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心臟起搏器安置時的輔助設備,特別是指一種頭頸部支撐器。
背景技術:
心臟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而這種病變多在老年人中發病,需要安裝起搏器進行治療。隨著介入技術的提高,臨床大夫多選擇左鎖骨下靜脈穿刺,以穿刺點為中心半徑15CM的范圍進行消毒,故消毒范圍涉及到頸部,術中鋪巾時需要把病人頭面部、頸部完全遮蓋住。
完全遮蓋住病人的頭面部首先影響了病人呼吸,增加了病人的恐懼心理,從而增加了病人房顫、室顫及心梗的可能性,其次在術中臨床大夫需不時的詢問病人的感覺,限制了病人的說話和正常思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影響病人呼吸、不限制病人說話和正常思考的頭頸部支撐器。
一種頭頸部支撐器,主要由底盤、支撐部件構成,所述底盤兩側各有一條溝槽,所述支撐部件沿溝槽滑動連接在底盤上,其特征在于:支撐部件的兩端有夾持裝置固定在溝槽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部件為支撐條。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條為弧形支撐條。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夾持裝置為支撐條兩端的螺絲。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條的高度依次加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一種頭頸部支撐器,主要由底盤、支撐部件構成,所述底盤兩側各有一條溝槽,所述支撐部件沿溝槽滑動連接在底盤上,其特征在于:支撐部件的兩端有夾持裝置固定在溝槽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頭頸部支撐器置入病人頭部,病人頭部上方就不能完全用布遮蓋住,病人面部與手術野隔離且有較大的自由空間,免除了病人的恐懼心理、使病人呼吸通暢,在術中臨床大夫詢問病人的感覺時,病人可以自如地說話和正常思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盤;2-支撐條;3-螺絲;4-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頭頸部支撐器主要由底盤1、支撐條2構成,所述底盤1兩側各有一條溝槽4,所述支撐條2沿溝槽4滑動連接在底盤1上,所述支撐條2為三條弧形支撐條,所述三條弧形支撐條通過螺絲3固定在溝槽4上,弧形支撐條可沿溝槽4方向滑動。
進行心臟起搏器安置手術前,將頭頸部支撐器置入病人頭部,使病人面部處于與手術野隔離且有較大的自由空間,使呼吸通暢、說話不受影響,免除了病人恐懼心理。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