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穿刺針。
背景技術:
腹膜腔是人體內漿膜腔的組成部分,它是由壁層腹膜和臟層腹膜之間的潛在腔隙構成。腹腔穿刺術是借助穿刺器直接從壁層腹膜刺入腹膜腔的一項診療技術,一方面,醫生可以通過穿刺器抽取腹膜腔內的液體,然后通過檢測化驗從而得知病人病情;另一方面,通過穿刺器抽出病人體內的腹水,可以減輕病人腹腔內的壓力,緩解腹脹、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隨著腹腔穿刺術的開展與普及,使得穿刺器的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目前穿刺器使用的穿刺結構為穿刺針,對病人進行腹腔穿刺術時,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然后找準穿刺點進行垂直穿刺,在穿刺過程中,徐徐推進穿刺針,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表示針尖已經進入,然后進行后續的腹膜腔積液的抽取。
現有的穿刺器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穿刺針的針尖十分銳利,在進入腹膜腔的過程中,容易扎傷其內部的血管或者臟器;另一方面,手術過程中,穿刺針的晃動會導致銳利的針頭劃傷壁層腹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穿刺針,以解決現有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尖銳的針尖可能扎傷病人身體內部的血管或者穿刺針的晃動會導致銳利的針頭劃傷黏膜的問題。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穿刺針,包括錐形穿刺部,所述錐形穿刺部的錐尖為鈍頭;所述錐形穿刺部的側部設置有向所述錐形穿刺部的錐尖延伸的切割刀片。
優選地,所述切割刀片的數量為多個。
優選地,所述多個切割刀片沿周向間隔且均勻地設置在所述錐形穿刺部的側部。
優選地,所述錐形穿刺部的錐尖為平頭或球形頭。
優選地,所述切割刀片靠近穿刺部的錐尖的刀刃所在直線與穿刺針中心線所成的夾角為銳角。
優選地,所述切割刀片的靠近所述錐形穿刺部的錐尖的一側為楔形。
優選地,所述錐形穿刺部為圓錐形。
優選地,所述錐形穿刺部為棱錐形。
優選地,切割刀片設置在所述棱錐形的棱上。
優選地,所述錐形穿刺部為透明,且其內部設置有圖像采集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針,包括錐形穿刺部,用于穿刺進入人體內,所述錐形穿刺部的錐尖為鈍頭,以保證不會扎傷或者劃傷人體內部組織器官,所述錐形穿刺部的側部設置有切割刀片,且切割刀片的刀刃向所述錐形穿刺部的錐尖延伸,用來切割皮膚和體內組織黏膜。該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依靠切割刀片進行穿刺,錐形穿刺部的錐尖為鈍頭,不會扎傷組織器官,且晃動穿刺針鈍頭也不會劃傷組織粘膜,從而達到穿刺針使用更為安全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針的錐形穿刺部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錐形穿刺部;2:錐尖;3:切割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所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穿刺針,并給出其實施方式。在所述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包括錐形穿刺部1,用于穿刺進入人體內,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為鈍頭,以保證不會扎傷或者劃傷人體內部組織器官,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側部設置有切割刀片3,且切割刀片3的刀刃向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延伸,用來切割皮膚和體內組織黏膜。該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先用切割刀片3劃開皮膚,然后將穿刺針垂直插入人體,依靠切割刀片3進行穿刺,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為鈍頭,不會扎傷組織器官,且晃動穿刺針鈍頭也不會劃傷組織粘膜,從而達到穿刺針使用更為安全的目的。
所述切割刀片3的數量為多個。切割刀片3設置在錐形穿刺部1的側部,在進行穿刺過程中,用刀片劃開皮膚,然后垂直插入穿刺針,當穿刺針已經進入到人體內時,人體內的壁層腹膜首先接觸到是錐形穿刺針的錐尖2。因為所述錐形穿刺針的錐尖2為鈍頭,所以不會扎穿人體壁層腹膜,又因為人體的壁層腹膜比較柔軟,所以壁層腹膜會在錐形穿刺針的下壓下產生形變。而這時多個切割刀片3接觸到壁層腹膜,并在持續下壓的作用下,多個切割刀片3將壁層腹膜劃破,從而完成穿刺的過程,設置多個切割刀片3可以使穿刺的過程更為順利,不會產生穿刺針進入困難的情況。
所述多個切割刀片3沿周向間隔的設置在錐形穿刺部1的測部,并且刀片排列均勻。以切割刀片3的數量為兩個為例,兩個切割刀片3相對設置在錐形穿刺部1的側部,在進行穿刺過程中,用其中一個切割刀片3將皮膚劃開一個口子,使穿刺針可以進入人體內,然后垂直插入穿刺針,因為人體的壁層腹膜比較柔軟,所以壁層腹膜會在錐形穿刺針的下壓下產生形變。而這時相對設置的切割刀片3接觸到壁層腹膜,并在持續下壓的作用下,切開壁層腹膜,從而達到穿刺的目的。
優選地,以從切割刀片3的數量為三個為例,三個切割刀片3相互成120°,在進行穿刺過程中,用其中一個切割刀片3將皮膚劃開一個口子,使穿刺針可以進入人體內,然后垂直插入穿刺針,因為人體的壁層腹膜比較柔軟,所以壁層腹膜會在錐形穿刺針的下壓下產生形變。而這時三個切割刀片3同時接觸到壁層腹膜,并在持續下壓的作用下,切開壁層腹膜,從而達到穿刺的目的,與切割刀片3的數量為兩個相比,設置有三個切割刀片3可以使穿刺的過程更為容易。
需要說明地,所述穿刺刀片的數量不限于上面所說的為兩個或者三個,還可以是更多。隨著切割刀片3數量的增加,穿刺針插入人體內所需要的力度將會減少,時穿刺過程所受到的阻力感大大減少。但是,相對地,切割刀片3數量的增加,對人體的傷害也增加了,同時對醫生的技術要求也增加了,所以優選地將切割刀片3的數量定為三個或者四個,這樣,既能相對減小穿刺過程所受到的阻力感,又不至于對人體造成其他的損壞。
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為平頭,錐尖2為平頭的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錐尖2并不再起穿刺的作用了,而只是起到了鎖定穿刺位置的作用。以平頭接觸位置為穿刺點,用力向下壓穿刺針,平頭的錐尖2不會扎穿壁層腹膜,而是使其向下凹陷,則壁層腹膜就會與設置在錐形穿刺部1位側部的切割刀片3接觸,整個穿刺的過程,完全靠切割刀片3完成。這樣就使得平頭的錐尖2不會在進入人體時扎傷其他組織或者器官,也不會因為稍微的晃動劃傷壁層腹膜,從而不僅大大減小了穿刺針的使用困難度,也增加了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
優選地,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為球形頭,錐尖2為球形頭的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錐尖2并不再起穿刺的作用了,而只是起到了鎖定穿刺位置的作用。以球形頭接觸位置為穿刺點,用力向下壓穿刺針,球形頭的錐尖2不會扎穿壁層腹膜,而是使其向下凹陷,則壁層腹膜就會與設置在錐形穿刺部1位側部的切割刀片3接觸,整個穿刺的過程,完全靠切割刀片3完成。這樣就使得球形頭的錐尖2不會在進入人體時扎傷其他組織或者器官,也不會因為稍微的晃動劃傷壁層腹膜,從而不僅大大減小了穿刺針的使用困難度,也增加了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與平頭的錐尖2相比,球形頭的錐尖2的表面為曲面,與身體內部的組織器官或者壁層腹膜接觸更為舒服。
所述切割刀片3靠近錐形穿刺部1上錐尖2的刀刃所在直線與穿刺針中心線所成的夾角為銳角。在穿刺過程中,穿刺針進入到人體內后,主要依靠錐形穿刺部1側部的切割刀片3進行穿刺,將切割刀片3靠近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的刀刃所在直線與穿刺針中心線所成的夾角設置成銳角,可以減小穿刺過程中切割刀片3所受到的阻力,使穿刺過程更加容易,大大減小了穿刺針的使用難度。
所述切割刀片3的靠近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的一側為楔形。前端為楔形的切割刀片3可以使其逐漸劃開壁層腹膜,而不是一次性劃開,也就是說,靠近錐形穿刺部1的切割刀片3逐步的劃開與其接觸的壁層腹膜,然后慢慢的進入,一邊進入一邊切割,所以減少了切割刀片3前端所受到的阻力。
具體地,所述切割刀片3的形狀為圓角梯形,在穿刺過程中,穿刺針進入到人體內后,主要依靠錐形穿刺部1側部的切割刀片3進行穿刺,這時切割刀片3靠近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的刀刃所在直線與穿刺針中心線所成的夾角為銳角,流線型的設計可以減小穿刺過程中切割刀片3所受到的阻力,使穿刺過程更加容易,大大減小了穿刺針的使用難度。同時,與錐形穿刺部1較遠的刀刃與穿刺針中心線所成夾角為鈍角,從而使得,再拔出穿刺針的過程中,更為順利。
優選地,所述錐形穿刺部1可以為圓錐形,圓錐形的表面光滑,插入人體內部時,與組織或者器官接觸不會產生不適感,且圓錐形的結構就是沿軸粗細度逐漸增加的結構,這種結構同樣可以減小錐形穿刺部1表面所受到的阻力,從而使穿刺針的插入更加順暢。
所述錐形穿刺部1可以為棱錐形,錐形的結構就是沿軸粗細度逐漸增加的結構,也就是說錐尖2位置細然后逐漸加粗,這種結構同樣可以減小錐形穿刺部1表面所受到的阻力,從而使穿刺針的插入更加順暢。
優選地,切割刀片3可以設置在棱錐形的棱上,棱上設置切割刀片3,可以使切割刀片3相對于錐形穿刺部1側部更為突出。在手術開始時需要利用切割刀片3劃傷皮膚,因為皮膚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適當的增加切割刀片3離于穿刺針中心的距離,使其更為突出,方便醫生劃開皮膚。
所述錐形穿刺部1為透明,可以采用PVC材料制作,在錐形穿刺部1內部設置有圖像采集裝置,可以做到隨時觀察穿刺針在人體內的穿刺情況,同時也可以觀察腹腔內部的情況。
穿刺針還包括有端桿,錐形穿刺針套接在端桿上,端桿起到支撐的作用,端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握持結構,使用者可以通過握住穿刺針的握持部,對其用力完成穿刺過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針包括錐形穿刺部1,用于穿刺進入人體內,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為鈍頭,以保證不會扎傷或者劃傷人體內部組織器官。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側部設置有多個切割刀片3,且切割刀片3的刀刃向所述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延伸,用來切割皮膚以及完成身體內部的穿刺動作。該穿刺針在使用過程中,先用切割刀片3劃開皮膚,然后將穿刺針垂直插入人體,依靠多個切割刀片3進行穿刺。錐形穿刺部1為透明的且其內部設置有圖像采集裝置,可以隨時監控穿刺過程。錐形穿刺部1的錐尖2為鈍頭,不會扎傷組織器官,且晃動穿刺針鈍頭也不會劃傷壁層腹膜,從而達到穿刺針使用更為安全的目的。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