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護理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醫療設備也與時俱進地發生變化。護理床是醫院和診所常見的醫療設備,為病人在行動不便的時候提供治療、護理。傳統的護理床只提供躺臥等功能,在病人需要輸液時,醫療人員需要單獨配備輸液架,增加了醫療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造成了空間減少和凌亂。
在現有技術中,輸液桿由一系列可調節角度的杠桿組成,在病人輸液的時候,將輸液桿調整至合適的位置,以方便對病人在床板區域不同部位進行輸液。或是在病床一側的兩個床腿上分別設置支撐桿,兩個支撐桿之間設置有滑桿,滑桿上滑動設置輸液桿,輸液桿兩頭分別位于床的兩側,以實現在病床兩側各個位置進行輸液。
現有技術的缺陷在于,輸液桿要做到在各個角度都可以輸液,依然會占據較大空間,尤其是床板上方空間被輸液桿占據;且對輸液位置的調整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其能夠方便在護理床的不同位置進行輸液,且占用空間較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其包括床架、安裝于床架的床板以及輸液桿,床架包括床板框架,床板框架為矩形,護理床開設有至少兩個安裝孔,安裝孔設置于護理床的不同位置,輸液桿包括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第一桿體為筒狀且套設于第二桿體外面,第二桿體的頂端設置有掛鉤,第一桿體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裝于安裝孔內,第一桿體的另一端與第二桿體通過緊固件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床板框架設有4個安裝孔,安裝孔設置于床板框架的四個角。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安裝孔為盲孔或通孔。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安裝孔是錐形孔,安裝孔靠近床板的正面的開口大于靠近床板的背面的開口,輸液桿的一端為與安裝孔配合的錐形。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第一桿體通過緊固裝置安裝至安裝孔。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緊固裝置包括螺栓以及連接至螺栓的旋鈕,床板框架設置有與螺栓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與安裝孔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還包括設置于床板框架的滑動裝置,安裝孔設置于滑動裝置。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滑動裝置包括設置于床板框架兩側的滑軌以及與滑軌配合的滑塊,安裝孔設置于滑塊。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床架還包括床腿,床腿連接至床板框架,床腿的底端設置有腳輪。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的兩端設置有護欄。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護理床開設有至少兩個安裝孔,安裝孔設置于護理床的不同位置,當需要對病人輸液時,醫護人員可以根據病人在護理床上的位置和姿勢,將輸液桿直接插入合適位置的安裝孔,進行輸液。操作方便、快捷,輸液桿占用空間少,并且可以多個輸液桿同時工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護理床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輸液桿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床板框架、安裝孔、輸液桿以及緊固裝置的配合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護理床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安裝孔、輸液桿、緊固裝置以及床板框架的配合示意圖。
圖中: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200,床架110,床板框架112,床腿114,緊固裝置120,安裝孔116,第一安裝孔116a,第二安裝孔116b,第三安裝孔116c,第四安裝孔116d,護欄117,腳輪118,旋鈕121,螺桿122;
輸液桿130,第一桿體132,第二桿體134,掛鉤136,緊固件138;
床板150;
滑動裝置220,滑軌222,滑塊224,T形槽22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術語“水平”、“垂直”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垂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連接”、“相連”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其包括床架110、連接于床架110的床板150以及輸液桿130,輸液桿130安裝在床架110上。
床架110包括床板框架112和床腿114。護欄117緊固連接于床板框架112上方,床腿114連接于床板框架112下方。
床板框架112為長方形,床板框架112設置有四個安裝孔116,安裝孔116包括第一安裝孔116a、第二安裝孔116b、第三安裝孔116c和第四安裝孔116d。四個安裝孔116分別靠近四個角部且位于床板框架112的兩條長邊上。
應理解,安裝孔116可以至少兩個,例如兩個或四個以上。安裝孔116為通孔且貫穿床板框架1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孔116的形狀是柱狀,應理解安裝孔116的形狀可由柱狀變為上方開口大、下方開口小的錐形或者其它形狀。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孔116是通孔,應理解,在其它實施例中安裝孔116可以是盲孔。
護欄117設置于床板框架112的兩端,兩個護欄117沿床板框架112的短邊設置且垂直于床板框架112所圍成的平面。床腿114為柱狀,床腿114的一端設置有腳輪118,并且床腿114的另一端緊固安裝于床板框架112四個角部的下方。
請參閱圖1和圖2,輸液桿130包括第一桿體132、第二桿體134和掛鉤136。第一桿體132為套筒結構,第一桿體132的一端與床板框架112相連。第一桿體132套設于第二桿體134的外面。掛鉤136設置在第二桿體134的頂端。第一桿體132的另一端設置有緊固件138,通過緊固件138連接第一桿體132和第二桿體134。應理解,緊固件138可以是螺栓、螺釘、銷、鉚釘或其它類型的緊固件。輸液桿130插入安裝孔116并通過緊固裝置120實現與床架110的可拆卸連接。應理解,在其它實施例中,安裝孔116可以開設于床板150,并且輸液桿130可以與設置于床板150的安裝孔116配合。
請參閱圖1和圖3,安裝孔116與第一桿體132配合,安裝孔116的軸線垂直于床板15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床板框架112側面靠近安裝孔116的位置設置有配合孔124,配合孔124水平方向連通床板框架112的側面和安裝孔116,并且配合孔124的軸線垂直于床板框架112的長邊。
緊固裝置120包括螺桿122和旋鈕121。螺桿122的一端連接至旋鈕121,螺桿122的另一端與配合孔124配合,通過擰緊旋鈕121使輸液桿130與床板框架112緊固連接。在安裝孔116為盲孔或者錐形孔的情況下,無需使用緊固裝置120對輸液桿130進行固定即可進行輸液操作。
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的使用方法如下,需要對病人輸液時,將輸液桿130的第一桿體132插入距離輸液部位較近的安裝孔116內,并通過旋緊緊固裝置120的旋鈕121使輸液桿130固定。再松開第一桿體132靠近掛鉤136一端的緊固件138,伸縮調整第二桿體134,使得掛鉤136處于合適的高度,再旋緊緊固件138使第二桿體134相對第一桿體132固定。
本實施例提供的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開設有4個安裝孔116,醫護人員可以針對病人在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上不同的位置、姿勢選擇第一安裝孔116a、第二安裝孔116b、第三安裝孔116c和第四安裝孔116d中最適合輸液的位置設置輸液桿130,并調整合適的掛鉤136位置進行輸液。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200,其與第一實施例的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大致相同,其區別在于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200還包括滑動裝置220。
請參照圖4和圖5,滑動裝置220包括滑軌222和滑塊224。滑軌222沿床板框架112長邊的長度方向延伸,滑軌222的垂直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為T形。滑塊224上設有與滑軌222配合的T形槽226,滑塊224上設有安裝孔116。在本實施例中,安裝孔116為通孔且連通滑塊224上下兩個表面。輸液桿130通過緊固裝置120設置于安裝孔116內。滑塊224通過T形槽226可滑動地設置于滑軌222上。滑動裝置220分別設置于床板框架112的兩側。
請參照圖5,第一桿體132與安裝孔116配合。滑塊224遠離滑軌222的側面上設有配合孔124,配合孔124沿水平方向連通至安裝孔116,并且配合孔124的軸線垂直于床板框架112的側邊。緊固裝置120包括旋鈕121和螺桿122,旋鈕121安裝于螺桿122的一端,螺桿122的另一端與配合孔124配合。
本實施例中提出的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200的使用方法如下,需要對病人輸液時,將輸液桿130插入離病人較近一側的安裝孔116內,并通過擰緊旋鈕121使輸液桿130與滑塊224緊固連接,然后可通過將滑塊224在滑軌222上移動來選擇合適的輸液位置,再進行輸液。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的具有輸液桿的護理床(100和200)的不同位置設置有至少兩個安裝孔116,輸液桿130的第一桿體132與安裝孔116配合。病人需要輸液時,可將輸液桿130直接插入離病人較近的安裝孔116,然后進行輸液。因此,本實用新型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穩定,使用方便,并且可以在不同位置同時進行輸液。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