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艾灸治療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自動艾灸治療支架。
背景技術:
灸療是一種在人體基本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綠色醫療就是指既能治好人的病癥,又不傷害人的身體的醫療方法。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已認識到抗生素在解除人類病癥的同時,也對人體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而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醫傳統療法,如一碗湯,一根針,一柱灸等等,恰恰正是綠色醫療的典型代表。以中醫傳統療法為核心的綠色療法,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應用,成為一種世界性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人們開始注意身體健康情況,艾灸作為一種古老的中醫療法,受到了廣泛關注,發展也非常迅速,在人們辛苦工作之余很多人使用艾灸來緩解疲勞,但是現在很多的艾灸治療的時候,都是人工操作的,長時間操作會引起操作人員的疲勞,導致艾灸穴位不能精確對準,而且手動回旋灸及雀啄灸操作不穩定,因此設計了一種新型自動艾灸治療支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自動艾灸治療支架,能很好的將艾灸治療使用的艾條夾持住,減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瑣,大大提高了艾灸的治療效果,避免了手動操作帶來的穴位偏差,可以實現自動化的回旋灸及雀啄灸,值得推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自動艾灸治療支架,它包括底座與自動艾灸頭,所述底座下端設置有移動輪,所述移動輪上設置有固定剎片,所述底座上端設置有連接套管,所述連接套管上端連接有金屬蛇管,所述金屬蛇管連接有固定夾具,所述自動艾灸頭設置在固定夾具內,所述自動艾灸頭包括機殼,所述機殼下端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連接有艾條夾槽,所述艾條夾槽上端連接有旋轉座,所述旋轉座連接有驅動馬達。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下端設置有加重穩定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兩端設置有穩定支撐腿。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上端設置有夜視照明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能很好的將艾灸治療使用的艾條夾持住,減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瑣,大大提高了艾灸的治療效果,避免了手動操作帶來的穴位偏差,可以實現自動化的回旋灸及雀啄灸,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艾灸頭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自動艾灸頭,3-移動輪,4-固定剎片,5-連接套管,6-金屬蛇管,7-固定夾具,8-機殼,9-蓋板,10-固定環,11-艾條夾槽,12-旋轉座,13-驅動馬達,14-加重穩定塊,15-穩定支撐腿,16-夜視照明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自動艾灸治療支架,它包括底座1與自動艾灸頭2,底座1下端設置有移動輪3,移動輪3上設置有固定剎片4,底座1上端設置有連接套管5,連接套管5上端連接有金屬蛇管6,金屬蛇管6連接有固定夾具7,自動艾灸頭2設置在固定夾具7內,自動艾灸頭2包括機殼8,機殼8下端設置有蓋板9,蓋板9上設置有固定環10,固定環10連接有艾條夾槽11,艾條夾槽11上端連接有旋轉座12,旋轉座12連接有驅動馬達13,底座1下端設置有加重穩定塊14,底座1兩端設置有穩定支撐腿15,底座1上端設置有夜視照明燈16。
能很好的將艾灸治療使用的艾條夾持住,減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瑣,大大提高了艾灸的治療效果,避免了手動操作帶來的穴位偏差,可以實現自動化的回旋灸及雀啄灸,值得推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