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麻醉穿刺針。
背景技術:
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絕大多數需要進行術前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使用的工具是硬膜外穿刺針,硬膜外穿刺針的優劣對麻醉穿刺技術有很大的影響。首先,麻醉穿刺注射時間較長,病人需要忍受較大的痛苦;其次病人在行麻醉穿刺時因切割的組織和血凝塊阻塞穿刺針容易導致損傷神經根,從而引起神經損傷;另外,麻醉后的并發癥或后遺癥發生率也較高,而且在麻醉過程中不能很好的觀察麻醉藥品的使用進度,且傳統針頭的斜切面容易造成患者的更大程度上的損傷,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麻醉穿刺針,用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麻醉穿刺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麻醉穿刺針,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內設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下端通過擋板封閉,所述擋板的中部設有穿孔,所述中空槽內設有可上下移動的針柄,所述針柄的上端設有推柄,所述針柄內設有導管,所述針柄的下端設有針體,所述針體與導管連通,所述針體遠離針柄的一端為弧形針面,所述針體和導管內貫穿有麻醉導針管,所述推柄的上端設有喇叭導向口,所述麻醉導針管的上端貫穿推柄并與喇叭導向口連通,所述麻醉導針管的下端設有導向舌,所述針柄靠近推柄的側壁上設有外管接口,所述推柄的一側設有標尺,所述標尺上設有刻度線,所述外套管的側壁上設有三角指針。
優選地,所述外套管和擋板為一體成型。
優選地,所述外套管的側壁上設有防滑紋。
優選地,所述外管接口的外側設有保護蓋。
本實用新型中,穿刺針未使用時,弧形面針頭位于擋板穿孔口位置,三角指針在刻度線上為初始狀態,外接套管與針柄借助滑塊與滑軌配合聯接,實現推動針體時不發生偏轉,滿足穿刺針操作安全可靠;借助標尺觀察預設穿刺的深度,防止穿刺位置偏差;弧形針面更便于針頭穿刺,且不容易對患者照成更大的傷害,通過喇叭導向口推進導向針,實現定位麻醉。本實用新型通過標尺的方便觀察和弧形面的針體,結構緊湊,使用更為方便,且安全可靠,具有較大市場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麻醉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麻醉穿刺針的A處細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麻醉穿刺針的B處細節圖。
圖中:1 外套管、2 中空槽、3 針柄、4 針體、5 推柄、6 外管接口、7 標尺、8 三角指針、9 導管、10 擋板、11 導向舌、12 喇叭導向口、13 麻醉導針管、14 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麻醉穿刺針,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1內設有中空槽2,中空槽2的下端通過擋板10封閉,擋板10的中部設有穿孔,中空槽2內設有 可上下移動的針柄3,針柄3的上端設有推柄5,針柄3內設有導管9,針柄3的下端設有針體4,針體4與導管9連通,針體4遠離針柄3的一端為弧形針面,有效減輕患者的在穿針過程中的痛苦,針體4和導管9內貫穿有麻醉導針管13,推柄5的上端設有喇叭導向口12,麻醉導針管13的上端貫穿推柄5并與喇叭導向口12連通,麻醉導針管13的下端設有導向舌11,有效定位麻醉的位置,針柄3靠近推柄5的側壁上設有外管接口6,推柄5的一側設有標尺7,標尺7上設有刻度線14,外套管1的側壁上設有三角指針8,便于觀察穿刺針刺進的深度。
本實用新型中,外套管1和擋板10為一體成型,外套管1的側壁上設有防滑紋,防止在使用過程中滑落,外管接口6的外側設有保護蓋,防止細菌進入。
本實用新型中,穿刺針未使用時,弧形面針頭位于擋板10穿孔口位置,三角指針8在刻度線14上為初始狀態,外接套管1與針柄3借助滑塊與滑軌配合聯接,實現推動針體4時不發生偏轉,滿足穿刺針操作安全可靠;借助標尺7觀察預設穿刺的深度,防止穿刺位置偏差;弧形針面更便于針頭穿刺,且不容易對患者照成更大的傷害,通過喇叭導向口12推進導向針,實現定位麻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