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廚房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消毒柜。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衛生的關注與要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對餐具如碗、筷子、碟子等的衛生顯得尤其關注,因此一種不僅價格實惠,而且能對各式餐具消毒作用明顯,還能儲存餐具的消毒柜受到人們的喜愛,使其大量涌入酒店,而現有的酒店消毒柜的消毒室之間通過隔層或隔板隔開,因此每層的熱量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使每個隔層的熱量加熱均勻的消毒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消毒柜,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內設有消毒室以及設置在消毒室上端的安裝室,所述消毒室內設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的頂端伸入安裝室內與設置在安裝室內的溫控裝置連接,所述柜體前端設有與溫控裝置連接的控制面板。
所述加熱裝置為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包括兩個豎直設置在所述消毒室內的后壁上且相互平行的加熱管一,所述兩個加熱管一的下端豎直向下延伸至消毒室底部并向前彎折后相向延伸并經過連續彎折后連接為一體。
所述加熱管包括自內向外依次排布的絕緣管、電阻層、保護層;所述電阻層包括螺旋結構的第一電阻絲和第二電阻絲;所述第一電阻絲和所述第二電阻絲沿軸向交錯排布,且所述第一電阻絲的一端與電源正極相連,另一端為開路;所述第二電阻絲的一端與電源負極相連,另一端為開路。
所述消毒室兩側的內側壁上設有一對以上相互平行的支撐件,所述兩個支撐件之間設有隔板。
所述隔板上設有通孔。
所述柜體前端設有左門體和右門體,所述左門體和所述右門體分別可樞轉地設在所述柜體上用以打開和關閉所述消毒室。
所述左門體和右門體與所述柜體接觸的表面上設有隔離棉圈。
柜體底部設有萬向輪或支柱。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工作指示燈、對應工作指示燈的啟動開關以及溫控儀。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加熱管的設計能夠有效地使隔層的熱量加熱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加熱管的透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加熱管的剖視圖。
圖中:1-柜體;2-消毒室;3-安裝室;4-加熱裝置;5-溫控裝置;6-控制面板;7-加熱管一;8-支撐件;9-隔板;11-左門體;12-右門體;13-隔離棉圈; 14-支柱;15-工作指示燈;16-啟動開關;17-溫控儀;18-絕緣管;19-電阻層; 20-保護層;21-第一電阻絲;22-第二電阻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一種消毒柜,包括柜體1,所述柜體1內設有消毒室2以及設置在消毒室2 上端的安裝室3,所述消毒室2內設有加熱裝置4,所述加熱裝置4的頂端伸入安裝室3內與設置在安裝室3內的溫控裝置5連接,所述柜體1前端設有與溫控裝置5連接的控制面板6。溫控裝置5內還設有用于檢測消毒室內的溫度,并能夠控制加熱裝置的加熱幅度,而控制面板將溫控裝置5檢測的溫度顯示并能夠手動設置消毒室內的溫度,控制面板將設置的溫度信息傳遞給控制溫控裝置5 用來控制加熱裝置的加熱幅度。
所述加熱裝置4為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包括兩個豎直設置在所述消毒室2 內的后壁上且相互平行的加熱管一7,所述兩個加熱管一7的下端豎直向下延伸至消毒室2底部并向前彎折后相向延伸并經過連續彎折后連接為一體。加熱管的設置,使得消毒室內加熱變得更加均勻。
所述加熱管包括自內向外依次排布的絕緣管18、電阻層19、保護層20;所述電阻層19包括螺旋結構的第一電阻絲21和第二電阻絲22;所述第一電阻絲 21和所述第二電阻絲22沿軸向交錯排布,且所述第一電阻絲21的一端與電源正極相連,另一端為開路;所述第二電阻絲22的一端與電源負極相連,另一端為開路。
所述消毒室2兩側的內側壁上設有一對以上相互平行的支撐件8,所述兩個支撐件8之間設有隔板9。
所述隔板9上設有通孔。通孔用來透氣以及熱量的傳遞。
所述柜體前端設有左門體11和右門體12,所述左門體11和所述右門體12 分別可樞轉地設在所述柜體1上用以打開和關閉所述消毒室2。采用左右門體使得容量大,可以容納更多的餐具。
所述左門體11和右門體12與所述柜體1接觸的表面上設有隔離棉圈13。一般的消毒柜用橡膠圈,但是橡膠圈易老化,而隔離棉卻不易老化,且能夠耐高溫,同時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柜體1底部設有萬向輪或支柱14。
所述控制面板6包括工作指示燈15、對應工作指示燈15的啟動開關16以及溫控儀17。通過啟動開關16控制啟動消毒柜工作,工作指示燈15設有兩個分別為綠色的工作指示燈15和紅色的工作指示燈15,當消毒柜能夠正常工作時綠色的工作指示燈15亮起,當消毒柜不能正常工作時紅色的工作指示燈15亮起,而溫控裝置測量消毒室內的溫度并顯示在溫控儀上,溫控儀上還能設定消毒室內的溫度,從而使溫控裝置控制加熱裝置的加熱。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