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婦產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婦產科用肢體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婦產科病人在臥床期間容易出現腿部浮腫的現象,通常會讓醫護人員幫忙來回活動或把腿部墊高來實現腿部活動,減輕浮腫的現象。但是這樣操作費時費力,由于人工墊高難以掌握力度,不僅會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也給醫護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目前也有部分設備用來幫助婦產科病人將腿部墊高,但是其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從而導致市場價格較高,難以滿足大部分普通用戶的實際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婦產科用肢體支撐裝置結構復雜,市場價格較高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婦產科用肢體支撐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市場價格較低,能人工調整支撐托架的角度,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婦產科用肢體支撐裝置,包括底座,底座左右兩端豎直固定安裝有限位桿,限位桿上滑動套接調節筒,調節筒頂端固定連接頂座;所述的限位桿上設置有限位孔,所述的調節筒上設置有與限位孔相配套的限位銷;所述的底座和頂座之間可拆卸安裝帶有兩個帶鋸齒形狀的調節柱,每個調節柱上套裝有滑套,滑套上設置有與鋸齒形狀相配套的卡位銷;所述的調節柱頂端鉸接支撐托架,支撐托架上鉸接支撐桿一端,支撐桿另一端鉸接滑套。調節筒可在限位桿上下滑動,通過限位孔和限位銷的相互配合,實現調節筒在限位桿上固定,從而實現用戶根據實際情況調節該裝置高度的目的;通過滑套上的卡位銷從而調整滑套在調節柱上位置,滑套帶動支撐桿一端上下運動,支撐桿另一端帶動支撐托架轉動,實現對支撐托架角度的調節,滿足不同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調節柱可拆卸安裝在底座和頂座上,方便根據實際情況更換調節柱,滿足不同高度的需求,從而滿足不同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
優選的,所述的支撐托架呈半橢圓形,支撐托架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面料基層、保溫層和防水層。半橢圓形與人的腿部形狀相符合,提高用戶的舒適度;面料基層為滌綸低彈絲;保溫層為燙銀層,能夠有效地防止熱力傳導和對流,使熱量能夠在面料基層和保溫層之間反射,減少人體熱能的散發;防水層為聚丙烯酸酯涂層。
優選的,所述的底座和頂座由型材管拼接組成,極大的降低了該裝置的重量,方便移動該產品,并且結構穩固。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設置相互配套的限位桿和調節筒,通過設置于限位桿和調節柱上的限位孔和限位銷相互配合達到調整該裝置高度的目的,滿足不同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
(2)本實用新型通過滑套上的卡位銷和調整柱上的鋸齒形狀相互配合,支撐托架由支撐桿帶動旋轉,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支撐托架的角度,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戶的舒適度;
(3)本實用新型設置的調整柱可拆卸安裝于頂座和底座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更換調整柱,滿足不同高度的實際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底座、限位桿、調節筒和頂座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調節柱、支撐桿和支撐托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托架的切面圖。
圖中符號說明:1、底座;2、限位桿;21、限位孔;3、調節筒;31、限位銷;4、頂座;5、調節柱;6、滑套;61、卡位銷;7、支撐托架;8、支撐桿;9、面料基層;10、保溫層;11、防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婦產科用肢體支撐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左右兩端豎直固定安裝有限位桿2,限位桿2上滑動套接調節筒3,調節筒3頂端固定連接頂座4;所述的限位桿2上設置有限位孔21,所述的調節筒3上設置有與限位孔21相配套的限位銷31;所述的底座1和頂座4之間可拆卸安裝帶有兩個帶鋸齒形狀的調節柱5,每個調節柱5上套裝有滑套6,滑套6上設置有與鋸齒形狀相配套的卡位銷61;所述的調節柱5頂端鉸接支撐托架7一端,支撐托架7上鉸接支撐桿8,支撐桿8另一端鉸接滑套6。支撐托架7呈半橢圓形,支撐托架7從下到上依次設置有面料基層9、保溫層10和防水層11。底座1和頂座4由型材管拼接組成。
具體使用方法:將婦產科病人的肢體放置在支撐托架7上,可將婦產科病人的肢體抬起,通過調整卡位銷61在調節柱5上的位置即可調整支撐托架7的角度;如若該裝置高度不符合實際,更換一個調節柱5,并通過調節筒3上的限位銷31限制調節筒3的位置,達到調整高度的目的。
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