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調節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超聲科檢查裝置結構單一,醫護人員給患者檢查時,醫護人員需要移至患者所需檢查的部位,再使用檢查裝置給患者進行檢查,當患者身體部位需要多處檢查時,此時,醫護人員需要不停的移動位置,以此對患者多處檢查的部位進行檢查,無形中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耽誤了下一位患者待檢查的時間,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來解決目前傳統的超聲科檢查裝置,結構簡單,功能單一,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影響了其他患者待檢查進度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床體、滑軌、滑塊、框架、轉動板、第一電機、旋轉軸、第二電機、絲杠、第一綁帶、第二綁帶、超聲檢測設備,所述的滑軌位于床體頂部前后兩端,所述的滑軌與床體螺紋相連,所述的滑塊位于滑軌頂部,所述的滑塊與滑軌滑動相連,所述的框架位于滑塊頂部,所述的框架與滑塊螺紋相連,所述的轉動板位于框架內部,所述的轉動板與框架活動相連,所述的第一電機位于框架左側前端,所述的第一電機與框架螺紋相連,所述的旋轉軸位于第一電機右側,所述的旋轉軸與第一電機緊配相連,且所述的旋轉軸貫穿框架,所述的旋轉軸與框架轉動相連,所述的旋轉軸貫穿轉動板,所述的旋轉軸與轉動板緊配相連,所述的第二電機位于床體右側前后兩端,所述的第二電機與床體螺紋相連,所述的絲杠位于第二電機左側,所述的絲杠與第二電機緊配相連,且所述的絲杠貫穿滑塊,所述的絲杠與滑塊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綁帶位于轉動板頂部左側前后兩端,所述的第一綁帶兩端與轉動板鉚釘相連,所述的第二綁帶位于轉動板頂部右側前后兩端,所述的第二綁帶兩端與轉動板鉚釘相連,所述的超聲檢測設備位于床體前端左側。
進一步,所述的轉動板頂部左側前后端還設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與轉動板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定位板內側還設有保護墊,所述的保護墊與定位板膠水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外壁還貫穿有日字扣,所述的日字扣分別與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活動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床體右側下端還設有變壓器,所述的變壓器與床體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變壓器右側還設有插頭,所述的插頭與變壓器電線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床體前端左側還設有第一開關,所述的第一開關與床體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床體前端左側還設有第二開關,所述的第二開關與床體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床體前端左側還設有第三開關,所述的第三開關與床體螺紋相連。
進一步,所述的床體前端左側還設有第四開關,所述的第四開關與床體螺紋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使用時,首先醫護人員將患者已平躺的姿勢移至轉動板上,在患者移至轉動板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將患者雙臂分別套入第一綁帶內,直至第一綁帶處于患者的手肘部位,同步,醫護人員將患者的雙腿分別套入第二綁帶內,直至第二綁帶處于患者的膝蓋部位,根據患者雙臂以及雙腿粗細的不同,醫護人員再使用日字扣對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長度進行縮短調節,通過對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長度的縮短,使得患者四肢被固定在轉動板上,同時,在定位板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的頭部被有效的定位,防止患者頭部左右搖晃,通過以上方式,最終使得患者與轉動板連為一體,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當醫護人員需要檢查患者的下半身時,醫護人員先站在超聲檢測設備的右側,醫護人員再用手按住第一開關,通過第一開關,使得第二電機開始工作,第二電機驅動絲杠做順時針旋轉運動,在絲杠和滑塊螺紋傳動的作用下,使得滑塊帶動框架聯動轉動板連同患者沿著滑軌的方向做由右向左移動,當患者的下半身移至醫護人員的身邊后,醫護人員手放第一開關,停止第二電機的工作,醫護人員再使用超聲檢測設備給患者的下半身進行檢查即可,同理,當醫護人員需要檢查患者的上半身時,醫護人員用手按住第二開關,通過第二開關,使得第二電機開始工作,第二電機驅動絲杠做逆時針旋轉運動,在絲杠和滑塊螺紋傳動的作用下,使得滑塊帶動框架聯動轉動板連同患者沿著滑軌的方向做由左向右移動,當患者的上半身移至醫護人員的身邊后,醫護人員手放第二開關,停止第二電機的工作,醫護人員再使用超聲檢測設備給患者上半身進行檢查即可,因超聲檢測設備處于床體的一側,故患者的一側與醫護人員相接近,而患者另一側距離醫護人員較遠,不便于醫護人員檢查患者的另一側,當醫護人員需要檢查患者的另一側時,醫護人員用手按住第三開關,通過第三開關,開啟第一電機,所述的第一電機為伺服步進電機,具有自鎖功能,第一電機驅動旋轉軸聯動轉動板連同患者做順時針旋轉運動,即患者朝著醫護人員的方向旋轉,當患者旋轉的角度達到醫護人員的需求后,醫護人員再手放第三開關,停止第一電機的工作,在第一電機自鎖功能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當前旋轉后的角度被固定,醫護人員再使用超聲檢測設備給患者的另一側進行檢查即可,檢查完畢后,醫護人員再用手按住第四開關,通過第四開關,開啟第一電機,第一電機驅動旋轉軸聯動轉動板連同患者做逆時針旋轉運動,即患者朝著醫護人員的反方向旋轉,當患者旋轉的角度達到醫護人員的需求后,即轉動板連同患者復位后,醫護人員再手放第四開關,停止第一電機的工作即可,該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結構巧妙,功能強大,操作簡單,通過使用該裝置,使得患者所需檢查的部位移至醫護人員的身邊,便于醫護人員對患者檢查的工作,有效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其他患者待檢查的進度,同時,插頭是為了連接外界電源,便于外界電源給該裝置進行供電,變壓器是為了確保該裝置電壓的穩定性,保護墊是為了讓患者頭部與定位板實行軟接觸,對患者起到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的局部主視圖;
圖2是框架和轉動板的俯視剖視圖;
圖3是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的局部左視圖;
圖4是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的局部右視圖。
床體1、滑軌2、滑塊3、框架4、轉動板5、第一電機6、旋轉軸7、第二電機8、絲杠9、第一綁帶10、第二綁帶11、超聲檢測設備12、日字扣101、變壓器102、插頭103、第一開關104、第二開關105、第三開關106、第四開關107、定位板501、保護墊502。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包括床體1、滑軌2、滑塊3、框架4、轉動板5、第一電機6、旋轉軸7、第二電機8、絲杠9、第一綁帶10、第二綁帶11、超聲檢測設備12,所述的滑軌2位于床體1頂部前后兩端,所述的滑軌2與床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滑塊3位于滑軌2頂部,所述的滑塊3與滑軌2滑動相連,所述的框架4位于滑塊3頂部,所述的框架4與滑塊3螺紋相連,所述的轉動板5位于框架4內部,所述的轉動板5與框架4活動相連,所述的第一電機6位于框架4左側前端,所述的第一電機6與框架4螺紋相連,所述的旋轉軸7位于第一電機6右側,所述的旋轉軸7與第一電機6緊配相連,且所述的旋轉軸7貫穿框架4,所述的旋轉軸7與框架4轉動相連,所述的旋轉軸7貫穿轉動板5,所述的旋轉軸7與轉動5板緊配相連,所述的第二電機8位于床體1右側前后兩端,所述的第二電機8與床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絲杠9位于第二電機8左側,所述的絲杠9與第二電機8緊配相連,且所述的絲杠9貫穿滑塊3,所述的絲杠9與滑塊3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綁帶10位于轉動板5頂部左側前后兩端,所述的第一綁帶10兩端與轉動板5鉚釘相連,所述的第二綁帶11位于轉動板5頂部右側前后兩端,所述的第二綁帶11兩端與轉動板5鉚釘相連,所述的超聲檢測設備12位于床體1前端左側,所述的轉動板5頂部左側前后端還設有定位板501,所述的定位板501與轉動板5螺紋相連,所述的定位板501內側還設有保護墊502,所述的保護墊502與定位板501膠水相連,所述的第一綁帶10和第二綁帶11外壁還貫穿有日字扣101,所述的日字扣101分別與第一綁帶10和第二綁帶11活動相連,所述的床體1右側下端還設有變壓器102,所述的變壓器102與床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變壓器102右側還設有插頭103,所述的插頭103與變壓器102電線相連,所述的床體1前端左側還設有第一開關104,所述的第一開關104與床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床體1前端左側還設有第二開關105,所述的第二開關105與床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床體1前端左側還設有第三開關106,所述的第三開關105與床體1螺紋相連,所述的床體1前端左側還設有第四開關107,所述的第四開關107與床體1螺紋相連。
該超聲科檢查用患者肢體多角度調節裝置,使用時,首先醫護人員將患者已平躺的姿勢移至轉動板5上,在患者移至轉動板5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將患者雙臂分別套入第一綁帶10內,直至第一綁帶10處于患者的手肘部位,同步,醫護人員將患者的雙腿分別套入第二綁帶11內,直至第二綁帶11處于患者的膝蓋部位,根據患者雙臂以及雙腿粗細的不同,醫護人員再使用日字扣101對第一綁帶10和第二綁帶11長度進行縮短調節,通過對第一綁帶10和第二綁帶11長度的縮短,使得患者四肢被固定在轉動板5上,同時,在定位板501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的頭部被有效的定位,防止患者頭部左右搖晃,通過以上方式,最終使得患者與轉動板5連為一體,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當醫護人員需要檢查患者的下半身時,醫護人員先站在超聲檢測設備12的右側,醫護人員再用手按住第一開關104,通過第一開關104,使得第二電機8開始工作,第二電機8驅動絲杠9做順時針旋轉運動,在絲杠9和滑塊3螺紋傳動的作用下,使得滑塊3帶動框架4聯動轉動板5連同患者沿著滑軌2的方向做由右向左移動,當患者的下半身移至醫護人員的身邊后,醫護人員手放第一開關104,停止第二電機8的工作,醫護人員再使用超聲檢測設備12給患者的下半身進行檢查即可,同理,當醫護人員需要檢查患者的上半身時,醫護人員用手按住第二開關105,通過第二開關105,使得第二電機8開始工作,第二電機8驅動絲杠9做逆時針旋轉運動,在絲杠9和滑塊3螺紋傳動的作用下,使得滑塊3帶動框架4聯動轉動板5連同患者沿著滑軌2的方向做由左向右移動,當患者的上半身移至醫護人員的身邊后,醫護人員手放第二開關105,停止第二電機8的工作,醫護人員再使用超聲檢測設備給患者上半身進行檢查即可,因超聲檢測設備12處于床體1的一側,故患者的一側與醫護人員相接近,而患者另一側距離醫護人員較遠,不便于醫護人員檢查患者的另一側,當醫護人員需要檢查患者的另一側時,醫護人員用手按住第三開關106,通過第三開關106,開啟第一電機6,所述的第一電機6為伺服步進電機,具有自鎖功能,第一電機6驅動旋轉軸7聯動轉動板5連同患者做順時針旋轉運動,即患者朝著醫護人員的方向旋轉,當患者旋轉的角度達到醫護人員的需求后,醫護人員再手放第三開關106,停止第一電機6的工作,在第一電機6自鎖功能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當前旋轉后的角度被固定,醫護人員再使用超聲檢測設備12給患者的另一側進行檢查即可,檢查完畢后,醫護人員再用手按住第四開關107,通過第四開關107,開啟第一電機6,第一電機6驅動旋轉軸7聯動轉動板5連同患者做逆時針旋轉運動,即患者朝著醫護人員的反方向旋轉,當患者旋轉的角度達到醫護人員的需求后,即轉動板連同患者復位后,醫護人員再手放第四開關107,停止第一電機6的工作即可,同時,插頭103是為了連接外界電源,便于外界電源給該裝置進行供電,變壓器102是為了確保該裝置電壓的穩定性,保護墊502是為了讓患者頭部與定位板501實行軟接觸,對患者起到保護作用。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