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足部美白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美白腳背貼。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足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足部的白皙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使得足部的白皙度更高,現在市場上有多種用于足部美容的泡腳配方,但是泡腳時間長,必須要在家中才可以完成,因此泡腳工序操作麻煩。
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申請公布號為CN 103844439A的醫療美容按摩保健多功能護腳鞋,它采用不滲水具保溫除菌功能的高分子聚脲聚氨酯材料將設計好的帶按摩點鞋底和鞋幫一次成型的鞋型容器;按用途鞋幫高度可變分為高中低和鞋底密閉連接形成多種型號,該鞋通過在鞋底設置凸部,通過按摩穴位的原來達到美容的效果,對于提高腳背的白皙度是完全沒有效果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美白腳背貼,在提高腳背的白皙度的前提下,方便了使用,并解決現有技術中藥貼貼在腳背時因穿襪、走路等原因而發生偏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美白腳背貼,包括:用于貼在腳背上的貼本體,貼本體包括:緊貼于腳皮膚的可滲透液體內層,以能使汗液以及噴灑于其上的美白藥水通過,所述可滲透液體內層采用棉紗布制成;設置于可滲透液體內層外的液體吸收層,以吸收汗液和美白藥水;以及設置于液體吸收層外的透氣外層。
優選的是,透氣外層寬度比可滲透液體內層和液體吸收層的寬度均大,透氣外層寬出可滲透液體內層和液體吸收層的邊緣為貼部,在貼部上涂抹有粘膠,以將貼本體固定于腳背上。
優選的是,在貼本體的邊緣上設置有固定件,以將貼本體固定于腳背上。
優選的是,固定件包括:橫跨件,其一端與貼本體一側邊連接,其中段橫跨腳底,其另一端與貼本體另一側邊連接;腳環,其與貼本體連接且套置于腳踝上;以及兩趾環,兩趾環均具有彈性,一趾環用于套置于大腳趾上,另一趾環用于套置于小腳趾上,兩趾環均通過連接件與貼本體連接。
優選的是,連接件具有彈性。
優選的是,橫跨件一端與貼本體固定,橫跨件另一端延伸有刺毛貼,在貼本體的透氣外層上設置再粘層,以粘附刺毛貼。
優選的是,腳環包括:環本體,其為條狀結構,其一端與貼本體一側邊固定,其另一端上設置一列卡孔;以及卡固結構,其設置在貼本體另一側邊上且與環本體固定端相對設置。
優選的是,卡固結構包括:卡本體,其為正方形框狀結構;橫桿,其固定于貼本體上;以及卡柱,其轉動設置于橫桿中心,且其直徑與卡孔直徑相匹配。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設置貼本體的組成結構,設置了可滲透液體內層,且該可滲透液體內層采用棉紗布制成,不僅可以吸附噴灑于其上的美白藥水,保證了提高腳背白皙度的效果,而且該可滲透液體內層具有與滲透作用,能夠使噴灑過量的美白藥水滲透入液體吸收層,液體吸收層采用混有30%~50%高分子吸水樹脂的無塵紙制成,可以及時吸收過量的美白藥水,避免因美白藥水過量而使足部感到不適,從而方便了噴灑美白藥水,同時設置透氣外層,該層采用無紡布材料制成,具有超強的透氣效果,使得腳背在使用時不會感覺到悶。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美白腳背貼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貼本體的剖視圖;
圖3為實施例2美白腳背貼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美白腳背貼,包括:用于貼在腳背上的貼本體1,貼本體1包括:緊貼于腳皮膚的可滲透液體內層11,以能使汗液以及噴灑于其上的美白藥水通過,所述可滲透液體內層11采用棉紗布制成;設置于可滲透液體內層11外的液體吸收層12,以吸收汗液和美白藥水;以及設置于液體吸收層12外的透氣外層13。
為了實現貼本體1能夠緊緊地附著在腳背上,同時避免在穿襪或行走時貼本體1發生偏移,透氣外層13寬度比可滲透液體內層11和液體吸收層12的寬度均大,透氣外層13 寬出可滲透液體內層11和液體吸收層12的邊緣為貼部,在貼部上涂抹有粘膠,以將貼本體1固定于腳背上。在使用前,貼部的粘膠上覆蓋有隔離紙,以防止在運輸過程中貼部的粘膠上粘上雜質。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時,首先,將美白藥水噴灑于可滲透液體內層11上;最后,撕開隔離紙,將貼本體1貼于腳背上。當美白藥水噴灑于可滲透液體內層11上時,由于可滲透液體內層11采用棉紗布制成,因此可滲透液體內層11可以吸附一些美白中藥水,以使得被吸附的美白中藥水可以長期接觸到腳皮膚,從而達到美白的目的;同時,如果噴灑的美白中藥藥水過多,則會及時地滲入到液體吸收層,由于液體吸收層為摻雜有30%~50%高分子吸水樹脂的無塵紙制成,因此當有美白中藥水滲入時,可以及時吸收住,并且不會外溢影響腳的舒適感,整個使用過程中保持腳皮膚干爽;最外層設置為透氣外層13,采用無紡布制成,具有透氣的功能,防止在使用過程中因不透氣使得腳產生較多的汗液,避免汗液產生較多而將祛腳氣中藥水沖走,保證祛腳氣中藥水的祛腳氣效果順利實現。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僅在于固定貼本體1的方式不一樣。
具體地,為了實現貼本體1能夠貼在腳背上,且防止因穿襪、走路等原因發生偏移,在貼本體1的邊緣上設置有固定件,以將貼本體1固定于腳背上。
為了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固定效果好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橫跨件21,其一端與貼本體1一側邊連接,其中段橫跨腳底,其另一端與貼本體1另一側邊連接;腳環22,其與貼本體1連接且套置于腳踝上;以及兩趾環23,兩趾環23均具有彈性,一趾環23用于套置于大腳趾上,另一趾環23用于套置于小腳趾上,兩趾環23均通過連接件24與貼本體1連接。
為了防止因貼本體1與腳趾尖端的距離過長而妨礙趾環23的套置,連接件24具有彈性。
為了方便在使用過程中將美白藥液再次噴灑于貼本體1上,橫跨件21一端與貼本體1 固定,橫跨件21另一端延伸有刺毛貼211,在貼本體1的透氣外層13上設置再粘層14,以粘附刺毛貼211。
為了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腳環22,腳環22包括:環本體221,其為條狀結構,其一端與貼本體1一側邊固定,其另一端上設置一列卡孔223;以及卡固結構,其設置在貼本體1另一側邊上且與環本體221固定端相對設置。
為了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卡固結構,卡固結構包括:卡本體222,其為正方形框狀結構;橫桿(圖中未示),其固定于貼本體1上;以及卡柱224,其轉動設置于橫桿中心,且其直徑與卡孔223直徑相匹配。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時,首先,將美白藥水噴灑于貼本體1的可滲透液體內層 11上;然后,將兩趾環23分別套置于大腳趾和小腳趾上;再后,將貼本體1覆蓋在腳背上,拉動橫跨件21上刺毛帖,使貼本體1在橫向方向上緊貼;最后,將腳環22環繞在腳踝上,將腳環22上有卡孔223的端部繞過橫桿,并讓卡柱224穿過卡孔223,實現腳環 22與貼本體1的固定。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