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
背景技術:
在寰樞椎、頸椎、腰椎等,由于脫位或滑脫需要進行復位時,通常會采用到后路椎弓椎弓螺釘固定棒復位系統,由于不同的病人脫位的程度不同,且醫療器械的設計,較臨床醫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常常會造成醫生是使用相關器械時,具有眾多的不便。如圓柱狀的固定棒的方向容易旋轉,容易轉動、打滑,而直接影響使用效果,甚至發生醫療失誤,需要反復糾正,增加使用的風險;寰樞椎脫位程度重,椎弓螺釘尾部之間高度落差大,固定棒置入樞椎椎弓螺釘釘尾的釘槽后,由于是短尾椎弓螺釘,再置入短尾寰椎椎弓螺釘的尾部困難,需借助提拉鉗或壓固定棒鉗,而寰樞椎間空間小,且寰椎后弓與樞椎椎板間無骨性結構覆蓋,相關器械滑動后將直接損傷脊髓,造成癱瘓甚至死亡;寰樞椎椎弓根椎弓螺釘的進釘點距中線距離不同,左右兩根固定棒呈倒“ 八”字形并非平行,且存在預彎的弧度,造成橫連置入困難;或者寰樞椎椎弓螺釘尾部之間的落差不夠大,造成固定棒的提拉復位作用有限,導致復位效果不滿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解決了上述中提到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包括:左右兩根固定棒,連接固定所述固定棒的橫連,安裝在所述固定棒上的若干個椎弓根椎弓螺釘,所述椎弓螺釘包括與所述固定棒固定的尾部和連接在所述尾部下方的釘部,所述尾部中空,且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尾部側壁對稱開設有槽,以便讓所述固定棒穿過,所述尾部中間設有與所述內螺紋進行螺紋連接的內螺母,至少一個所述椎弓螺釘的所述尾部與所述釘部之間的連接(即釘槽基底部)的厚度與其他的不同,通過椎弓螺釘基底部厚度不同的設置,提高所述椎弓螺釘作為復位支點的高度,改變椎弓螺釘之間的高度落差,能夠提高釘固定棒系統的復位能力,方便的解決寰樞椎不同程度脫位的復位問題。
進一步,所述固定棒的一個端部截面為橢圓形或者矩形,從而在對所述固定棒進行固定后,由于橢圓或者矩形,能夠防止所述固定棒在固定裝置內打滑或者轉動,降低了手術中的失誤;另一端為圓形,則方便所述固定棒折彎后與其它所述椎弓螺釘的連接。
進一步,所述椎弓螺釘均為長尾椎弓螺釘,且所述尾部的外壁中部,設有一條凹槽,采用長尾椎弓螺釘能夠更加方便進行固定,同時,采用了所述凹槽設計,方便在固定后,對于過長的部分,可以掰斷,防止過長產生阻礙作用。
進一步,所述內螺母的長度超出凹槽,所述橫連兩端設有可以套設入所述內螺母的開口,所述內螺母的上部還設有外螺母,所述外螺母套與所述內螺母通過螺紋連接,這一設計,相比于傳統的將橫連直接與固定棒固定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而且簡化了結構,無需其他與固定棒固定的結構,而是直接在所述椎弓螺釘上進行固定,提高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通過增加所述椎弓螺釘的釘槽基底部厚度的創造性設計,所述固定棒的端部的改進,所述橫連置于所述椎弓螺釘尾部的設計等,能夠極大的提高醫生在手術時的便捷性,提高操作的穩定性以及降低手術中的失誤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一個實施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所述椎弓螺釘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包括:左右兩根固定棒1,連接固定固定棒1的橫連2,安裝在固定棒上的若干個椎弓螺釘3,椎弓螺釘3包括與固定棒1固定的尾部31和連接在尾部31下方的釘部32,尾部31中空,且內壁設有內螺紋,尾部31側壁對稱開設有槽,以便讓固定棒1穿過,尾部31中間設有與內螺紋進行螺紋連接的內螺母4,至少一個椎弓螺釘3的尾部31與釘部32之間的連接的厚度(圖2中H所示)與其他的不同,通過厚度H不同的設置,能夠方便的提高寰樞椎釘固定棒系統的復位功能。
進一步,固定棒1的一個端部截面為橢圓形或者矩形,本實施例中為矩形,從而在對固定棒1進行固定后,由于橢圓或者矩形,能夠防止固定棒1在椎弓螺釘凹槽內打滑或者轉動,降低了手術中的失誤;另一端為圓形,則方便固定棒1折彎后與其它椎弓螺釘3的連接,圖1中,為便于顯示,端部未固定椎弓螺釘3。
進一步,椎弓螺釘3均為長尾椎弓螺釘3,且尾部31的外壁中部,設有一條凹槽33,采用長尾椎弓螺釘3能夠更加方便進行固定,同時,采用了凹槽33設計,方便在固定后,對于過長的部分,可以掰斷,防止過長產生阻礙作用。
進一步,內螺母4的長度超出凹槽部位31,橫連2兩端設有可以套設入內螺母的開口21,內螺母的上部還設有外螺母5,外螺母5套與內螺母4通過螺紋連接,這一設計,相比于傳統的將橫連2直接與固定棒1固定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固定效果,而且簡化了結構,無需其他與固定棒1固定的結構,而是直接在椎弓螺釘3上進行固定,提高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寰樞椎后路復位系統,也可以應用于腰椎,頸椎等復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