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靜脈穿刺皮膚固定器。
背景技術:
人口老齡化社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我國60歲以上人口總數達2.1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達1.37億人,占比10.1%。老年醫療成本增加是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問題之一。靜脈穿刺是護士最基礎的臨床操作之一,也是最常見的臨床治療手段。僅以某三甲醫院為例,一個醫療科室半年的統計,在此期間,靜脈穿刺就達540次,其中60歲以上患者靜脈穿刺213次,占比39.4%;統計一次靜脈穿刺成功率僅為68%。分析原因:患者體型消瘦、皮膚松弛。由于老年消瘦患者的手背皮膚比較薄而且松弛,皮下脂肪較少,血管容易滑動;護士單人單手穿刺:臨床護理操作大多需要護士獨立完成,對于老年消瘦患者,在穿刺過程中會出現護士單人單手操作導致繃皮困難,從而影響靜脈穿刺;消毒困難且存在污染的危險:由于老年人皮膚老化而致皺褶增多,污垢容易沉積在皺褶里,所以消毒的時候,要把皮膚繃緊再消毒。而單人單手穿刺時固定血管上下端易導致污染已消毒區域或消毒范圍過小。當前臨床的操作方法:
1)護士單人單手操作,延靜脈走形反向繃皮固定皮膚,但由于老年患者皮膚松弛,血管彎曲不直、血管滑等因素,影響靜脈穿刺;
2)單人單手穿刺固定血管上下端,可提高穿刺成功率,但易導致污染已消毒區域或消毒范圍過小,且留置針穿刺過程中,松開皮膚送套管的過程中皮膚血管放松變形移位,易導致穿刺失敗;
3)雙人穿刺,一人協助固定皮膚,一人做靜脈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但此法浪費人力。臨床亟待推出一種適用于護士單人單手操作的靜脈穿刺輔助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靜脈穿刺皮膚固定器,可以輔助固定皮膚,即可避免穿刺過程中血管左右滑動,又可以防止留置針穿刺送導管時皮膚血管放松變形移位,進而提高對老年患者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靜脈穿刺皮膚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皮膚固定器本體,所述皮膚固定器本體橫截面形狀呈凹字形,皮膚固定器本體內側面呈橢圓形,內側表面設有防磨涂層,所述防磨涂層上表面沿其徑向設有若干相互平行的褶皺條紋。
所述皮膚固定器本體的凹字形上表面對稱設有上沿。
所述皮膚固定器本體采用醫用軟橡膠材料制成。
所述防磨涂層和褶皺條紋采用醫用硅膠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針對老年患者數量增多,作為常用治療靜脈穿刺需求量加大的特點,為皮膚松弛患者靜脈取血或靜脈輸液時,本實用新型可以輔助單人進行穿刺,整個過程將皮膚固定,既避免穿刺過程中血管左右滑動,又避免留置針穿刺送導管時皮膚血管放松變形移位。固定皮膚部分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保證無菌操作;護士單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降低對穿刺的技術與經驗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橫截面剖面圖。
圖中:1、皮膚固定器本體,2、防磨涂層,3、褶皺條紋,4、上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詳述如下:詳見附圖,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靜脈穿刺皮膚固定器,包括皮膚固定器本體1,所述皮膚固定器本體橫截面形狀呈凹字形,皮膚固定器本體內側面呈橢圓形,內側表面設有防磨涂層2,所述防磨涂層上表面沿其徑向設有若干相互平行的褶皺條紋3。所述皮膚固定器本體的凹字形上表面對稱設有上沿4,可以使皮膚固定器本體卡在患者手臂上。所述皮膚固定器本體采用醫用軟橡膠材料制成,可折返變形,適用于不同臂圍的患者。所述防磨涂層和褶皺條紋采用醫用硅膠材料制成,舒適,對皮膚無損傷,褶皺條紋的高摩阻硅膠可以增強與皮膚摩擦力,繃緊皮膚。
使用范圍:為皮膚松弛患者靜脈取血或靜脈輸液時使用。
使用方法:
①護士選取欲穿刺血管,將皮膚固定器放于穿刺點下;
②將松弛皮膚,左右方向分別推至皮膚固定器內,固定好,進行消毒等操作;
③使用后,用酒精消毒以符合消毒隔離要求。
可反復使用,相對多次穿刺所用耗材,成本降低,在注重患者滿意度和舒適度的醫療環境下,一次穿刺成功。
上述參照實施例對該一種靜脈穿刺皮膚固定器進行的詳細描述,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圍列舉出若干個實施例,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總體構思下的變化和修改,應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