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可穿戴的人體健康監護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監護兒童體溫的兒童體溫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智能穿戴設備,一般都為智能穿戴手環。其可用于幫助用戶實時監測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態,如監測體溫的高低、心率的快慢、脈搏的快慢、甚至血糖濃度的高低。但對于兒童類的特殊人群,其特別好動,帶在手上的手環容易丟失,進而不能讓監護人很好地知道他的體溫狀況。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防止丟失,并能準確得出兒童體溫的兒童體溫監測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兒童體溫監測裝置,用于對兒童的體溫進行監測,其包括封裝結構,所述封裝結構表面設有適于附著在兒童內衣上的結構或設有適于綁在兒童軀干上的彈性帶或設有適于貼在兒童軀干上的貼合結構,所述封裝結構內設有:時鐘單元;運動監測單元,用于監測兒童的運動狀態;溫度監測單元,用于監測兒童的體溫;數據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運動監測單元監測到的信息與所述溫度監測單元監測到的信息進行時間同步得到匹配信息;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匹配信息。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溫度監測單元包括紅外線溫度傳感器或者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還包括數據傳輸單元,用于與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進行通信。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數據傳輸單元具有無線發射接收模塊,所述無線發射接收模塊用于與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進行無線通信。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無線發射接收模塊為低功耗藍牙模塊或3G模塊或4G模塊或WIFI模塊。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數據傳輸單元具有用于連接數據線的數據輸出端口,所述數據輸出端口用于與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進行有線通信。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還包括輸出元件和比較器,所述存儲單元中存儲有兒童在各種環境溫度下的各種運動狀態所對應的兒童體溫溫度閾值;當所述比較器得到所述匹配信息中的體溫信息大于所述溫度閾值時,所述輸出元件發出警示信號。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溫度閾值更優選為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段里各種環境溫度下的各種運動狀態都有相應的兒童體溫閾值。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還具有向用戶傳達信息的輸出元件,所述輸出元件包括顯示元件或/和喇叭或/和振動馬達或/和LED指示燈。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還包括定位單元,用于輸出用戶當前所處的位置信息。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還包括設于所述封裝結構內的供電電源,所述供電電源用于給所述體溫監測裝置供電。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體溫監測裝置還包括輸入單元,所述輸入單元用于向所述體溫監測裝置輸入數據,從而實現用戶與所述體溫監測裝置的互動。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輸入單元包括語音輸入模塊或/和按鍵控制模塊或/和觸摸屏控制模塊。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封裝結構與兒童內衣采用魔術貼的方式固定;或/和所述封裝結構與兒童內衣采用紐扣或按扣或拉鏈的方式固定。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封裝結構中至少與肌膚接觸的部分采用親膚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運動監測單元包括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用戶所處狀態下的線性加速度數據,所述陀螺儀用于檢測用戶所處狀態下的傾斜度數據。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加速度傳感器采用3軸加速度傳感器或6軸加速度傳感器或9軸加速度傳感器。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運動監測單元為MPU6050。
進一步地,本技術方案中所述匹配信息的呈現形式為圖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由于體溫監測裝置是通過所述封裝結構設于兒童內衣上或軀干上,所監測的體溫為被衣物遮蓋處的體溫,所以相比背景技術監測用戶手上的體溫方案,得到的信息會更加準確。同時,由于體溫監測裝置是設置在兒童內衣上或軀干上,所以相比手環帶在兒童手上更高隱蔽,活動接觸更少,不容易丟失。又由于體溫監測裝置最后得出的體溫信息是與兒童運動狀態相匹配的,所以得到的溫度信息也更具參考意義。
本實用新型中的其它有益效果,還將在具體實施例中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體溫監測裝置的一優選實施例結構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體溫監測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PCBA板的結構仰視圖;
圖5是體溫監測裝置的另一優選實施例結構俯視圖;
圖6是體溫監測裝置的另一優選實施例結構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部分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可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該優選實施方案公開了一種兒童體溫監測裝置100,用于對兒童的體溫進行監測。該體溫監測裝置100的監測方法大致為:A、監測兒童在某個時間點所處的運動狀態和體溫,并得到運動狀態和體溫的匹配信息;B、將匹配信息進行存儲以供監護人或醫生查看。
如圖1所示,該體溫監測裝置100包括封裝結構110,封裝結構110表面設有適于附著在兒童內衣上的結構1111和用于連接數據線的數據輸出端口120。數據輸出端口120用于與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進行有線通信,并可為體溫監測裝置100進行供電。本實施例中,連接內衣的結構1111采用紐扣的方案,具體如:兒童內衣上裝有紐扣,體溫監測裝置100上設置與該紐扣相適配的通孔。本實用新型中所指的兒童,是按照《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將“兒童”定義為年齡小于18歲的未成年人。
如圖2、圖3所示,封裝結構110內設有PCBA板130和供電電源140,供電電源140用于給體溫監測裝置100供電。本實施例中,供電電源140采用可充電池,數據輸出端口120可為供電電源140充電。其中PCBA板130上設有:用于計時的時鐘單元131,當體溫監測裝置100連接網絡時,時鐘單元131自動與用戶所在地區的網絡時間同步,當然時鐘單元131的時間設定也可以由用戶來設置;運動監測單元132,用于監測兒童的運動狀態;溫度監測單元133,用于監測兒童的體溫,溫度監測單元133可以包括紅外線溫度傳感器或者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134,用于將運動監測單元132監測到的信息與溫度監測單元133監測到的信息進行時間同步得到匹配信息,并且數據處理單元134控制著各元器件的工作;存儲單元135,用于存儲匹配信息及其它各種數據。本實施例中,匹配信息的呈現形式為圖表,如:常用來表現溫度情況的曲線圖或表格。
如圖3、圖4所示,封裝結構110包括第一封裝體111和適于與肌膚接觸的第二封裝體112。第一封裝體111和第二封裝體112采用無紡布或塑料制成,第一封裝體111和第二封裝體112利用超聲波或熱熔技術進行連接為一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優選地第二封裝體112中至少與肌膚接觸的部分采用親膚材料制成。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體溫監測裝置100還包括無線發射接收模塊136、定位單元137、向用戶傳達信息的輸出元件138、以及比較器139。無線發射接收模塊136可與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進行無線通信,從而將體溫監測裝置100得到的匹配信息發送至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以供兒童的監護人了解兒童的信息。無線發射接收模塊136優選采用低功耗藍牙模塊或3G模塊或4G模塊或WIFI模塊。其中無線發射接收模塊136和輸出端口120都包含在數據傳輸單元160中,數據傳輸單元160包括用于與外部的移動終端或服務器進行通信的元件。
定位單元137用于定位用戶當前所處的位置信息,然后通過數據傳輸單元160將用戶的位置信息傳至終端設備或服務器,從而方便監護人對兒童的位置跟蹤。其中,定位單元137可以采用現有GPS定位、WIFI定位或藍牙定位的方案。其中,WIFI定位是采用在知道WIFI發射點的情況下,通過檢測連接信號的強弱來判斷用戶所處的位置。藍牙定位與WIFI定位的原理相同。
由于兒童在一天當中不同時間段(如:早、中、晚)、不同環境溫度(如: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冬季溫度和夏季溫度)、不同運動狀態(如:跑步、行走、站立、靜坐或睡眠)下,體溫會有少許差別。如:一般來說,在健康狀態時,如果飲食正常、衣著適宜,兒童在清晨安靜狀態下腋窩溫度在36~37℃;下午的體溫較清晨高,但腋窩溫度一般不會超過37.2℃;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一般小于0.8℃。因為不同環境溫度會影響兒童的穿衣情況,所以根據兒童穿衣保溫情況的不同,體表溫度會有少許變化。人在不同運動狀態,隨著心跳的快慢,人的體溫也會有少許變化。如在跑步劇烈運動的時候,一些兒童的腋窩溫度甚至可以達到37.3℃。又如根據醫學上對人體體溫的分析,一般37.3~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信息還可參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b47b50100t50f.html。所以在本實施例中,根據檢測情況的不同,存儲單元135中存儲有兒童在各種環境溫度下各種運動狀態所對應的兒童體溫溫度閾值,兒童體溫溫度閾值可在出廠時根據實際銷售國家或區域的不同,在出廠時即設定合適的標準。如在中國,冬季(如默認外部環境溫度在7℃以下為冬季,具體外部環境溫度設置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數)跑步時的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5,靜坐和睡眠狀態的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在夏季(如默認外部環境溫度在26℃以上為夏季,具體外部環境溫度設置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數)跑步時的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2℃,靜坐和睡眠狀態的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6.6℃;春季和秋季(如默認外部環境溫度在8-25℃為秋季,具體外部環境溫度設置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數)在跑步時的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2℃,靜坐和睡眠狀態的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6.8℃。當比較器139得到匹配信息中的體溫信息大于設定的溫度閾值時,輸出元件138發出警示信號,告知兒童的監護人用戶體溫不正常。本實施例中的輸出元件138為喇叭。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出元件138還可以采用顯示元件或/和振動馬達或/和LED指示燈。溫度閾值更優選為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段里各種環境溫度下的各種運動狀態都有相應的兒童體溫閾值。如:在夏季的一天中不同時間段里,0:00-6:00,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6.7℃;6:01-9:00,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6.9℃;9:01-12:00,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2℃;12:01-15:00,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3℃;15:01-18:00,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5℃;18:01-21:00,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7.1℃;21:01-23:59, 腋窩溫度閾值設為36.9℃。獲取外部環境溫度的具體方式還可通過定位單元137的定位,然后在網絡上獲取兒童所在位置的溫度數據。
如圖2所示,體溫監測裝置100還包括輸入單元150,輸入單元150用于向體溫監測裝置100輸入數據,從而實現用戶與體溫監測裝置100的互動。本實施例中,輸入單元150為按鍵控制模塊151。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入單元150還可以包括語音輸入模塊或/和觸摸屏控制模塊。
運動監測單元100包括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用戶所處狀態下的線性加速度數據,陀螺儀用于檢測用戶所處狀態下的傾斜度數據,然后由數據處理單元134計算出兒童所處的各種運動狀態。時鐘單元131可以計算兒童所處各運動狀態的時間。加速度傳感器采用3軸加速度傳感器或6軸加速度傳感器或9軸加速度傳感器。例如:所述運動監測單元100為MPU6050。
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接內衣的結構1111還可以更改設置為常用的按扣或拉鏈的固定方式。如圖5所示,封裝結構110與兒童內衣還可以采用魔術貼1112的方式固定,此時,魔術貼1112設于第一封裝體111上。
在其他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封裝結構110上還可以設置成適于與人體肌膚分子貼合的貼合結構1113,貼合結構1113便于貼合在兒童軀干上。另外,連接內衣的結構1111還可以替換為適于綁在兒童軀干上的彈性帶方案。本申請中,軀干的定義為除頭、頸、脖子和四肢以外的身體部位,優選其中便于檢測體溫的部位。其中,測體溫的部位選擇,更優選人體的胸、背、腰或腹部。
由于體溫監測裝置100通過封裝結構110設于兒童內衣上或軀干上,所監測的體溫為被衣物遮蓋處的體溫,所以相比背景技術監測到的體溫更加準確。又由于體溫監測裝置100最后得出的體溫信息是是與運動狀態相匹配的,所以得到的溫度信息也更具參考意義。
以上應用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應該理解,以上實施方式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而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或構造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進或等效替代,均應包含在其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