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用于手術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關節內帶吸引系統、釘狀鋸齒的咬骨鉗。
背景技術:
關節鏡是一種可直接觀察關節內部結構的光學器械,關節鏡不僅可用于疾病的診斷,而且已經廣泛用于關節疾病的治療。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主要應用于膝關節,后相繼應用于髖關節、肩關節、踝關節、肘關節及手指等小關節等。
目前市場上應用的各類關節鏡手術器械咬骨鉗,大多采用橫向平行紋鋸齒對游離骨、異物進行咬合,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鋸齒會發生磨損,影響其咬合功能。此外,關節內已摘除的游離體時常隨著在生理鹽水沖刷中漂浮,有時甚至游離至一些手術器械無法到達的死腔內,一時無法取出,進一步延誤手術進程,影響手術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咬合強度大,同時避免游離體隨鹽水沖刷而無法取出的關節內帶吸引系統、釘狀鋸齒的咬骨鉗。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關節內帶吸引系統、釘狀鋸齒的咬骨鉗,包括鉗桿、設在所述鉗桿前端的鉗頭和設在所述鉗桿后端的鉗柄,所述鉗頭包括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鉗柄包括固定鉗柄和可驅動活動鉗頭與固定鉗頭咬緊的活動鉗柄,所述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的咬合面上設有相互咬合的鋸齒結構,沿所述鉗桿設有吸引腔道,吸引腔道在固定鉗頭的咽部設有前端開口,吸引腔道在鉗桿的尾部設有后端開口。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鋸齒結構采用四棱錐狀鋸齒。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后端開口連接能插設吸引設備的鞘管。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鉗桿包括底部的鉗桿主體和設在所述鉗桿主體頂部的推桿,所述活動鉗柄采用銷軸與固定鉗柄連接,活動鉗柄的頂端設有在活動鉗柄繞銷軸轉動時可撥動推桿沿鉗桿主體前后運動的撥動塊,所述鉗桿主體的前端形成固定鉗頭,活動鉗頭的尾端設有轉軸座,轉軸座上設有與固定鉗頭的尾部連接的第一轉軸以及與推桿的前端連接的第二轉軸。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定鉗柄和活動鉗柄間設有張開彈簧。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固定鉗柄和活動鉗柄在靠近銷軸的一側均設有限位塊,固定鉗柄和活動鉗柄在限位塊遠離銷軸的一側形成握持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關節鏡下手術作業時,一方面由于由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的咬合面設有相互咬合的鋸齒結構,從而大大增加了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與關節內游離體間的磨擦系數,咬合強度大,在手術中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牢牢咬住的游離體,在牽拉過程中不會出現游離體從固定鉗頭和活動鉗頭間滑脫現象,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沿鉗桿設置的吸引腔道,吸引腔道通過固定鉗頭咽部的前端開口可將摘除下來的游離體直接吸引出體外,避免游離體因咬合不力而發生再次游離的現象,本實用新型集吸引和鉗夾等動作于一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準確、縮短手術時間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鉗頭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各元件的結構特點,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時,是以圖1所示的結構為參考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際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關節內帶吸引系統、釘狀鋸齒的咬骨鉗,包括鉗桿1、設在所述鉗桿1前端的鉗頭2和設在所述鉗桿1后端的鉗柄3,所述鉗頭2包括固定鉗頭21和活動鉗頭22,鉗柄3包括固定鉗柄31和可驅動活動鉗頭22與固定鉗頭21咬緊的活動鉗柄32,所述鉗桿1包括底部的鉗桿主體11和設在所述鉗桿主體11頂部的推桿12,所述活動鉗柄32采用銷軸33與固定鉗柄31連接,所述固定鉗柄31和活動鉗柄32間設有張開彈簧34,所述固定鉗柄31和活動鉗柄32在靠近銷軸33的一側均設有限位塊35,固定鉗柄31和活動鉗柄32在限位塊35遠離銷軸33的一側形成握持位。活動鉗柄32的頂端設有在活動鉗柄32繞銷軸33轉動時可撥動推桿12沿鉗桿主體11前后運動的撥動塊,所述鉗桿主體11的前端形成固定鉗頭21,活動鉗頭22的尾端設有轉軸座,轉軸座上設有與固定鉗頭21的尾部連接的第一轉軸23以及與推桿12的前端連接的第二轉軸24。實用新型只要握緊活動鉗柄32,撥動塊撥動推桿12,推桿12推動活動鉗頭22,活動鉗頭22和固定鉗頭21夾緊。在手術應用中,推桿12的推動力作用下,鉗頭2夾緊力量大,可以咬切關節連接部位的骨刺;咬切結束后,在張開彈簧34的作用下松開鉗柄3,鉗夾自動復位。
其中,所述固定鉗頭21和活動鉗頭22的咬合面上設有相互咬合的鋸齒結構25,參見圖2,所述鋸齒結構25采用四棱錐狀鋸齒,固定鉗頭21和活動鉗頭22充分相對咬合,較以往橫紋平行鋸齒咬合力大大增加。關節鏡下手術作業時,從而大大增加了固定鉗頭21和活動鉗頭22與關節內游離體間的磨擦系數,在手術中固定鉗頭21和活動鉗頭22牢牢咬住的游離體,在牽拉過程中不會出現游離體從固定鉗頭21和活動鉗頭22間滑脫現象。
此外,沿所述鉗桿1設有吸引腔道13,吸引腔道13在固定鉗頭21的咽部設有前端開口14,吸引腔道13在鉗桿1的尾部設有后端開口,后端開口連接能插設吸引設備的鞘管15。由于增加了沿鉗桿1設置的吸引腔道13,吸引腔道13通過固定鉗頭21咽部的前端開口14可將摘除下來的游離體直接吸引出體外,避免游離體因咬合不力而發生再次游離的現象。本實用新型集吸引和鉗夾等動作于一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準確、縮短手術時間等優點。
當然,本發明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