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動物血采集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動物血收集袋。
背景技術:
在進行動物血采集時,需要使用到動物血收集袋。現有的動物血收集袋中,通常配備有血液過濾器,這種血液過濾器的自身成本比較高,因此,也導致現有的動物血收集袋的生產成本也相應地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動物血收集袋,降低動物血收集袋的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動物血收集袋,包括袋體、血液輸入管和血液輸出管,所述的血液輸入管、血液輸出管分別與袋體固定連接且相通,所述血液輸出管的入口端插接入袋體內腔中至一定深度,所述的處于袋體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上開設若干通孔,且所述的處于袋體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外側包覆海綿體。
優選地,所述血液輸出管的入口端插接入袋體內腔中的深度為100mm。
優選地,所述的通孔均勻分布在處于袋體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上。
優選地,所述的通孔的孔徑為1mm。
優選地,所述的海綿體是孔徑為50ppi的海綿。
優選地,所述的血液輸入管與袋體之間以熱合成型方式形成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血液輸出管與袋體之間以熱合成型方式形成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血液輸入管和/或血液輸出管的內徑為8mm。
優選地,所述的血液輸入管和/或血液輸出管的壁厚為1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處于袋體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上開設若干通孔,且處于袋體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外側包覆海綿體,因此,動物血通過血液輸入管進入袋體內腔中保存,處于袋體內腔中的動物血首先經過海綿體進行過濾,過濾后的動物血再從通孔進入到血液輸出管內,并從血液輸出管輸出,通過海綿體與通孔相配合而形成過濾裝置,可以代替傳統動物血收集袋中的血液過濾器,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動物血收集袋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動物血收集袋的結構圖。
圖中部品標記名稱:1-袋體,2-血液輸入管,3-血液輸出管,4-海綿體,3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的一種動物血收集袋,包括袋體1、血液輸入管2和血液輸出管3,所述的血液輸入管2、血液輸出管3分別與袋體1固定連接且相通,并且,所述血液輸出管3的入口端插接入袋體1內腔中至一定深度,通常,所述血液輸出管3的入口端插接入袋體1內腔中的深度為100mm,即處于袋體1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3的長度為100mm。所述的處于袋體1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3上開設若干通孔31,在該處于袋體1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3外側包覆海綿體4。
上述的動物血收集袋在使用過程中,動物血通過血液輸入管2進入袋體1內腔中保存,處于袋體1內腔中的動物血首先經過海綿體4進行過濾,過濾后的動物血再從通孔31進入到血液輸出管3內,并從血液輸出管3輸出,因此,通過海綿體4與通孔31相配合,可以形成處于袋體1內腔中的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可以代替傳統動物血收集袋中的血液過濾器,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動物血收集袋的生產成本。其中,所述的海綿體4可以采用孔徑為50ppi的海綿,所述的通孔31的孔徑設計為1mm,且均勻分布在處于袋體1內腔中的血液輸出管3上;通常,所述的血液輸入管2、血液輸出管3的內徑均為8mm,其壁厚為1mm。采用這樣的結構設計,有利于提高動物血收集袋的血液過濾效率和過濾質量,并保證動物血收集袋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動物血收集袋可以采用如下工藝進行生產:
首先,在血液輸出管3上加工出若干通孔31,再在血液輸出管3外側包覆海綿體4,并使海綿體4同時包覆若干通孔31。該包覆有海綿體4的一端即作為血液輸出管3的入口端。
然后,使血液輸出管3的入口端插接入袋體1內腔中,該血液輸出管3的入口端的插接深度通常是100mm;再通過熱合成型方式使血液輸出管3與袋體1之間形成固定連接;同樣地,所述的血液輸入管2與袋體1之間也可以通過熱合成型方式而形成固定連接,以提高動物血收集袋的生產效率,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其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