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溫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體溫遠程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體溫計多采用水銀體溫計,利用水銀的物理特性獲取患者體溫。但是水銀體溫計多采用玻璃制成,很容易被打碎。水銀在常溫下易蒸發,無色無味,而且粘度小,灑落的水銀易形成小顆粒,流入縫隙中不易清理,經呼吸道吸入水銀,易引發汞中毒。
現在市面上的電子體溫計由溫度傳感器,液晶顯示器,紐扣電池,專用集成電路及其他電子元器件組成,該類體溫計測量方便,易讀取數據。但是這類體溫計無法實時測量體溫,溫度數據的讀取也必須通過肉眼讀取。
體溫是四大生命體征之一,成為判斷人體健康與否的重要依據。正常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由于受外界環境和各種不良因素影響,引起體溫過高或者過低,會影響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運動,導致生命活動紊亂。醫護人員通過監測患者體溫,可以下達醫囑。但是醫護人員無法做到實時觀測患者體溫;而且給有傳染病的病人測量體溫時,有可能會傳染給醫護人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溫遠程監測系統,其可將實時測量的體溫進行遠程發送和接收,方便遠程監視或統一監管。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具體為:一種體溫遠程監測系統,包括體溫計終端、遠程服務器和監測終端;
體溫計終端的數量為多個,各體溫計終端分別包括導熱外殼、功能電路和可將體溫計固定于使用者手臂的固定帶;
所述功能電路包括控制器、溫度測量模塊、顯示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電源模塊為功能電路中的其它模塊提供工作電源;溫度測量模塊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測量模塊通過溫度傳感器采集使用者體溫,并將采集到的實時體溫數據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將接收到的實時體溫數據發送至顯示模塊,并控制顯示模塊對體溫數據進行顯示;控制器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將實時體溫數據發送至遠程服務器;
監測終端包括顯示單元,遠程服務器將接收到的實時體溫數據通過網絡傳輸至監測終端,監測終端通過顯示單元將接收到的實時體溫數據予以顯示。
本實用新型中,功能電路中的各功能模塊皆可采用現有產品。控制器、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可內置于導熱外殼中。溫度測量模塊由溫度傳感器和周邊信號處理輔助電路組成,溫度傳感器可選擇整體內置于導熱外殼中,或者僅留感溫探頭在導熱外殼外,其它部分內置于導熱外殼中的形式。導熱外殼上開設供顯示模塊顯示數據的窗口。
監測終端可為醫護人員電腦,或者查房PAD等醫護人員設備,遠程服務器與監測終端之間可采用現有網絡技術進行數據的傳輸。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各體溫計終端還包括控制按鍵,控制按鍵包括電源開\關按鍵;控制按鍵操作部位于導熱外殼上,輸出端連接導熱外殼內的功能電路。使用者可根據體溫測量需要,通過電源開\關按鍵控制各體溫計終端通電或斷電,從而節約體溫計終端的用電。通過按鍵控制電源模塊對其它功能電路模塊的供電為現有技術。
更進一步的,為了方便使用者或陪護人及時獲知溫度變化情況,避免溫度超高時可能發生的危害,本實用新型中,各體溫計終端的控制按鍵還包括溫度預警值調節按鍵,功能電路還包括報警模塊;溫度預警值調節按鍵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報警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控制器中初設有一個溫度預警值,此為現有技術,使用者可通過溫度預警值調節按鍵對控制器中初設的溫度預警值進行調節,如增調節或減調節,可根據不同病情的需要進行。
為了方便醫護人員能夠及時獲知溫度變化情況,避免溫度超高時可能發生的危害,本實用新型中,監測終端還包括報警模塊,當接收到的某體溫計終端的實時體溫數據超過設定閾值,則啟動報警,可采用聲光報警。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帶兩端通過魔術貼可拆卸粘接;導熱外殼固定于固定帶的中部。固定帶可采用彈性布料制成,結合魔術貼的設置,將體溫計固定于使用者的腋窩處等,可避免脫落,同時避免傳統膠帶導致皮膚過敏的現象。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功能電路的溫度測量模塊中,溫度傳感器采用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性能和穩定性皆較好。溫度傳感器可采用觸頭式與測量位置接觸,或者直接內置于導熱外殼中。為了使得溫度的測量更加準確,各體溫計終端的導熱外殼采用現有的聚合物PTC導溫材料制成。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功能電路的無線通信模塊為GPRS模塊。也即各體溫計終端是通過GPRS技術實現與遠程服務器之間的數據通信的。具體的,所述GPRS模塊可采用SIEMENS的MC39i模塊。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功能電路的電源模塊采用紐扣電池。紐扣電池具有方便更換,工作時間長且體積小等優點。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功能電路的顯示模塊采用LED顯示模塊。可方便使用者或者陪護人更直觀獲知當前溫度數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醫護人員可通過監測終端直接查看患者體溫數據,無需護士逐個病房分發體溫計和收集查看體溫數據,大大降低了醫護人員工作強度;
(2)體溫計采用熱敏電阻獲取患者體溫,安全性高;尤其適合嬰幼兒、意識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測體溫;
(3)體溫計通過兩側的魔術貼就將體溫計固定在患者腋窩處,不易脫落并且避免了傳統膠帶導致皮膚過敏的現象;
(4)當溫度值大于設定報警閾值時將啟動報警,以便陪護人員或醫護人員等及時查看;
(5)系統硬件設計簡單合理,實用性高,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體溫計終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描述。
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體溫遠程監測系統,包括體溫計終端1、遠程服務器2和監測終端3;體溫計終端1的數量為多個,參考圖2,各體溫計終,1分別包括導熱外殼、功能電路和可將體溫計固定于使用者手臂的固定帶;
所述功能電路包括控制器、溫度測量模塊、顯示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電源模塊為功能電路中的其它模塊提供工作電源;溫度測量模塊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測量模塊通過溫度傳感器采集使用者體溫,并將采集到的實時體溫數據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將接收到的實時體溫數據發送至顯示模塊,并控制顯示模塊對體溫數據進行顯示;控制器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將實時體溫數據發送至遠程服務器;
監測終端包括顯示單元,遠程服務器將接收到的實時體溫數據通過網絡傳輸至監測終端,監測終端通過顯示單元將接收到的試試體溫數據予以顯示。
本實用新型中,功能電路中的各功能模塊皆可采用現有產品。控制器、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源模塊可內置于導熱外殼中。溫度測量模塊由溫度傳感器和周邊信號處理輔助電路組成,溫度傳感器可選擇整體內置于導熱外殼中,或者僅留感溫探頭在導熱外殼外,其它部分內置于導熱外殼中的形式。導熱外殼上開設供顯示模塊顯示數據的窗口。
監測終端可為醫護人員電腦,或者查房PAD等醫護人員設備,遠程服務器與監測終端之間可采用現有網絡技術進行數據的傳輸。
實施例
參考圖1所示,各體溫計終端還包括控制按鍵,控制按鍵包括電源開\關按鍵和溫度預警值調節按鍵,圖1的實施例中包括:“ON”—開關鍵;“×”--取消鍵;“O”—確定鍵;“+”—增加鍵;“-”—減小鍵;控制按鍵操作部位于導熱外殼上,輸出端連接導熱外殼內的功能電路。使用者可根據體溫測量需要,通過電源開\關按鍵控制各體溫計終端通電或斷電,從而節約體溫計終端的用電;
功能電路還包括報警模塊;溫度預警值調節按鍵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報警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控制器中初設有一個溫度預警值,此為現有技術,使用者可通過溫度預警值調節按鍵對控制器中初設的溫度預警值進行調節,如增調節或減調節,可根據不同病情的需要進行,能夠方便使用者或陪護人及時獲知溫度變化情況,避免溫度超高時可能發生的危害,本實用新型中,各體溫計終端的控制按鍵還包括,
監測終端還包括報警模塊,當接收到的某體溫計終端的實時體溫數據超過設定閾值,則啟動報警,可采用聲光報警,方便醫護人員能夠及時獲知溫度變化情況,避免溫度超高時可能發生的危害。
固定帶采用彈性布料制成,其兩端通過魔術貼可拆卸粘接;導熱外殼固定于固定帶的中部。固定帶結合魔術貼的設置,可將體溫計固定于使用者的腋窩處等,能夠避免脫落,同時避免傳統膠帶導致皮膚過敏的現象。
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功能電路的溫度測量模塊中,溫度傳感器采用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如采用3N503精密熱敏電阻,電路設計上將熱敏電阻與固定電阻串聯,當溫度改變時,熱敏電阻的組織發生改變,則其兩端電壓發生隨之發生改變,通過測量兩端電壓,即可計算出患者溫度,此為現有技術。計算公式如下:
T=T0-KV (1)
其中T為被測溫度;T0為熱敏電阻特性相關的溫度參數;K為熱敏電阻相關的系數;V為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
為了使得溫度的測量更加準確,各體溫計終端的導熱外殼采用現有的聚合物PTC導溫材料制成。
體溫計終端中功能電路的無線通信模塊為GPRS模塊。也即各體溫計終端是通過GPRS技術實現與遠程服務器之間的數據通信的。具體的,所述GPRS模塊可采用SIEMENS的MC39i模塊。MC39i模塊主要由GSM基帶處理器、射頻電路、電源、FLASH、SRAM、天線接口及一個40腳的ZIF(零阻力插座)連接器組成。其中GSM基帶處理器是核心部件,它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協議處理器,用來處理外部系統通過串口發送過來的AT指令;射頻天線部分主要實現信號的調制與解調及外部射頻信號與內部基帶處理器之間的信號轉換;匹配電源為處理器以及射頻部分提供所需的電源。MC39i的所有內部資源都通過40腳的ZIF連接器引出,這40個引腳可以劃分為5類,即電源、數據輸入/輸出、SIM卡、音頻接口和控制引腳。其中第1一14腳為電源部分,16~23腳為數據輸入/輸出部分,分別為DSRO,RINGO,RXDO,TXDO,CTSO,RTSO,DTRO和DCDO,24一29為SIM引腳,分別為CCIN,CCRST,CCIO,CCCLK,CCVCC和CCGND,33一40為語音接口引腳。
功能電路的電源模塊采用5V紐扣電池。紐扣電池具有方便更換,工作時間長且體積小等優點。顯示模塊采用LED顯示模塊。可方便使用者或者陪護人更直觀獲知當前溫度數據。
醫護人員將體溫計終端1通過固定帶固定在患者腋窩處,按下啟動開關鍵,體溫計1開始工作。用戶通過按鍵開啟和關閉體溫計。體溫計終端通過溫度測量模塊獲取患者體溫數據,并將體溫數據交由控制器處理。控制器主要工作包括將溫度數據發送至LED顯示模塊,供用戶實時查看,以及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即GPRS模塊將體溫數據發送至遠程服務器2。遠程服務器接收并儲存體溫計終端1發送過來的監測數據,同時也給醫生的監測終端3如電腦或移動設備提供監測數據。
醫護人員通過監測終端3即可查看患者實時體溫數據;當監測到的體溫值大于設定閾值時,啟動報警,以便醫護人員及時查看相應病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