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溫針灸器。
背景技術:
溫針灸是一種把針刺和溫灸相結合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具體操作方式是將針刺入穴位后,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一段2cm左右的艾灸條插在針尾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灸條燃燒完后除去灰燼,將針取出。利用針刺穴位的刺激和艾絨或艾灸條燃燒產生的溫熱作用,將二者結合進一步加強治療的效果。這種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溫針灸,使得艾絨或艾灸條燃燒的灰燼散落到病人皮膚上,容易燙傷病人,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醫務人員需要時時關注病人,消耗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增加了工作強度。
另外,目前進針的時間和針的溫度共同作用于針灸的效果,醫務人員往往根據設定的時間進行針灸,而針灸針的溫度不容易控制和測量,在一定時間內針灸針溫度的不同對治療效果的影響較大,所以,僅靠時間來判斷針灸的效果的做法需要改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溫針灸器,有效的解決了針灸時間和針灸溫度的共同作用不可控影響治療效果的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燃燒筒,其特征在于,燃燒筒下端固定有針灸針,針灸針外側環繞有一周雙層金屬片,雙層金屬片外側金屬的膨脹系數大于內側金屬的膨脹系數,針灸針下方設有支架,支架兩側鉸接有可轉動的支撐板,構成支架高度可調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自行控制針灸的時間,并且根據針灸溫度的不同針灸的時間也會發生變化,總能達到相應的針灸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調節桿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至圖2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燃燒筒1,其特征在于,燃燒筒1下端固定有針灸針3,針灸針3外側環繞有一周雙層金屬片6,雙層金屬片6外側金屬的膨脹系數大于內側金屬的膨脹系數,針灸針3下方設有支架8,支架8兩側鉸接有可轉動的支撐板7,構成支架8高度可調的結構。
所述的燃燒筒1上端固定有筒蓋2。
所述的燃燒筒1下側固設有安裝口4,針灸針3外側固接有安裝在安裝口4上的安裝蓋5,構成安裝蓋5安裝在安裝口4上使針灸針3和燃燒筒1固定的結構。
所述的支撐板7上端經連桿9連接有螺母12,螺母12之間連接有雙頭螺桿11,構成雙頭螺桿11調節連桿9長度的結構。
所述的雙頭螺桿11上固接有固定在支架8上的調節桿10。
所述的調節桿10經固定板13固定在支架8上。
所述的固定板13上開設有長圓孔14,調節桿10中間部位設有穿過長圓孔14的細桿15,構成調節桿10中心始終在固定板13上的結構。
所述的調節桿10外部設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
將支撐板7放置在人體皮膚上,然后將針灸針3放置在支架8上,然后通過調節連桿9的長度,改變支撐板7的打開角度,從而調整支架8的高度,即調節了針灸針3進針的深度,此時針灸針3外側的雙層金屬片6頂住安裝蓋5,將燃燒筒1支撐,即可進行溫灸。
向燃燒筒1內放入艾條,點燃后蓋上筒蓋2,艾條燃燒使針灸針3溫度升高,針灸針3將熱量傳遞到雙層金屬片6上,由于雙層金屬片6內外兩側的金屬膨脹系數不同,外側的金屬受熱伸長的長度大于內側,所以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后一段時間,雙層金屬片6伸直,頂起安裝蓋5,使得針灸針3脫離人體,針灸結束。
雙層金屬片6初始狀態時處于彎曲狀態,受熱伸直將燃燒筒1頂起,帶動針灸針3脫離人體,完成針灸。
雙層金屬片6的伸直與針灸針3的溫度和持續時間有關,通過雙層金屬片6的變形情況,就可以直觀的反應出人體在針灸時的狀態,十分的清晰,比傳統的按照特定時間來結束針灸的方法簡單直接,更加的直觀和方便,且不需要人為操作,可以在雙層金屬片6上連接報警器,當達到報警溫度后發出報警,提醒醫務人員在針灸結束后即時清理,避免雙層金屬片6冷卻后彎曲刺傷人體。
艾條燃燒后的灰燼留在燃燒筒1內,不會落在外部,不存在燙傷人體的情況,同時針灸結束后也方便對灰燼進行清理。
支架8高度的調節,先調節調節桿10,使得雙頭螺桿11的長度進行調節,進而調節連桿9的長度,由于調節桿10固定在固定板13上,所以連桿9在支架8上方始終以固定板13為中心對稱,與支架8連接的支撐板7打開角度兩側相同,能夠保證支架8的水平,從而保證針灸針3豎直進入人體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自行控制針灸的時間,并且根據針灸溫度的不同針灸的時間也會發生變化,總能達到相應的針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