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特別是一種脈象儀。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脈象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是:一,傳感器在寸、關、尺不好定位,從而因定位不準確導致測量的可重復性太差;二,傳感器都是單觸點,每個部位僅采集一路信號,無法測量脈寬,而脈寬測不出來,28脈中至少8部脈無法識別。即使使用能夠比較準確定位的脈象儀也存在如下問題:
1.找到被測量部位后,一方面由于沒有腕托,被測量者手腕彎曲,導致探測信號失真而重新采集信號,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將傳感器移動至被測量部位用時較長,浪費時間。
2.在測脈的過程中,容易由于失誤造成壓力傳感器與患者被測量部位之間的壓力過大。損壞壓力傳感器的同時,對患者造成傷害。
3.有些有激光定位的脈象儀,激光一直打開,由于激光的高能量性,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不適。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包括:底座;腕托,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腕托能夠在所述底座上沿著第一方向往復運動;支架,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與所述底座所在的第一平面垂直;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能夠在所述支架上、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內,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平面垂直;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上,且所述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能夠沿著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且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三方向往復運動;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上,且所述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能夠沿著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四方向往復運動,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四方向之間的夾角不為0度;連接滑塊,所述連接滑塊與所述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及所述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相連,且所述連接滑塊能夠分別隨著所述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三方向往復運動及隨著所述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四方向往復運動;壓力傳感器組件,設置在所述連接滑塊上,且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能夠分別隨著所述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三方向往復運動及隨著所述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四方向往復運動,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信號發送器,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所述信號發送器發送所述壓力傳感器采集到的壓力信號;服務器,接收所述壓力信號,所述服務器按照預存在所述服務器內部的規則進行計算并輸出計算結果;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進一步包括:手柄,包括:驅動端、中心軸及隨動端,所述手柄通過所述中心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手柄可在所述支架上沿著所述中心軸轉動;凹槽,設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設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設有導軌,所述導軌在所述凹槽內能夠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且所述固定件能夠隨著所述導軌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隨動端,所述連接件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固定件,所述驅動端能夠帶動所述隨動端往復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連接件的第一端往復運動,從而帶動所述連接件的第二端往復運動,最后帶動所述固定件的所述導軌在所述凹槽內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往復運動;所述連接滑塊進一步包含:激光發射器,所述激光發射器與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往復運動時,所述連接滑塊在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位于第一位置時的位置與所述連接滑塊在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位于第二位置時的位置之間的水平位移。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第一位置為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高點,所述第二位置為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低點。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進一步包括: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的閉合或打開控制所述激光發射器發射或停止發射激光;及觸發部;當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往復運動到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觸發部觸碰到所述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閉合,所述激光發射器發射激光;當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離開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觸發部離開所述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打開,所述激光發射器停止發射激光。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進一步包括:壓力傳感器保險杠,所述壓力傳感器保險杠可通過扣鎖裝置扣鎖在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上,當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所述第二方向運動到第一位置時,所述壓力傳感器保險杠通過解鎖裝置從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上解鎖并移動到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下方。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第一位置為所述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沿著所述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高點。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和/或所述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均設有多級旋鈕,通過所述多級旋鈕控制所述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和/或所述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往復運動,所述多級旋鈕具有不同直徑。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腕托還包括腕托固定裝置,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所述腕托。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腕托還包括腕部固定裝置,設置在所述腕托上,用于固定使用者腕部。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腕部固定裝置包括:綁帶;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設有兩個穿孔,所述綁帶穿射于兩個穿孔。
上述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7個壓力傳感器,且所述7個壓力傳感器成“十”字型排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使用的手柄連桿結構,在定位之后,一步即可將壓力傳感器移動至未測量部分,避免了傳統技術中使用齒輪齒條等機械結構需要通過旋鈕慢慢移動而浪費時間。同時,通過壓力傳感器保險杠的設計,在真正確定要進行壓力信號采集之前,都是由壓力傳感器接觸患者。這樣,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由于調節壓力傳感器位置時的失誤而導致壓力傳感器直接大力與患者接觸。這樣不但能夠保護壓力傳感器,同時也能夠保護患者。另外,通過微動開關的設置。一旦被測量部位被確定,在移動壓力傳感器過程中,激光發射器就始終保持關閉狀態。同時,通過壓力傳感器水平位移距離等于壓力傳感器與激光發射器之間距離的設計,保證了在關閉激光發射器的前提下,也能準確的將壓力傳感器移動至未測量部位。
附圖說明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示意圖;
圖2A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正面透視示意圖;
圖2B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正面透視示意圖;
圖2C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背面透視示意圖;
圖2D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運動軌跡示意圖;
圖3A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微動開關的工作示意圖;
圖3B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微動開關的工作示意圖;
圖4A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壓力傳感器保險杠的工作示意圖;
圖4B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壓力傳感器保險杠的工作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底座
2:腕托
21:腕部固定裝置
22:腕托固定裝置
支架:3
4: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
41:手柄
411:驅動端
412:中心軸
413:隨動端
42:凹槽
43:固定件
44:導軌
45:連接件
46:微動開關
47:觸發部
5: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
6: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
7:連接滑塊
71:激光發射器
8:壓力傳感器組件
81:壓力傳感器
82:壓力傳感器保險杠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示意圖。圖2A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正面透視示意圖。圖2B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正面透視示意圖。圖2C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背面透視示意圖。圖2D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運動軌跡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C,本實施例中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包括:底座1、腕托2、支架3、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連接滑塊7、壓力傳感器組件8、信號發送器(圖中未繪示)及服務器(圖中未繪示)。腕托2固定在底座1上,腕托2能夠在底座1上沿著第一方向往復運動。支架3設置在底座1上,支架3與底座1所在的第一平面垂直。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設置在支架3上,且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3能夠在支架3上、且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內,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第一方向與第二平面垂直。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設置在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上,且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能夠在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3上,沿著平行于第一平面且平行于第二平面的第三方向往復運動。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設置在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上,且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能夠在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3,上沿著垂直于第一平面的第四方向往復運動,第二方向與第四方向之間的夾角不為0度。連接滑塊7與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及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相連,且連接滑塊7能夠分別隨著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沿著第三方向往復運動及隨著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沿著第四方向往復運動。壓力傳感器組件8設置在連接滑塊7上,且壓力傳感器組件8能夠分別隨著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沿著第三方向往復運動及隨著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沿著第四方向往復運動,壓力傳感器組件8包括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81。信號發送器,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所述信號發送器發送所述壓力傳感器采集到的壓力信號;服務器,接收所述壓力信號,所述服務器按照預存在所述服務器內部的規則進行計算并輸出計算結果。
其中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進一步包括:手柄41、凹槽42、固定件43及連接件45。手柄41包括:驅動端411、中心軸412及隨動端413。手柄41通過中心軸412固定在支架3上,且手柄41可在支架3上沿著中心軸412轉動。凹槽42設置在支架3上,且凹槽42沿第二方向設置。固定件43設有導軌44,導軌44在凹槽42內能夠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且固定件43能夠隨著導軌4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連接件45的第一端連接隨動端413,連接件45的第二端連接固定件43,驅動端411能夠帶動隨動端413往復運動,進而帶動連接件45的第一端往復運動,從而帶動連接件45的第二端往復運動,最后帶動固定件43的導軌44在凹槽42內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
其中連接滑塊7進一步包含激光發射器71。激光發射器71與壓力傳感器組件8之間的距離等于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時,連接滑塊7在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位于第一位置時的位置與連接滑塊7在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位于第二位置時的位置之間的水平位移。
例如,當使用該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時,患者首先將手臂放在底座1上,將腕部放在腕托2上。然后使得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位于第一位置,此時打開激光發射器71,并將激光對準患者的被測量部位。此時,保持患者腕部不動,將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調節至第二位置。具體過程為:通過移動手柄41的驅動端411,使得手柄41以中心軸412為中心運動,同時帶動隨動端413移動。由于隨動端413與連接件45的一端相連,且連接件45的另一端與固定件43相連。因此,隨動端413通過連接件45帶動固定件43運動。又由于固定件45上所設置的導軌44設置在凹槽42內,所以固定件43只能隨著導軌44沿著凹槽移動。即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只能隨著導軌44沿著凹槽移動。至此,在驅動端411的驅動下,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隨著導軌44沿著凹槽移動。請參閱圖2D,圖2D為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運動軌跡示意圖。壓力傳感器組件8與激光發射器71之間的距離為D。圖中實線所示的位置為壓力傳感器組件8與激光發射器71位于第一位置時的示意圖。圖中虛線所示的位置為壓力傳感器組件8與激光發射器71位于第二位置時的示意圖。由于凹槽42的設置方向不為豎直。因此從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移動的過程中,壓力傳感器組件8與激光發射器71在水平位置上存在位移。該位移的距離為也就是壓力傳感器組件8與激光發射器71所在的連接滑塊7的水平位移d。在本實施例中,D等于d。因此,激光發射器71在第一位置時的豎直位置與壓力傳感器組件8在第二位置時的豎直位置重合。即,在初始使用激光發射器71定位患者被測量部位而使得激光發射器71在豎直位置上與患者被測量部位重合之后,移動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至第二位置時,壓力傳感器組件8也正好在豎直位置上與患者被測量部位重合,即正好位于患者被測量部位上方。然后通過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微調水平方向上壓力傳感器組件8的位置,同時通過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微調豎直方向上壓力傳感器組件8的位置,使得壓力傳感器組件8精確的接觸到患者被測量部位。定位之后,由壓力傳感器采集壓力信號,并由信號發送器將該壓力信號發送至服務器。服務器在接受到壓力信號后將該壓力信號按照預存的規則進行計算并輸出計算結果。該預存的規則可以是公式,也可以是數據庫的對照表格。該計算結果可以設置為疾病的種類等。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際使用中操作更加方便,上述的第一位置為為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高點,而第二位置為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低點。但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
在實際使用中,由于激光發射器71在定位之后始終保持開啟狀態。而激光的能量又比較大,因此容易造成對患者身體的傷害。而如果人工的在定位之后將激光發射器71關閉,又會打斷診脈過程,效率低下的同時也會產生忘記關掉激光發射器的情況。
請參照圖3A-圖3B。圖3A-圖3B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微動開關的工作示意圖。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作為一種選擇,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進一步包括:微動開關46及觸發部47。微動開關46的閉合或打開控制激光發射器71發射或停止發射激光。當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到第一位置時(圖3B),觸發部47觸碰到微動開關46,微動開關46閉合,激光發射器71發射激光;當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離開第一位置時(圖3A),觸發部47離開微動開關46,微動開關46打開,激光發射器71停止發射激光。
同樣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際使用中操作更加方便,上述的第一位置為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高點。但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第一位置。同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任意設置觸發部47的位置及形狀。只要使得當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位于第一位置時觸發部47能夠觸發并持續觸發微動開關46即可。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的失誤,會出現將壓力傳感器81大力的壓在患者被測量部位上的情況。不但傷害了患者,而且損壞了壓力傳感器81,需要更換部件。增加了安全風險的同時,也增加了成本。
請參照圖4A-圖4B。圖4A-圖4B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壓力傳感器保險杠的工作示意圖。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作為一種選擇,壓力傳感器組件8進一步包括壓力傳感器保險杠82。壓力傳感器保險杠82可通過扣鎖裝置(圖中未繪示)扣鎖在壓力傳感器組件8上。當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第二方向運動到第一位置時,壓力傳感器保險杠82通過解鎖裝置(圖中未繪示)從壓力傳感器組件8上解鎖并移動到壓力傳感器組件8下方。
例如,當操作者使用該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時,在開始定位時需要將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移動到第一位置進行定位。此時當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移動到第一位置時(圖4A),正好壓力傳感器保險杠82觸碰到解鎖裝置,使得壓力傳感器保險杠82被放下至壓力傳感器組件8的下方,并且擋住壓力傳感器81,以起到保護作用。然后操作者繼續操作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直至要通過壓力傳感器81采集脈搏信號時(圖4B),操作者手動移開壓力傳感器保險杠82,并將其通過扣鎖裝置固定在壓力傳感器組件8上。這樣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定位以及微調過程中由于誤操而損壞壓力傳感器的情況。
同樣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際使用中操作更加方便,上述的第一位置為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沿著第二方向往復運動的最高點。但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第一位置。同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扣鎖裝置以及解鎖裝置,例如通過機械卡位的方法,或者通過電子行程開關的方法等,這些為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在此不再贅述。
作為一種選擇,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和/或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均設有多級旋鈕,通過多級旋鈕控制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和/或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往復運動,多級旋鈕具有不同直徑。
作為一種選擇,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腕托還包括腕托22固定裝置,設置在底座上,用于固定腕托。
作為一種選擇,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腕托還包括腕部固定裝置21,設置在腕托上,用于固定使用者腕部。其中腕部固定裝置包括:綁帶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設有兩個穿孔,所述綁帶穿射于兩個穿孔。
作為一種選擇,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7個壓力傳感器,且7個壓力傳感器成“十”字型排列。
為了使得導軌44能夠更穩定的在凹槽42內運動,作為一種選擇,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在凹槽42內設有固定滑塊(圖中未繪示)。所述固定滑塊設有穿孔,使得所述軌道能夠穿過所述穿孔而在凹槽42內運動。通過穿孔的尺寸與軌道相同,這樣就可以通過穿孔穩定軌道,其實平穩運動。
在本實用新型中,以上的實施例均是以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的調節順序來說明基于生物特征的診療設備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然而并不一次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靈活改變調節順序。例如先調節第二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5或第三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6,然后再調節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4以進行定位和微調,其他步驟不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第一級壓力傳感器調節裝置使用的手柄連桿結構,在定位之后,一步即可將壓力傳感器移動至未測量部分,避免了傳統技術中使用齒輪齒條等機械結構需要通過旋鈕慢慢移動而浪費時間。同時,通過壓力傳感器保險杠的設計,在真正確定要進行壓力信號采集之前,都是由壓力傳感器接觸患者。這樣,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由于調節壓力傳感器位置時的失誤而導致壓力傳感器直接大力與患者接觸。這樣不但能夠保護壓力傳感器,同時也能夠保護患者。另外,通過微動開關的設置。一旦被測量部位被確定,在移動壓力傳感器過程中,激光發射器就始終保持關閉狀態。同時,通過壓力傳感器水平位移距離等于壓力傳感器與激光發射器之間距離的設計,保證了在關閉激光發射器的前提下,也能準確的將壓力傳感器移動至未測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