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全身康復訓練系統電動座椅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全身康復訓練系統座椅部分,全都是手動調節前后位置,患者需要用手或者腳來拉松拉桿,利用腿部和身體的配合來確定座椅位置,然后再用手或者腳來鎖緊座椅的鎖緊裝置,在一次不能調節到位的情況下,患者需要多次松開和鎖緊調節裝置,這種調節非常費時費力,調節不方便,對身體殘障的患者來說,治療過程前的調節過程就是一種折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調節座椅前后位置的一種全身康復訓練系統電動座椅傳動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全身康復訓練系統電動座椅傳動裝置,包括電機、行程開關、座椅支撐架、座椅和顯示器,所述座椅通過立柱連接座椅支撐架,座椅支撐架的底部兩個平行的側面通過螺釘連接直線導軌的四個滑塊,直線導軌的背面設有絲杠,絲桿的兩端通過軸承分別安裝在定位座和電機安裝座上,電機安裝座上固設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絲杠,直線導軌的一端設有與其相互垂直的后支撐,后支撐的底部設有支撐螺釘;所述座椅支撐架的兩個平行側面通過L形支架連接驅動塊,驅動塊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母上;所述行程開關分別安裝在直線導軌側面的安裝底座和直線導軌端部的電機安裝座上;所述顯示器固設在座椅外部的支架上,顯示器內設有主控制板,顯示器的正下方設有兩個按鈕,兩個按鈕的接線通過中空的安裝底座連接電機的正反轉控制線上,所述行程開關的接線通過中空的安裝底座連接顯示器內的主控制板;所述電機、顯示器、按鈕、行程開關均電連接外部電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座椅支撐架的高度可以調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患者在訓練前,不需要利用四肢特別是下肢來配合手的動作來頻繁進行座椅位置的調整,對下肢有缺陷或者癱瘓的患者來說,訓練前的調整非常輕松和方便,省時省力省心,通過限位開關和按鈕實現電機轉向的控制和座椅運動的限位,使得調整過程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座椅的正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顯示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2-聯軸器、3-電機安裝座、4-絲杠、5-L形支架、6-驅動塊、7-絲母、8-軸承、9-定位座、10-安裝底座、11-直線導軌、12-行程開關、13-座椅支撐架、14-立柱、15-座椅、16-后支撐、17-支撐螺釘、18-按鈕、19-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全身康復訓練系統電動座椅傳動裝置,包括電機1、行程開關12、座椅支撐架13、座椅15和顯示器19,所述座椅15通過立柱15連接座椅支撐架13,座椅支撐架13的底部兩個平行的側面通過螺釘連接直線導軌11的四個滑塊,直線導軌11的背面設有絲杠4,絲桿4的兩端通過軸承8分別安裝在定位座9和電機安裝座3上,電機安裝座3上固設電機1,電機1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2連接絲杠4,在電機1轉動時,能有效的將轉動傳遞給絲杠4,直線導軌11的一端設有與其相互垂直的后支撐16,后支撐16的底部設有支撐螺釘17;所述座椅支撐架13的兩個平行側面通過L形支架5連接驅動塊6,驅動塊6通過螺釘連接在絲母7上;所述行程開關12分別安裝在直線導軌11側面的安裝底座10和直線導軌11端部的電機安裝座3上,當座椅支撐架13在直線導軌11上滑動時,對其前后位置進行限位;所述顯示器19固設在座椅15外部的支架上,顯示器19內設有主控制板,顯示器19的正下方設有兩個按鈕18,兩個按鈕18的接線通過中空的安裝底座10連接電機1的正反轉控制線上,所述行程開關12的接線通過中空的安裝底座10連接顯示器19內的主控制板,實現電機1正反轉控制,進而實現座椅支撐架13在直線導軌11上的往復運動和限位;所述電機1、顯示器19、按鈕18、行程開關12均電連接外部電源。
所述座椅支撐架13的高度可以調節,方便不同身高人員的使用。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