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輔助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胸部放療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在胸部腫瘤的傳統放射治療中,為了避免雙側上臂在照射野之內,常常要求病人上舉胳膊,并交叉抱頭,然后對患者胸部進行放射治療,患者的上肢容易發生移動并暴露于照射野內,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本實用新型因此而來。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胸部放療定位裝置,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胸部放療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和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長度方向依次設有上肢定位部、胸部定位部和下肢定位部,所述上肢定位部上設有兩個沿所述定位板長度方向布置的手臂放置槽,所述手臂放置槽遠離所述胸部定位部的一端設有手部握桿,所述手部握桿豎直設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胸部定位部上可拆卸設有放療定位膜。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肢定位部設有腿部擱置塊,所述腿部擱置塊呈等邊三角形狀且底邊與所述定位板寬度方向的側邊相互平行。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腿部擱置塊的腰上設有第一緩沖墊層。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手臂放置槽內設有第二緩沖墊層。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緩沖墊層、第二緩沖墊層采用海綿制成。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手臂放置槽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固定綁帶。
在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座長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設有手指扣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定位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時患者躺在定位板上,患者將手臂放置在手臂放置槽內、手握手部握桿,將放療定位膜固定在胸部定位部,可避免患者上肢暴露在放射野內,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胸部放療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底座;
2、定位板;2-1、上肢定位部;2-2、胸部定位部;2-3、下肢定位部;
3、手臂放置槽;
4、放療定位膜;
5、手部握桿;
6、第二緩沖層;
7、固定綁帶;
8、腿部擱置塊;
9、第一緩沖層;
10、手指扣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參見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提供一種胸部放療定位裝置,包括底座1和設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板2,定位板2沿長度方向依次設有上肢定位部2-1、胸部定位部2-2和下肢定位部2-3,上肢定位部2-1上設有兩個沿定位板2長度方向布置的手臂放置槽3,手臂放置槽3遠離胸部定位部2-2的一端設有手部握桿5,手部握桿5豎直設置在定位板2上,胸部定位部2-2上可拆卸設有放療定位膜4。
下肢定位部2-3設有腿部擱置塊8,該腿部擱置塊8呈等邊三角形狀且底邊與定位板2寬度方向的側邊相互平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可將兩腿擱置在腿部擱置塊8的腰上。
為了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提高腿部擱置塊8的舒適性,在腿部擱置塊8的腰上設有第一緩沖墊層9,優選的,第一緩沖墊層9采用海綿制成。
為了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提高手臂放置槽3的舒適性,在手臂擱置槽3內設有第二緩沖層6,優選的,第二緩沖墊層6采用海綿制成。
本例中,在手臂放置槽3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固定綁帶7,以便于將患者手臂固定在手臂放置槽3內,進一步減少手臂移動。
為了方便移動該定位裝置,在底座1長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設有手指扣槽10。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