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輸尿管軟鏡的術中注水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輸尿管軟鏡技術的成熟,目前輸尿管軟鏡術中腎盂壓力過大與術后并發癥有直接相關性已經成為共識,避免術中腎盂壓力過大成為輸尿管軟鏡術的安全前提,故需在術中進行注水操作來平衡腎盂壓力,注水操作也是輸尿管軟鏡術獲得清晰視野和精準手術的保障。
目前臨床工作中對輸尿管軟鏡術中注水操作有為2種方法:①采用醫用壓力灌注泵,但醫用灌注泵水壓較大,無法精確調控術中水壓,容易引發術后感染、出血等較多并發癥;②通過注射器進行人工注水,其優點是術中用水量少,可依據手術者術中實際情況精確控制水壓,達到既能精確控制水壓避免手術并發癥又能保證手術視野清晰,但是人工注水方法目前尚沒有專用注水器械,臨床工作中操作者多根據單位條件自行利用輸液器或輸血器進行改裝,或利用高度的重力作用進行高度懸吊灌注,實際操作中具有操作不便,術中漏水,需要頻繁插拔和抽吸注射器,以及需要多人配合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輸尿管軟鏡的術中注水裝置,通過切換三通閥門的流通方式,以及與加壓輸注裝置和推水注射器的配合工作,能夠簡化輸尿管軟鏡術中的注水操作過程,節省人力,而且便于控制注水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輸尿管軟鏡的術中注水裝置,包括三通閥門,該三通閥門的第一接口通過入水管道連接加壓輸注裝置,所述入水管道內置過濾網,三通閥門的第二接口連接推水注射器,三通閥門的第三接口連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與輸尿管軟鏡的工作通道插合密封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結構中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三通閥門和推水注射器的固定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加壓輸注裝置包括輸液容器和套在輸液容器外壁上的加壓器,輸液容器為軟塑料制成的輸液瓶或輸液袋,加壓器為環形氣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三通閥門為帶有切換開關的醫用三通閥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三通閥門能夠切換生理鹽水的流通方向,先接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同時關閉第三接口,此時加壓輸注裝置自動為推水注射器供水,推水注射器充滿水之后,接通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同時關閉第一接口,人工控制推水注射器,將推水注射器內的生理鹽水輸入到輸尿管軟鏡的工作通道,完成按需注水,簡化注水操作過程,節省人力,而且便于控制注水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加壓輸注裝置的縱剖圖。
圖中:1、三通閥門 2、第一接口 3、入水管道 4、加壓輸注裝置 5、過濾網 6、第二接口 7、推水注射器 8、第三接口 9、出水管道 10、輸尿管軟鏡 41、輸液容器 42、加壓器。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1和2,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中包括三通閥門1,該三通閥門1的第一接口2通過入水管道3連接加壓輸注裝置4,所述入水管道3內置過濾網5,三通閥門1的第二接口6連接推水注射器7,三通閥門1的第三接口8連接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與輸尿管軟鏡10的工作通道插合密封連接。
其結構中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三通閥門1和推水注射器7的固定架。固定架能夠保持推水注射器7推水時的穩定性。所述三通閥門1為帶有切換開關的醫用三通閥門。
單獨參看圖2,所述加壓輸注裝置4包括輸液容器41和套在輸液容器41外壁上的加壓器42,輸液容器41為軟塑料制成的輸液瓶或輸液袋,加壓器42為環形氣囊。加壓器42對輸液容器41施加壓力,將輸液容器41內的生理鹽水壓入推水注射器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三通閥門1的切換開關,先接通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6,同時關閉第三接口8,此時加壓輸注裝置4、入水管道3以及推水注射器7連通,加壓輸注裝置4自動為推水注射器7供水,推水注射器7充滿水之后,接通第二接口6和第三接口8,同時關閉第一接口2,此時推水注射器7、出水管道9以及輸尿管軟鏡10的工作通道連通,人工控制推水注射器7,將推水注射器7內的生理鹽水輸入到輸尿管軟鏡10的工作通道,本實用新型簡化了注水的操作過程,避免反復插拔和抽吸推水注射器7,節省人力,而且便于控制注水量。
過濾網5起到過濾生理鹽水的作用,避免雜質透過,保證輸入輸尿管軟鏡10中生理鹽水的質量。
上述描述僅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提出,不作為對其技術方案本身的單一限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