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胃腸鏡檢測治療的輔助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胃腸鏡注射醫用膠的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醫用膠具有止血、粘合、栓塞、堵漏的作用,在外科領域醫用膠已被廣泛使用,隨著胃腸鏡等消化內鏡檢查治療技術的開展,同樣也有止血、粘合、栓塞、堵漏作用的需求。
在腸胃鏡檢查治療中,根據不同的病情需要,需進行多次操作步驟,通過胃腸鏡治療孔道注入醫用膠是其中的一個步驟;當完成一次注入醫用膠后,需要將注入管拔出,由于注入醫用膠后注入管頭端會沾滿醫用膠的膠液,而醫用膠具有一定的粘合性,當將注入管抽出胃腸鏡治療孔道時,醫用膠會粘合堵塞治療孔道,造成胃腸鏡故障,從而致使胃腸鏡不能繼續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不會造成胃腸鏡故障的利用胃腸鏡注射醫用膠的專用設備。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利用胃腸鏡注射醫用膠的專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含能注入醫用膠的內管,套設在內管外部的外管,其中外管的內壁與內管的外壁之間具有空隙,內管和外管整體插入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且保持外管外壁與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壁之間具有間隙。
作為改進,內管插入外管后,內管的兩端均突出外管1~6CM。
當需要對病患的腸部注入醫用膠時,內管長200CM,外管長190CM。
當需要對病患的胃部注入醫用膠時,內管長160CM,外管長150CM。
再改進,所述內管的直徑為外管直徑的1/2~4/5。
再改進,所述外管的直徑為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徑的1/2~4/5。
再改進,所述內管和外管均為軟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設置內管和外管,在胃腸鏡檢查治療過程中,當需要使用醫用膠時,通過胃腸鏡治療孔道將內管和外管整體插入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將醫用膠注入內管,再通過內管將醫用膠注入患處,注入完畢后,將內管退出外管,然后一并將整個套管拔出,雖然內管端部可能會沾有醫用膠的膠液,但是這部分膠液會被外管接受,從而不會粘到胃腸鏡治療孔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利用胃腸鏡注射醫用膠的專用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的利用胃腸鏡注射醫用膠的專用設備,包含能注入醫用膠的內管1,套設在內管外部的外管2,其中外管的內壁與內管的外壁之間具有空隙,內管和外管整體插入胃腸鏡的治療孔道3內,且保持外管外壁與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壁之間具有間隙。
本實施例中,內管和外管均為軟管,管壁厚度相同,內管插入外管后,內管的兩端均突出外管5CM;內管的直徑為外管直徑的1/2~4/5,外管的直徑為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徑的1/2~4/5。
當需要對病患的腸部注入醫用膠時,內管長200CM,外管長190CM。
當需要對病患的胃部注入醫用膠時,內管長160CM,外管長150CM。
在胃腸鏡檢查治療過程中,當需要使用醫用膠時,通過胃腸鏡治療孔道將內管和外管整體插入胃腸鏡的治療孔道內,將醫用膠注入內管,再通過內管將醫用膠注入患處,注入完畢后,將內管退出外管,然后一并將整個套管拔出,雖然內管端部可能會沾有醫用膠的膠液,但是這部分膠液會被外管接受,從而不會粘到胃腸鏡治療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