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臭氣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離子除臭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離子除臭工藝亦稱雙離子或高能離子除臭法,主要是離子發射設備通過離子管發射出活性氧正、負離子,它可以使空氣當中的臭氣分子電離分解,從而去除臭味。
目前其他公司將該離子除臭設備箱做成各類材質、密閉且可移動的箱體,而且在設備箱體內加了一套初效過濾器和中效過濾器,然后再裝上離子發射電極,風機后置于設備箱內,就形成了一套離子除臭系統。臭氣通過管道進入離子設備箱,先經過初效過濾器過濾,去掉粉塵和大顆粒物質,再經過中效過濾器去掉大分子物質及微小顆粒,最后進入離子反應倉,經過電離設備的電離去除臭味分子后經過風機排放。但是,目前的離子除臭裝置只使用一組離子發生器,并且離子反應倉為空腔,不利于離子與廢氣的充分反應,除臭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目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離子與廢氣充分反應,除臭效率高的離子除臭裝置。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離子除臭裝置,包括離子設備箱,設置在離子設備箱外側前端的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以及設置在離子設備箱內部末端的引風機,所述離子設備箱包括離子反應倉,所述離子反應倉內的前段依次設置至少兩組發射設備,每組發射設備均上下對稱設置發射設備室,所述發射設備室內設有離子發生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為,所述離子設備箱外側靠近發射設備室的一端設置進氣管,所述進氣管沿進氣方向設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初效過濾器和中效過濾器沿進氣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上,且尺寸均與進氣管的尺寸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離子反應倉內平行等距交錯設置至少兩塊導流板。
進一步地,所述發射設備室設置檢修門。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離子除臭裝置,采用至少2級離子發射裝置,增強了離子的發射和離子管與氣體的接觸面積,同時,離子反應倉采用導流板阻擋氣流,提高電離氣體的停留時間,進一步增加了離子與廢氣的充分反應,大大的提高了除臭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離子除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離子除臭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離子設備箱1,設置在離子設備箱1外側前端的初效過濾器2、中效過濾器3以及設置在離子設備箱1內部末端的引風機4,所述離子設備箱1包括離子反應倉5。
所述離子反應倉5內的前段依次設置至少兩組發射設備,每組發射設備均上下對稱設置發射設備室6,所述發射設備室6內設有離子發生器7,所述發射設備室6設置檢修門。離子設備箱內單獨設置發射設備室,避免了發射設備與潮濕腐蝕的廢氣接觸,起到保護發射電極的作用,而發射設備室設置檢修門,便于檢修,不影響其他發射設備的工作,系統不用停機
所述離子反應倉5內平行等距交錯設置四塊導流板。所述發射設備室6內設有離子發生器7,所述離子設備箱1外側靠近發射設備室6的一端設置進氣管,所述進氣管沿進氣方向設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初效過濾器2和中效過濾器3沿進氣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上,且尺寸均與進氣管的尺寸相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初效過濾器2和中效過濾器3設計在離子設備箱前端,增加了箱體內等離子與臭氣接觸的空間;采用插入式設計,即插即用,方便清洗和更換。在離子設備箱1內設置導流板8,大大提高電離氣體的停留時間,反應充分。
離子設備箱1內單獨設置發射設備室6,所有發射設備都安裝在發射設備室內,只有離子管與廢氣接觸,避免了發射設備與潮濕腐蝕的廢氣接觸,起到保護發射電極的作用。同時發射設備室6配有檢修門,發射管損壞時,打開設備室的門,可以將損壞的離子管對應的發射設備單獨取出來檢修更換,不影響其他發射設備的工作,系統不用停機,除臭效率得以提高。
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