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豬痢疾的藥劑,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豬黃白痢疾的中西藥制劑。
背景技術:
:豬痢疾是豬的一類腸道常見病,其特征為大腸粘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癥進而發展為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在臨床上表現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本病的原發性病原體為豬痢疾密螺旋體,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傳染源,其帶菌率高,帶菌時間可長達70天以上,頭孢噻呋鈉作為治療豬痢疾的一種藥物,經常被用作治療豬痢疾使用,但隨著頭孢噻呋鈉使用頻繁和大劑量使用,使得頭孢噻呋鈉作用效力減小,甚至產生耐藥性,影響了治療效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豬黃白痢疾的中西藥制劑。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豬黃白痢疾的中西藥制劑,該制劑以特制豬血清為溶劑,每10ml特制豬血清中溶解0.15-1.2g頭孢噻呋鈉得到,具體制作時,選取3月齡大健康無病害的公豬,連續4-5天僅飼喂青貯相思藤,然后斷糧7天,斷糧期間,每天僅飼飲板藍根水煮劑,斷糧期結束后,剖殺放血,分離血清,按比例溶解頭孢噻呋鈉,經無菌檢測及生物學安全檢測后,得到治療豬黃白痢疾的中西藥制劑按每5ml/每支分裝入容器中,4℃保存。其中,板藍根水煮劑由板藍根與水按1:100-150的重量比混合后,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50-55分鐘得到;其中,青貯相思藤制作時,在花期,割取相思藤莖葉,浸漬于保鮮護色液中,并灌入真空度為200-220mm/Hg的罐內,貯存3個月以上得到;所述保鮮護色液由富碘鹵水用陰離子交換膜和BPM-Ⅰ型雙極膜組成的兩隔室雙極膜電滲析處理后得到,電滲析電壓為22-26V,物料流量為8-9L/h。所述每g特制豬血清中含膽酸1.3-1.6mg,蛋白多糖5-5.5mg、表告依春2.6-3mg、β-谷甾醇1-1.5mg、角蛋白12-15mg、酪氨酸4.8-5mg。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特制豬血清與頭孢噻呋鈉協同使用作為注射劑治療豬黃白痢疾,能夠有效抑殺豬痢疾密螺旋體,滅殺豬體內大腸桿菌、沙氏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且可清除腸胃濕熱,排除體內濕毒,對治療豬黃白痢有較好的療效,且無毒副作用,療程短,用量少,治愈率較高,痊愈率可達到99.2%,治愈率可達到100%,并可預防再次感染;其中,特制豬血清中的有效成分與頭孢噻呋鈉配合,能有效解決細菌對頭孢噻呋鈉產生耐藥性的問題,并同時提高了頭孢噻呋鈉作用和藥效;其中,將相思藤莖葉,浸漬于由富碘鹵水制作得到的保鮮護色液中,能夠有效延長相思藤莖葉貯存時間,貯存期可達12個月,貯存期間,相思藤莖葉呈現出較為鮮綠的色澤和鮮嫩的口感;公豬經連續飼喂4-5天的相思藤莖葉能有效將血液和腸道內毒素排出,以提高飼喂板藍根水煮劑期間對板藍根中有效成分的吸收,進而提高特制豬血清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治療豬黃白痢疾的中西藥制劑,該制劑以特制豬血清為溶劑,每10ml特制豬血清中溶解1g頭孢噻呋鈉得到,具體制作時,選取3月齡大健康無病害的公豬,連續5天僅飼喂青貯相思藤,然后斷糧7天,斷糧期間,每天僅飼飲板藍根水煮劑,斷糧期結束后,剖殺放血,分離血清,按比例溶解頭孢噻呋鈉,經無菌檢測及生物學安全檢測后,得到治療豬黃白痢疾的中西藥制劑按每5ml/每支分裝入容器中,4℃保存;其中,板藍根水煮劑由板藍根與水按1:120的重量比混合后,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53分鐘得到;其中,青貯相思藤制作時,在花期,割取相思藤莖葉,浸漬于保鮮護色液中,并灌入真空度為210mm/Hg的罐內,貯存3個月以上得到;所述保鮮護色液由富碘鹵水用陰離子交換膜和BPM-Ⅰ型雙極膜組成的兩隔室雙極膜電滲析處理后得到,電滲析電壓為25V,物料流量為8.3L/h;所述每g特制豬血清中含膽酸1.44mg,蛋白多糖5.1mg、表告依春2.8mg、β-谷甾醇1.2mg、角蛋白13mg、酪氨酸4.9mg。以下結合具體臨床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臨床試驗1:實驗動物:隨機從同一養殖場選取同一品系3月齡大健康無病害的公豬共20頭,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各10頭,對A組公豬連續5天僅飼喂青貯相思藤,然后斷糧7天,斷糧期間,每天僅飼飲板藍根水煮劑,斷糧期結束后,剖殺放血,分離血清,檢測血清中平均膽酸、蛋白多糖、表告依春、β-谷甾醇、角蛋白、酪氨酸這幾種有效成分的含量;對B組公豬斷糧7天,斷糧期間,每天僅飼飲板藍根水煮劑,斷糧期結束后,剖殺放血,分離血清,檢測血清中平均膽酸、蛋白多糖、表告依春、β-谷甾醇、角蛋白、酪氨酸這幾種有效成分的含量;其中青貯相思藤、板藍根水煮劑均按照實施例1中的方法制作,結果見下表1:組別膽酸蛋白多糖表告依春β-谷甾醇角蛋白酪氨酸A1.44mg5.1mg2.8mg1.2mg13mg4.9mgB0.21mg1.0mg0.05mg0.17mg2.2mg0.44mg由表1可知,試驗公豬飼喂板藍根水煮劑前連續飼喂5天青貯相思藤,能有效提高公豬對板藍根水煮劑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臨床試驗2:實驗動物:隨機選取患病成豬只100頭;實驗藥物:由實施例1制備方法制作得到的中西藥制劑;實驗方法:將100頭患豬按體重隨機分為四組,每組25頭;A組為空白對照組,不給予藥物治療;B組注射實施例1得到的中西藥制劑,用法:肌肉注射,每1kg體重5mg,一日1次,連用3日;C組用實施例1方法制作得到的特制豬血清,用法:肌肉注射,每1kg體重5mg,一日1次,連用3日;D組用注射用頭孢噻呋鈉進行治療,每10ml頭孢噻呋鈉注射液中含1g頭孢噻呋鈉,用法:肌肉注射,每1kg體重5mg,一日1次,連用3日;治療開始后,每日記錄患豬身體變化情況和死亡動物分布,治療10天后統計治療效果,其中:無效:指10天后,患豬癥狀無明顯改變,仍保持治療前的癥狀。有效:指10天后,患豬癥狀有改變,癥狀優于治療前的效果。治愈:指10天后,癥狀消失,患豬恢復健康。其數字包括在有效數字中。結束時有癥狀:指10天后,患豬仍有一定的癥狀,其癥狀表現優于治療前或無改觀,患豬沒有治愈。其數字已包含在無效頭數與有效頭數的數字中。相對增重率:指使用藥物后相對于對空白照組的增重率。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組別無效頭數有效頭數治愈頭數結束時有癥狀豬頭數死亡頭數相對增重率A25--718-B025250083.8%C223025057.4%D8171315050.5%由上表可知,采用實施例1中西藥制劑治療豬黃白痢疾有顯著效果,并能有效提高豬發病期增重率,實施例1特制豬血清對治療豬黃白痢疾無明顯作用,但能有效提高豬發病期增重率,僅采用頭孢噻呋鈉注射液治療豬黃白痢疾效果不佳。臨床試驗3:臨床試驗2中B組豬連續用藥3天后停止用藥,停藥期間不再飼喂或注射任何治療藥物,并于停藥7天后采集病豬的糞便拭子,豬痢疾密螺旋體檢:連續用藥12天,測停藥后第4天采集病豬的糞便拭子,PCR擴增豬痢疾密螺旋體特異性DNA片段,檢測用藥后病豬的豬痢疾密螺旋體攜帶情況,結果見表3:組別用藥前PCR陽性率用藥第3天PCR陽性率停藥第7天PCR陽性率B98%2%0%由上表可知,采用實施例1中西藥制劑對抑殺豬痢疾密螺旋體效果明顯。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