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健康養生保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置式超聲波拔罐。
背景技術:
通常,拔罐療法主要是以罐為工具,通過燃燒、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體吸附于體表特定部位(患處、穴位),形成淤血現象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等的一種物理療法。根據排除氣體的方法分類,一般情況下有火罐、氣罐等。目前拔罐療法主要應用在肺癆、風濕、腰肌勞損等疾病方面,具有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等功效。近些年,拔罐療法逐漸成為健康養生的重要技術,采用物理法調理身體、增強體質等,是當前人們信賴的重要方式,但是單純拔罐調理方法還不能達到最佳效果。同樣具有物理療法的超聲技術在醫學理療方面也得到一定發展,超聲波具有溫熱效應和機械效應及超強的穿透能力,可根據不同頻率、功率、發射方式等進行不同類型疾病理療,無創安全,效果顯著,有醫學專家認為超聲波療法可以與針灸、艾灸穴位刺激等中醫灸法相媲美。然而,超聲波在實際理療過程中往往是替代中醫灸法的,而沒有很好的和中醫灸法治療相結合,如拔罐療法等,此外,結合外用藥物進行輔助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總體來說,外用藥液能發揮快速藥效,但也易流動不集中;拔罐能夠自吸在身體經絡處,并形成罐體和皮膚之間形成空腔,可聚集流動藥液或乳狀藥膏;超聲波具有較強滲透力,但不同介質能量反射損耗嚴重,需要結合耦合劑使用效果更佳。如何將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實施綜合療法,可進一步提高中醫針灸物理療效,同時綜合創新技術應用,對于提高針灸法綜合理療方法,促進健康養生理念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置式超聲波拔罐,可同時實現拔罐去濕、藥液導入、舒經活血等功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置式超聲波拔罐,包括罐體,還包括罐體軸、抽氣閥、超聲波軸、輸液孔,所述罐體下端開口,上端中間位置開設有螺紋孔;罐體軸外壁設有螺紋,罐體軸穿過螺紋孔并與罐體螺紋連接,罐體軸下端連接有抽氣閥,罐體軸內套設有超聲波軸;超聲波軸的長度大于罐體軸的長度,超聲波軸下端連接有超聲波換能器,超聲波軸的頂部設有電線接入口,通過電線接入口與超聲波發生器連接;罐體下部設有輸液孔,輸液孔設有逆向止回閥,輸液孔孔口周圍密封。
具體地,所述超聲波軸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卡槽,卡槽內緊密套設有密封圈,超聲波軸外壁通過密封圈與罐體軸內壁密封連接。
具體地,所述超聲波軸在罐體軸內上下移動。
具體地,所述罐體軸與抽氣閥螺紋連接。
具體地,所述抽氣閥下端成喇叭狀開口,抽氣閥與罐體內壁之間保持密封。
具體地,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由厚度方向極化的鋯鈦酸鉛PZT-5壓電材料制成,超聲波換能器功率與超聲波發生器匹配,超聲波換能器采用間歇運轉方式。
具體地,所述罐體采用環保、高強度、透明的樹脂材料或玻璃材料制成。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該裝置具有拔罐、藥液導入、超聲波按摩等多項功能,可多功能同時使用,也可單一功能使用;
2、可在身體拔罐的同時,利用輸液孔將藥液或者藥膏注入罐體空腔內,并緊緊吸在身體上,收住導入藥液,使之始終集中在身體經絡周圍;
3、藥液或者藥膏的耦合劑作用,利用高頻超聲波將藥液或者藥膏精準導入身體經絡部位,提高藥液或者藥膏的導入效果;
4、該裝置對導入藥液具有一定的加熱作用,不會使得身體受涼,提高藥效;
5、該裝置也可配合減肥藥膏,利用拔罐效應和超聲波導入進行溶脂、吸脂減肥等,減肥效果更為顯著。
6、該裝置原理簡單,結構緊湊,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拔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罐體,2、罐體軸,3、抽氣閥,4、超聲波軸,5、密封圈,6、超聲波換能器,7、輸液孔,8、逆向止回閥,9、電線接入口,10、藥,11、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所示,一種內置式超聲波拔罐,包括罐體1,還包括罐體軸2、抽氣閥3、超聲波軸4、輸液孔7,罐體1為鐘形,罐體1下端開口,上端中間位置開設有螺紋孔11,罐體軸2外壁設有螺紋,罐體軸2穿過螺紋孔11并與罐體1螺紋連接,罐體軸2下端連接有抽氣閥3,罐體軸2與抽氣閥3螺紋連接,抽氣閥3下端成喇叭狀開口,抽氣閥3與罐體1內壁之間保持密封。罐體軸2內套設有超聲波軸4,超聲波軸4在罐體軸2內上下移動,超聲波軸4的長度大于罐體軸2的長度,超聲波軸4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卡槽,卡槽內緊密套設有密封圈5,超聲波軸4外壁通過密封圈5與罐體軸2內壁密封連接,超聲波軸4下端連接有超聲波換能器6,超聲波軸4的頂部設有電線接入口9,通過電線接入口9與超聲波發生器連接,罐體1下部設有輸液孔7,輸液孔7設有逆向止回閥8,輸液孔7孔口周圍密封。
超聲波換能器6由厚度方向極化的鋯鈦酸鉛PZT-5壓電材料制成,超聲波換能器6功率與超聲波發生器匹配,超聲波換能器6采用間歇運轉方式,防止壓電材料持續高溫變形。
罐體1采用環保、高強度、透明的樹脂材料或玻璃材料制成,便于觀察罐體1內藥液存量,罐體1下端口設計平滑。
罐體軸2上端為T字形狀,便于手動旋轉來提升抽氣閥3位置,使得罐體1內產生負壓,形成空腔,罐體1可緊緊吸附在身體上。空腔內可裝藥10,藥液或藥膏均可,抽氣閥3采用環保可塑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微變形特性,在提升過程中與罐體1內壁保持密封。
超聲波軸4上端較中部位置略粗,便于輕壓超聲波軸4上下移動。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首先將罐體軸2位置旋轉至靠近罐體1下端口位置;然后,將裝置放至身體某一經絡位置處,輕壓裝置然后旋轉罐體軸2提升抽氣閥3,使得罐體1內腔產生負壓,罐體1緊緊吸附在身體上,再輕壓超聲波軸4,使之輕觸皮膚即可;其次,通過輸液孔7將藥液或藥膏送至罐體1與皮膚之間形成的空腔內,充滿為宜,通過電線接入口9連接外部超聲波發生器,裝置開啟后進行拔罐和藥液導入,大約10-15分鐘后停止超聲波發生器電源;最后,逆向旋轉罐體軸2,取下裝置,至此完成一次拔罐操作。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得知在本發明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發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發明未詳細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