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
背景技術:
通常,化妝品通過各種方式涂抹于使用者的皮膚上,特別是涂抹于他或她的臉部以滋養臉部。
例如,化妝品原料適當地加工,從而可以直接涂抹于臉部。此外,還可以將面膜敷貼于臉部,該面膜通過將化妝品精華液浸潤由吸收性材料(如無紡布)制成的片材并被吸收而制成。
在上文提到的方法中,敷貼于臉部以向其供給化妝品的營養液的此類面膜公開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4-131383、韓國專利申請公開No.2001-700052、韓國實用新型申請No.1996-406以及美國專利No.6,702,792中。
傳統的面膜以與臉部緊密接觸的方式使用,如果在面膜貼合于其臉部的狀態下使用者過多移動,則面膜可能從其臉部分離。因而,他們應當在面膜貼合于其臉部時平躺,以便允許浸潤在面膜上的化妝品精華液充分地敷于他們臉部,從而獲得濕潤的皮膚。為此,他們得平躺大約一個小時。
另外,傳統的面膜簡單地貼合于臉部,因而,使用者需要平躺很長一段時間,這使得他們在使用面膜時感覺煩躁。其結果是,盡管通過使用面膜能夠維持并保護皮膚彈性,但面膜的使用頻率會減少。
進一步地,傳統的面膜僅僅用于臉部,即其不會敷貼于下頜(jaw),而下頜的皮膚很容易隨臉部下垂,因此,即使能夠很好地維持臉部的皮膚彈性,但是由于未能很好地維持下頜的皮膚彈性,因而不能防止下頜的皮膚在衰老期間出現下垂。
為了解決傳統的面膜所存在的問題,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4-209143和韓國實用新型申請No.2005-10304提出了新的面膜。傳統的面膜貼合于臉部和頸部,從而維持臉部和頸部的皮膚彈性,但是類似于上文提到的面膜,其簡單地貼合于臉部和頸部,使用者需要平躺很長一段時間,這使得他們在使用面膜時感到煩躁,因此,盡管皮膚彈性通過使用面膜而得到維持和保護,但是面膜的使用頻率減少。
而且,現有技術還提出具有如下結構的其他新的面膜:具有環繞頸部且在其兩端分別固定的延長的頸部(如韓國實用新型登記No.20-0409481所公開的);具有環繞頸部且在其兩端分別固定至使用者的耳朵的固定結構(如韓國實用新型登記No.20-0388156以及韓國實用新型申請No.20-2012-0004046所公開的);以及,具有與臉部和頸部緊密接觸的結構(如國際專利申請公開No.WO2011/078038和韓國實用新型登記No.20-0422952所公開的)。然而,時至今日,尚不存在具有如下結構的面膜:所述結構能夠拉伸環繞頸部的部分并將該部分貼合于其臉部邊緣。
進一步地,在日本專利申請No.2013-240432中公開了另一種面膜,其中,一對腿部從其下頜部延伸且以彼此交叉地連接至面膜的臉部主體。在此情況下,這種傳統的面膜具有很好的設計理念,但是難以敷貼于各種臉部輪廓。此外,難以維持腿部的力的平衡,導致面膜的皺紋消除效果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因而,鑒于存在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所述面膜構造為所述面膜的面膜主體上增設有所述拉伸下頜以及作為所述拉伸臂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允許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交叉地擠壓并拉伸所述拉伸下頜,從而增加其下頜部的固定力;第一臂和第二臂的頂端的外部形成有分離切割線,以允許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其彼此交叉時彼此固定地聯接,從而增加與臉部主體的摩擦力,以維持化妝品精華液與使用者的臉部和頸部的粘附力,而無需具有任意獨立的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其構造所述面膜的臉部主體上設有所述拉伸下頜以及作為所述拉伸臂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且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其寬度方向上的側表面上形成有突起和凹槽,從而增加與其臉部主體和頸部的接觸面積,以允許拉伸操作容易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其構造為在臉部主體的沿著位于拉伸下頜和第一臂之間以及拉伸下頜和第二臂之間的拉伸下頜切割線的部分上形成有輔助重疊線,從而對于拉伸臂而言,第一臂和第二臂能夠容易地彼此交叉,并在交叉之后,第一臂和第二臂疊置在拉伸下頜上,從而增加維持拉伸狀態的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該面膜包含:臉部主體,其具有所述面膜的功能;所述拉伸下頜,其從臉部主體的下頜部的中央延伸至其頸部;以及,作為所述拉伸臂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其從所述下頜部的左側和右側延伸至所述頸部,通過形成在所述拉伸下頜的左側和右側的拉伸下頜切割線以及形成在其中央的中央切割線而彼此分離,且能夠拉伸為彼此交叉以重疊地擠壓所述拉伸下頜。
依照本實用新型,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構造臉部主體設置有拉伸下頜以及作為拉伸臂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允許第一臂和第二臂交叉地擠壓并對拉伸下頜拉伸,從而增加其下頜部的固定力;第一臂和第二臂的頂端的外部形成有分離切割線,以允許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其彼此交叉時彼此固定地聯接,從而增加與臉部主體的摩擦力,以維持化妝品精華液與使用者的臉部和頸部的粘附力,而無需具有任意獨立的固定裝置。
進一步地,依照本實用新型,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構造所述面膜的臉部主體增設有所述拉伸下頜以及作為所述拉伸臂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且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其寬度方向上的側表面上形成有突起和凹槽沿,從而增加與其臉部主體和頸部的接觸面積,以允許拉伸操作容易實現。
此外,依照本實用新型,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可以構造為在臉部主體的沿著位于拉伸下頜和第一臂之間以及拉伸下頜和第二臂之間的拉伸下頜切割線的部分上形成有輔助重疊線,從而對于拉伸臂而言,第一臂和第二臂能夠容易地彼此交叉,在交叉之后,第一臂和第二臂疊置在拉伸下頜上,從而增加維持拉伸狀態的力。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的正視圖。
圖2是示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的正視圖。
圖3是示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的正視圖。
圖4是示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面膜的使用狀態的正視圖。
圖5是示出在如圖4所示的使用步驟之后的面膜的使用狀態的正視圖。
圖6是示出在圖5的接觸部分上粘附力增加了的部分的正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臉部主體 12:分離切割線
20:拉伸下頜 22:拉伸下頜切割線
24:輔助重疊線 31:第一臂
32:第二臂 34:中央切割線
35:傾斜面 36:突起
37: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細節進行說明。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具有拉伸下頜和拉伸臂的面膜包含:臉部主體10,其具有面膜的功能;拉伸下頜20,其從臉部主體10的下頜部的中央延伸至其頸部;以及,作為拉伸臂的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其從下頜部的左側和右側延伸至頸部,通過形成在拉伸下頜20的左側和右側上的拉伸下頜切割線22和形成在其中央的中央切割線34的彼此分離,并且,該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能夠彼此交叉拉伸以重疊地擠壓拉伸下頜20。
拉伸下頜切割線22的頂端與朝向頸部傾斜的作為切割線的輔助重疊線24一體(unitarily)形成。
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隨著其朝向拉伸下頜切割線22的下部延伸而在寬度上變大,且隨著其朝向中央切割線34的下部延伸而在寬度上變小。
優選地,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具有沿其寬度方向從中央切割線34的端部向外形成的傾斜面35。
臉部主體10具有分離切割線12,該分離切割線12形成在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的外部上,以允許臉部主體10調整為適應于使用者的臉部輪廓,且當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彼此交叉以環繞拉伸下頜20時,允許在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擠壓拉伸下頜20的同時增加拉伸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的力。
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可以具有相間地形成在沿其寬度方向的側表面上的突起36和凹槽37。
為了將依照本實用新型的面膜敷貼于使用者臉部,可以根據他或她的眼睛、鼻子和嘴,將面膜的臉部主體10適當地貼合于使用者臉部。首先,如圖4所示,將拉伸下頜20與他或她的頸部緊密接觸,并將臉部主體10與他或她的臉部輪廓緊密接觸。
然后,第一臂31沿箭頭方向拉伸,同時擠壓拉伸下頜20,在第二臂32下面與第二臂32加壓地交叉,并以貼合地疊置在臉部主體10的邊緣部的方式穿過鄰近的分離切割線12。其結果是,通過由圖6所示的接觸部a1、a2、a3和a4所形成的穩定的接觸區域,能夠維持第一臂31的拉伸狀態和粘附力。
之后,在如圖4所示的狀態下,如果第二臂32沿箭頭方向(向左側)拉伸,則第二臂32在接觸部b6處與第一臂31緊密接觸,以疊置在拉伸下頜20(在接觸部b1處)的方式拉伸,并與臉部主體10邊緣部的接觸部b2、b3和b4接觸,從而維持穩定的接觸力和拉伸力,以確保面膜對于下頜部和頸部的皺紋消除能力并維持面膜的彈性。此外,為了提供拉伸力,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固定地貼合于臉部主體10,而無需掛在使用者耳朵上或具有任何獨立的固定裝置。
依照本實用新型,輔助重疊線24沿臉部輪廓形成在拉伸下頜切割線22和第一臂31之間以及拉伸下頜切割線22與第二臂32之間的界限上,以便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在拉伸下頜20上的重疊區域增加,以提升重疊時產生的初始力,并減小其形變。
此外,分離切割線12具有適應于臉部形狀的重要功能,并具有將第一臂31或第二臂32初始地固定的附加功能,以允許第一臂31或第二臂32疊置在臉部主體10上,從而改善依照本實用新型的面膜的粘附力。而且,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隨著其朝向其下部延伸而在寬度上變小,這增加了與臉部主體10的接觸面積,從而改善面膜的粘附力。另外,頸部可依照其特征移動很多,以便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可從面膜的頸部容易分離。因而,如果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以相對大的面積與面膜的頸部接觸,則能夠防止其從頸部的分離。進一步地,傾斜面35的形成能夠使得與臉部主體10的接觸面積增加,亦即如圖6所示,通過傾斜面35的形成,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與臉部主體10的接觸面積因傾斜面35的部分而增加,從而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在敷貼于臉部主體10上之后提供了防止其從臉部主體10分離的附加的粘附力。
如圖2和圖3所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具有在沿其寬度方向的其外部上相間形成的突起36和凹槽37,以便當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拉伸為彼此交叉時,其滑動減少以使其拉伸容易實現,此外,其與臉部主體10的接觸面積或與面膜的頸部接觸面積增加,從而改善粘附力,同時維持拉伸力。其結果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面膜能夠有利地用作皺紋消除或臉部復原的功能性面膜。當然,通過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環繞拉伸下頜20的交叉操作,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和第三實施例的面膜的重要功能與圖1、圖4和圖6中的相同,因此,為了說明書的簡潔,將省略對其的重復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