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外科治療椅。
背景技術:
目前,外科醫務人員在對上身側面受傷的病人實施縫合時,需要病人坐在椅子上,將胳膊抬起到一定高度,若傷口創傷大,縫合時間長,則病人就要長時間的抬胳膊,時間久了,病人就會感到疲勞,有的甚至需要家屬或其他醫務人員幫助,操作極不方便,浪費人力資源,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新型外科治療椅。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外科治療椅,包括椅座,所述椅座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側板,所述側板上均設置有支撐裝置;所述椅座一端設置有側桿,所述側桿上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通過折軸設置有放置盒;所述椅座另一端通過伸縮桿設置有腳部固定板;所述椅座底部設置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底端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底端設置有多個椅輪。
所述支撐裝置上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底端通過伸縮柱、固定柱固于側板上。
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軟墊。
所述固定柱設置于側板上,所述固定柱上設置有調節閥,所述伸縮柱通過調節閥固定設置于固定柱內。
所述放置盒內設置有多個放置槽,所述多個放置槽通過隔板分隔。
所述氣缸一側設置有壓板。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支撐裝置的設置可隨時調節胳膊高度,使接受治療的外科病人更加舒適,安全可靠,放置盒的設置有利于醫療藥品與器械的放置,拿取方便,使醫務人員工作更加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與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
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椅座1,所述椅座1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側板8,所述側板8上均設置有支撐裝置10;所述椅座1一端設置有側桿9,所述側桿9上設置有連接桿11,所述連接桿11通過折軸12設置有放置盒13;所述椅座1另一端通過伸縮桿6設置有腳部固定板7;所述椅座1底部設置有升降柱2,所述升降柱2底端設置有氣缸5,所述氣缸5底端設置有多個椅輪4;所述支撐裝置10上設置有支撐板19,所述支撐板19底端通過伸縮柱17、固定柱16固于側板8上;所述支撐板19上設置有軟墊18;所述固定柱16設置于側板8上,所述固定柱16上設置有調節閥20,所述伸縮柱17通過調節閥20固定設置于固定柱16內;所述放置盒13內設置有多個放置槽15,所述多個放置槽15通過隔板14分隔;所述氣缸5一側設置有壓板3。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病人坐于椅座1上,雙腳置于腳部固定板7上,受傷一側的胳膊置于支撐板19上的軟墊18上,醫務人員根據病人實際需要通過調節閥20與壓板3調節支撐板19與椅座1的高度,使手術視野更開闊,此后醫務人員通過拿取放置盒13內的藥品與醫療器械為病人處理傷口即可,使用方便,省時省力,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提高了醫療操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