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遠紅外能量養生艙,屬于洗浴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桑拿浴作為一種新的休閑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青睞。現有的桑拿房的體積通常較大,其占地空間大,不易存放,尤其不適合在家庭內部使用,這限制了桑拿房的通用性。
另外,現在的有桑拿房的內部與外部環境的空氣流通效果差,使得位于桑拿房內部的使用者呼吸困難,這就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適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遠紅外能量養生艙,能減小桑拿房的占地空間,提高桑拿房的通用性;使用者的頭部在進行汗蒸時不進入桑拿房中,能方便使用者的正常呼吸。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遠紅外能量養生艙,包括由左側板、右側板、前側板、后側板、上頂板、下頂板和底板組成的桑拿房本體以及用于蓋合所述桑拿房本體的翻蓋,左側板和右側板均由呈直角梯形的本體A和設置在本體A左端下部的呈矩形的延長段組成,左側板的后端和右側板的后端對稱地固定連接在所述后側板的左端和右端,上頂板的左端、右端和后端分別與所述左側板的頂端、右側板的頂端和后側板的頂端連接;
所述前側板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側板的前端和右側板的前端固定連接;
所述下頂板的下板面的前端、左端和右端分別與前側板的上端、左側板延長段的上端和右側板延長段的上端固定連接;
翻蓋由弧形的主面板和固定設置在主面板四周的圍板組成,翻蓋的下圍板與下頂板的前端通過合頁連接,翻蓋的上圍板上設置有半圓形的半圓形缺口I,上頂板在對應半圓形缺口I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半圓形缺口II;
左側板的內側面和右側板的內側面上對稱地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撐梁,兩支撐梁的后端分別與靠背的下端的左側和右側固定連接,靠背的上端固定連接在后側板內側面的上部;
左側板的內側面和右側板的內側面在支撐梁的下方均固定設置有一對限位梁,兩限位梁之間形成水平滑道,座板的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分別滑動地插裝在左側的水平滑道中和右側的水平滑道中;
左側板的內壁和后側板的內壁的連接處、右側板的內壁和后側板的內壁的連接處均設置有發熱罩體,在發熱罩體中和座板下部的空間中均設置有遠紅外加熱管。
進一步地,上頂板在半圓形缺口II的后側固定設置有用于頭部倚靠的弧形靠板。
進一步地,右側板上部外側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紅外加熱管開閉的控制器。
進一步地,兩個發熱罩體對稱設置。
本遠紅外能量養生艙,通過翻蓋的下圍板與下頂板的后端通過合頁相鉸接,可以方便翻蓋實現翻轉打開或關閉,打開的翻蓋可以通過翻蓋的下圍板支撐在下頂板上,這樣打開的翻開懸在空中,能避免翻蓋在打開過程中占用地面的空間,從而有效地減小了桑拿房的占地空間,能提高桑拿房的通用性;通過座板滑動地插裝在兩個水平滑道中,可以方便座板下部空間遠紅外加熱管的安裝與維護,也能方便更換座板;靠背的設置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適感;兩個相配合的半圓形缺口一和缺口二的設置可以使使用者的頭部在進行汗蒸時不進入桑拿房中,能方便使用者的正常呼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B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中:1、本體A,2、限位梁,3、支撐梁,4、后側板,5、控制器,6、靠背,7、上頂板,8、弧形靠板,9、半圓形缺口II,10、發熱罩體,11、半圓形缺口I,12、左側板,13、上圍板,14、主面板,15、翻蓋,16、下頂板,17、前側板,18、延長段,19、座板,20、底板,21、右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2所示,本遠紅外能量養生艙,包括由左側板12、右側板21、前側板17、后側板4、上頂板7、下頂板16和底板20組成的桑拿房本體以及用于蓋合所述桑拿房本體的翻蓋15,左側板12和右側板均由呈直角梯形的本體A1和設置在本體A1左端下部的呈矩形的延長段18組成,左側板12的后端和右側板21的后端對稱地固定連接在所述后側板4的左端和右端,上頂板7的左端、右端和后端分別與所述左側板12的頂端、右側板21的頂端和后側板4的頂端連接;
所述前側板17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側板12的前端和右側板21的前端固定連接;
所述下頂板16的下板面的前端、左端和右端分別與前側板17的上端、左側板12延長段的上端和右側板21延長段18的上端固定連接;
翻蓋15由弧形的主面板14和固定設置在主面板14四周的圍板組成,翻蓋15的下圍板與下頂板16的前端通過合頁連接,翻蓋15的上圍板13上設置有半圓形的半圓形缺口I11,上頂板7在對應半圓形缺口I11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半圓形缺口II9;
左側板12的內側面和右側板21的內側面上對稱地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撐梁3,兩支撐梁3的后端分別與靠背6的下端的左側和右側固定連接,靠背6的上端固定連接在后側板4內側面的上部;
左側板12的內側面和右側板21的內側面在支撐梁3的下方均固定設置有一對限位梁2,兩限位梁2之間形成水平滑道,座板19的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分別滑動地插裝在左側的水平滑道中和右側的水平滑道中;
左側板12的內壁和后側板4的內壁的連接處、右側板21的內壁和后側板4的內壁的連接處均設置有發熱罩體10,在發熱罩體10中和座板19下部的空間中均設置有遠紅外加熱管。
為了方便使用者倚靠,上頂板7在半圓形缺口II9的后側固定設置有用于頭部倚靠的弧形靠板8。
右側板21上部外側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紅外加熱管開閉的控制器。
兩個發熱罩體10對稱設置。
翻蓋15的下圍板與下頂板16的后端通過合頁相鉸接,可以方便翻蓋15實現翻轉打開或關閉,打開的翻蓋15可以通過翻蓋15的下圍板支撐在下頂板上,這樣打開的翻蓋15翻開懸在空中,能避免翻蓋15在打開過程中占用地面的空間,從而有效地減小了桑拿房的占地空間,能提高桑拿房的通用性;通過座板滑動地插裝在兩個水平滑道中,可以方便座板下部空間遠紅外加熱管的安裝與維護,也能方便更換座板19;靠背6的設置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適感;兩個相配合的半圓形缺口I11和半圓形缺口II9的設置可以使使用者的頭部在進行汗蒸時不進入桑拿房中,能方便使用者的正常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