
所述內壁1定位在舌側;
所述外壁2定位在頰側;
所述腹板3連接所述內壁1和所述外壁2;
所述內壁1和所述外壁2均具有上部11、21和下部12、22,所述上部11、21在所述腹板3上方突出形成上牙弓溝槽5;所述下部12、22在所述腹板3下方突出形成下牙弓溝槽6;
所述外壁2與所述腹板3的結合部23設置有所述主牙弓支架4。
所述主牙弓支架4可呈線狀、條狀、片狀、條片狀、網(wǎng)狀,主牙弓支架的橫截面可以為U形,V形,工字形,L形,M形、Z形或者弓形等一切可加強的形狀。
所述牙弓支架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定制,適合各種類型的牙列不齊。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內壁的上部11和內壁的下部12分別對稱設有一個或多個V型缺口。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內壁的上部11和內壁的下部12對應于中切牙的部位均設有V型缺口111、121。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內壁1的內外側面均為橢球弧面。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矯治器主體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比主牙弓支架的牙弓寬度寬0~60mm。矯治器主體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是指矯治器主體不含牙弓支架時的牙弓寬度,即在不受牙弓支架矯正力時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矯治器主體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比主牙弓支架的牙弓寬度寬1~60mm,如1~5mm、5~10mm、10~15mm、15~20mm、20~25mm、25~30mm、30~35mm、35~40mm、40~45mm、45~50mm、50~55mm、55~60mm。
V型缺口利于矯治器主體的變形(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V型缺口數(shù)量),矯治器主體自然狀態(tài)下的牙弓寬度較主牙弓支架的牙弓寬度寬,主牙弓支架產(chǎn)生讓外壁更靠向牙齒的弓力,對牙齒施加額外的矯治力,增加V型缺口后,矯治器主體和牙弓支架結合的更自然,更適應用戶口腔形狀。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內壁1的厚度為2~4mm,外壁2的厚度為2~4mm。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內壁1的厚度為2.5~3mm,外壁2的厚度為2.5~3mm。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內壁、外壁和腹板的材質為軟材質無毒材料,所述牙弓支架的材質為剛性無毒材料。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內壁、外壁和腹板的材質為軟材質無毒材料,硅膠材料、熱塑性彈性體TPE)或聚酯,所述牙弓支架的材質為不銹鋼、塑膠、鋁合金、粉末冶金或高分子樹脂材料。熱塑性彈性體(TPE)可以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TPU),高分子樹脂材料可以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環(huán)己烷二甲醇酯(PETG)。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牙弓支架還包括一個或多個輔牙弓支架,所述輔牙弓支架設于外壁的上部和/或外壁的下部。
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輔牙弓支架對應于牙齒的中部。
患者可在睡覺時使用,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牙頜矯治器放入口腔中,患者的上牙弓定位在上牙弓溝槽5中,下牙弓定位在下牙弓溝槽6中,患者隨意裝配在口中并且從口中移除。牙弓支架如主牙弓支架4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定制,能同時糾正頜骨的位置關系和排齊牙列。
上述的牙頜矯治器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矯治器主體成型;
2)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制作主牙弓支架;
3)將主牙弓支架穿入矯治器主體的外壁與腹板的結合部。
綜上所述,所述牙頜矯治器可根據(jù)患者的矯正牙弓定制,制作成本低,能同時糾正頜骨的位置關系和排齊牙列,摘戴容易,易清潔,不影響飲食,適用于青少年發(fā)育階段,也可以通過牙頜矯治器的脫離習慣咬合位置糾正成人的不良咬合位置。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