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心電監護儀附件的收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電監護儀附件的收納裝置。
背景技術:
心電監護儀是醫院廣泛實用的精密醫學儀器,能同時監護病人的動態心電圖形、呼吸、體溫、血壓、血氧飽和度、脈率等生理參數,是臨床醫療和護理中不可缺少的精密醫學儀器。由于心電監護儀的導聯線、血壓袖帶等附件的電纜粗細、長短、軟硬不一,容易相互交叉打結。在臨床工作中帶來不便,尤其在搶救工作中既費時又費力,還容易延誤搶救時間,引起醫療糾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目前心電監護儀附件存在的在臨床工作中使用不便,尤其在搶救工作中既費時又費力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便于收納心電監護儀附件的心電監護儀附件的收納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心電監護儀附件的收納裝置,包括收納箱,所述收納箱的上面板上設置有引線槽,所述收納箱的后側板上設置有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所述收納箱通過隔板分隔為心電導聯線收納格、血壓附件收納格和血氧附件收納格;從心電監護儀至收納裝置之間的附件電纜采用螺旋束線管收納合并成一條線纜后通過引線槽引入心電導聯線收納格、血壓附件收納格和血氧附件收納格中;
所述心電導聯線收納格的前側設置有第一蓋板,且第一蓋板通過第一合頁與上面板連接;第一蓋板的上部設置有第一出線孔;第一蓋板外表面的下部設置有第一把手;心電導聯線收納格內的上部設有第一硅膠繞線柱;第一硅膠繞線柱下方設置有分線器懸掛器;分線器懸掛器下方設置有線纜整理矩陣;線纜整理矩陣下方設置有測試裝置;所述測試裝置由lmv脈沖發生電路、1Hz脈沖發生電路、電源電路和開關電路組成;所述電源電路與1Hz脈沖發生電路和開關電路連接,用于為測試裝置供電;1Hz脈沖發生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開關電路的信號輸入端連接,開關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1mv脈沖發生電路的信號輸入端連接,1mv脈沖發生電路用于為開關電路輸出的1Hz方波信號限幅;1mv脈沖發生電路輸出的1mv1Hz方波用于測試心電導聯線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所述血壓附件收納格的前側設置有第二蓋板,且第二蓋板通過第二合頁與上面板連接;第二蓋板的上部設置有第二出線孔;第二蓋板外表面的下部設置有第二把手;血壓附件收納格內的上部設有第二硅膠繞線柱;第二硅膠繞線柱下方設置有袖帶倉;
所述血氧附件收納格的前側設置有第三蓋板,且第三蓋板通過第三合頁與上面板連接;第三蓋板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出線孔;第三蓋板外表面的下部設置有第三把手;所述血氧附件收納格內的上部固定有第三硅膠繞線柱;第三硅膠繞線柱下方設置有探頭懸掛器。
可選地,所述心電導聯線收納格、血壓附件收納格和血氧附件收納格的尺寸均為長10cm*寬5cm*高15cm,引線槽的尺寸為長30cm*寬5cm*高2cm。
可選地,所述第一硅膠繞線柱、第二硅膠繞線柱和第三硅膠繞線柱的直徑均為6cm。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目前心電監護儀附件存在的在臨床工作中使用不便,尤其在搶救工作中既費時又費力的技術問題。與背景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臨床使用方便、節省時間和人力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測試裝置的方框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測試裝置的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心電監護儀附件的收納裝置,包括收納箱,所述收納箱的上面板1上設置有引線槽,所述收納箱的后側板上設置有第一固定耳2和第二固定耳3;所述收納箱通過隔板7分隔為心電導聯線收納格4、血壓附件收納格5和血氧附件收納格6;從心電監護儀至收納裝置之間的附件電纜采用螺旋束線管收納合并成一條線纜后通過引線槽引入心電導聯線收納格4、血壓附件收納格5和血氧附件收納格6中;收納裝置可通過第一固定耳2和第二固定耳3進行固定。
所述心電導聯線收納格4的前側設置有第一蓋板8,且第一蓋板8通過第一合頁9與上面板1連接;第一蓋板8的上部設置有第一出線孔10;第一蓋板8 外表面的下部設置有第一把手11;心電導聯線收納格4內的上部設有第一硅膠繞線柱12;第一硅膠繞線柱12下方設置有分線器懸掛器13;分線器懸掛器13 下方設置有線纜整理矩陣14;線纜整理矩陣14下方設置有測試裝置15;
所述血壓附件收納格5的前側設置有第二蓋板17,且第二蓋板17通過第二合頁18與上面板1連接;第二蓋板17的上部設置有第二出線孔19;第二蓋板 17外表面的下部設置有第二把手20;血壓附件收納格5內的上部設有第二硅膠繞線柱21;第二硅膠繞線柱21下方設置有袖帶倉22;
所述血氧附件收納格6的前側設置有第三蓋板24,且第三蓋板24通過第三合頁25與上面板1連接;第三蓋板24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出線孔26;第三蓋板 24外表面的下部設置有第三把手27;所述血氧附件收納格6內的上部固定有第三硅膠繞線柱28;第三硅膠繞線柱28下方設置有探頭懸掛器29。
其中,如圖3所示,所述測試裝置由lmv脈沖發生電路、1Hz脈沖發生電路、電源電路和開關電路組成;所述電源電路與1Hz脈沖發生電路和開關電路連接,所述電源電路用于為測試裝置15供電;1Hz脈沖發生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開關電路的信號輸入端連接,開關電路的信號輸出端與1mv脈沖發生電路的信號輸入端連接,1mv脈沖發生電路用于為開關電路輸出的1Hz方波信號限幅; 1mv脈沖發生電路輸出的1mv1Hz方波用于測試心電導聯線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其中,電源電路可以由9V電池提供。
具體地,所述測試裝置15的電路組成如圖4所示,所述電源電路為9V電源E。1Hz脈沖發生電路由電阻R8、R9、R10、電容C1、C2、發光二極管D2和定時器芯片U(555)組成,其中,電源E的正極與電阻R8的一端連接,電源E 的負極與電容C1的負極連接,電阻R8的另一端與電阻R9串接后與電容C1的正極連接;電阻R9的一端與定時器芯片U的第7引腳連接,電阻R9的另一端與定時器芯片U的第2引腳和第6引腳連接,且定時器芯片U的第2引腳和第6 引腳與電容C1的正極連接;定時器芯片U的第8引腳和第4引腳與電源E的正極連接;定時器芯片U的第3引腳與電阻R10的一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D2正極連接(用于指示輸出脈沖),發光二極管D2負極與電源E的負極連接,定時器芯片U的第1引腳與電源E的負極連接,定時器芯片U的第 5引腳與電容C2的一端連接,電容C2的另一端與電源E的負極連接。開關電路由三極管Q、電阻R11、R12、R13和電容C3構成,其中,電阻R11的一端與定時器芯片U的第3引腳連接,電阻R11的另一端與電阻R13的一端和三極管Q的基極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和三極管Q的發射極連接至電源E的負極,電容C3與電阻R11并聯,電阻R12的一端與電源E的正極連接,R12的另一端連接至三極管Q的集電極。1mv脈沖發生電路由電阻R1至R7及穩壓二極管D1組成,1mv 發生電路用于為開關電路輸出的1Hz方波信號限幅,其中,電阻R1和R2并聯后的一端與三極管Q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1和R2并聯后的另一端與穩壓二極管D1的負極連接,電阻R3的一固定端與穩壓二極管D1的負極連接,電阻R3的另一固定端和調節端連接后與電阻R4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分別與電阻R6和R5的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源E的負極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與R7的一端連接,R7的另一端與電源E的負極連接,穩壓二極管D1的正極連接電源E的負極;其中,電阻R7的兩端作為1mv脈沖發生電路的輸出信號端,該輸出信號端輸出信號為1mv1Hz方波。該1mv1Hz方波可用于測試心電導聯線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其中,所述心電導聯線收納格4、血壓附件收納格5和血氧附件收納格6的尺寸均為長10cm*寬5cm*高15cm,引線槽的尺寸為長30cm*寬5cm*高2cm。
其中,第一硅膠繞線柱12、第二硅膠繞線柱21和第三硅膠繞線柱28的直徑均為6cm。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當需要使用心電導聯線時,通過第一把手11打開第一蓋板8,將心電導聯線從第一出線孔10中穿出,連接至病人,并關閉第一蓋板8;當使用完心電監護儀時,將心電導聯線從第一出線孔10收回,并放入心電導聯線收納格4中。第一硅膠繞線柱12用于纏繞心電導聯線中的主線纜,各分線接頭可以懸掛方式固定于分線器懸掛器13上,分線線纜呈“S”型收納于線纜整理矩陣14上。其中,線纜整理矩陣14可以通過呈矩陣排布的圖釘或釘子組成。
測試裝置在測試某條心電導聯線的端子時,可以將該1mv1Hz方波輸出至預設的若干測試孔中。此時,將該心電導聯線的端子插入測試孔中,觀察心電監護儀是否能正常顯示方波,如果能,則可以確定該心電導聯線完好和可用;否則,可以確定該心電導聯線壞損。因此,測試裝置可以用于設備自檢,保障監護儀的待用。另外,在電源電路不通電時,該測試孔可以放置各心電導聯線的端子。
當需要使用心電監護儀中的測量血壓部件測量血壓等參數時,通過第二把手20打開第二蓋板17,將線纜從第二出線孔19中穿出,連接至病人,并關閉第二蓋板17;當使用完心電監護儀時,將線纜從第二出線孔19穿回,并收納至血壓附件收納格5中。在進行收納時,第二硅膠繞線柱21用于纏繞線纜,袖帶倉22用于存放血壓袖帶。
當需要使用心電監護儀中的測量血氧部件測量血氧等參數時,通過第三把手27打開第三蓋板24,將線纜從第三出線孔26中穿出,連接至病人,并關閉第三蓋板24;當使用完心電監護儀時,將線纜從第三出線孔26穿回,并收納至血氧附件收納格6中。在進行收納時,第三硅膠繞線柱28用于纏繞線纜,探頭懸掛器29用于懸掛血氧探頭。
該收納裝置可以采用尼龍粘接帶固定于心電監護儀的把手上,或者將該收納裝置放置于心電監護儀底部充當監護儀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