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3,5-二羥基-4-異丙基-二苯乙烯的治療性應用。
背景技術:
3,5-二羥基-4-異丙基-二苯乙烯(DHIS)是一個很多年前發現的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其是存在于土壤中的共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其結構式如下:
已知的是,DHIS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調節和抗腫瘤活性。但是DHIS的精確和完全的生物學活性是未知的,DHIS作為局部制劑已進行臨床測試以治療炎癥皮膚疾病,例如牛皮癬和特應性皮炎,并且DHIS取得了明顯的療效和極小的副作用(Bissonnette et al.Arch Dermatol,146(4):446-449(2010);Bissonnette et al.Br J Dermatol,166(4):853-860(2012).)。
由于DHIS在化學合成中的非甾體特性和立即可用性,DHIS的治療性應用將是顯著的。因此有必要探索DHIS的生物學活性和有效的治療性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3,5-二羥基-4-異丙基-二苯乙烯(DHIS)作為殺螨劑的治療性應用,本發明提供了多種實施方案。
一個實施方案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被宿主皮膚寄生蟲群體過剩影響的皮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對受影響的皮膚施用有效治療劑量的DHIS。
進一步地實施方案提供了在有此需要的受試者上治療玫瑰痤瘡和痤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對所述受試者施用有效治療劑量的DHIS。
再一個實施方案提供用于在宿主上消除螨蟲或降低螨蟲數量的方法,所述方法用3,5-二羥基-4-異丙基-二苯乙烯(DHIS)接觸螨蟲。
附圖說明
圖1顯示了患有酒渣鼻(有名玫瑰痤瘡)丘疹膿皰個體(N=10)的治療結果。
圖2顯示了患有痤瘡個體(N=10)的治療結果。
圖3A和3B分別顯示了酒渣鼻患者治療前和施用DHIS治療4周后的照片。
圖4A和4B分別顯示了痤瘡(臉頰部)患者治療前和施用DHIS治療4周后的照片。
圖5A和5B分別顯示了痤瘡(前額部)患者治療前和施用DHIS治療4周后的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描述了DHIS作為抗寄生蟲藥劑的治療性應用,以及用于治療皮膚病癥(例如玫瑰痤瘡和尋常痤瘡)的方法。特別地,本發明在此揭示了DHIS是強效的殺螨劑,以用于減少或根除蠕形螨。
I.皮膚寄生蟲和相關皮膚情況
蠕形螨是人類皮膚的共生皮外寄生蟲。其有兩種主要類型,包括D.folliculorum和D.bravis。它們通常以低密度(0.7個/cm2)存在于皮膚上并且寄住在發囊中(Jarmuda et al,J Med Microbiol,61(Pt 11):1504-1510(2012))。它們通常喜歡具有豐富皮脂腺的皮膚區域,例如面部,前額,鼻子和外耳。在這些部位,螨蟲可以交配和繁殖。蠕形螨的壽命范圍為14-18天。繁殖率取決于成蟲螨的成功交配,這通常發生在位于皮膚表面的皮脂腺的卵泡開口處。交配后,雌性螨退回到位于表皮表面正下方的皮脂腺中,在那里它們產卵并開始下一代的生命周期。
研究表明,這些生物體以低數量存在于人類皮膚上,特別是面部。對于幼兒來說蠕形螨的密度更是非常之低。蠕形螨的密度在人青春期開始增加,并且到成年期繼續增加。
在一些皮膚病癥中,例如玫瑰痤瘡、尋常痤瘡、瞼緣炎、口周皮炎和脫發,與沒有皮膚病癥的那些相比,螨密度可以顯著增加。在一個對860個人的調查中,具有正常面部皮膚的個體僅有5%的機會具有大于5個/cm2的螨蟲密度,相比之下,玫瑰痤瘡的機率為38.5%,痤瘡性玫瑰痤瘡的機率為9.3%(Zhao et al.J Zhejiang Univ Sci B,12(12):1008-1015(2011).)。非專利文獻Forton et al.Br J Dermatol,128(6):650-659(1993)還公開了正常面部皮膚的螨蟲密度為0.7個/cm2,而玫瑰痤瘡的密度為10.8個/cm2。在其他研究中,除了玫瑰痤瘡之外,已經顯示一些其它皮膚病癥與增加的蠕形螨侵襲存在關聯,包括瞼緣炎和脫發(Garcia-Vargas et al.J Am Acad Dermatol 57(2Suppl):S19-21(2007).)。
一般認為,雖然皮膚中低密度的螨蟲對皮膚無害,但螨蟲密度的增加可能對皮膚的健康有害。已經得出結論的是,當蠕形螨破壞上皮屏障時,它們的抗原影響宿主的免疫系統并誘導IV型超敏反應(Jarmuda et al,同上)。
下面進一步詳細描述玫瑰痤瘡和尋常痤瘡。
1、玫瑰痤瘡
玫瑰痤瘡(又名酒糟鼻)是常見的面部疾病,其影響約6%的一般人群。受影響的個體表現為皮膚發紅、擴張的表面血管、丘疹、以及頰、鼻子和前額上的膿皰。有些人眼睛也可能受到影響,特別是瞼緣炎。而在其他患者中,特別是男性,可以發展為鼻子肥大,導致肥大性酒渣鼻。
玫瑰痤瘡的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清楚了解。現有理論推測其與血管超敏反應導致的免疫激活增加的作用相關。
高密度的蠕形螨與玫瑰痤瘡病原性相關。研究表明,在玫瑰痤瘡皮膚中,蠕形螨數量大大增加,密度為10.7個/cm2,至少是正常面部皮膚的蠕形螨密度(0.7個/cm2)的13倍(Jarmuda et al,同上)。玫瑰痤瘡沒有既有效又無副作用的理想療法。目前的選擇包括口服抗炎藥物(例如多西環素)和全身用異維甲酸。然而,這些藥物的作用是暫時的,并且通常導致一定的副作用,例如致畸性、過敏反應、GI不耐受以及光敏性等。因此,這些療法在其長期臨床應用性和安全性方面受到限制。局部療法也是存在,其包括甲硝唑(殺螨劑),伊維菌素(殺螨劑)和沉淀硫(殺螨劑和抗炎劑)。然而,這些藥物對皮膚高度刺激,它們的治療作用僅是輕度至中度的。
2、尋常痤瘡
尋常痤瘡是另一種基于小囊的皮膚病,其以臉部、胸部和上背部為中心。在發生丘疹和膿皰方面,表現與玫瑰痤瘡相似。然而,痤瘡患者的年齡更加年輕,并且他們通常不會發生面部潮紅或血管擴張。雖然有報道表明尋常痤瘡與皮脂產生增加和毛囊開口阻塞相關,但其發病機理仍不清楚。最近的多項研究表明,尋常痤瘡發病部位的蠕形螨密度顯著增加。特別地,與沒有痤瘡的個體相比,更高百分比的痤瘡患者具有顯著的蠕形螨密度(Zhao et al.同上)。
痤瘡的治療涉及全身治療或局部治療。痤瘡的系統治療類似于玫瑰痤瘡。然而,局部治療是不同的,其包括視黃酸、過氧化苯甲酰和抗生素。這些治療是適度有效的,或與顯著的副作用相關。因此需要有效和安全的新療法。
II.DHIS的殺螨活性
不同的實施方案均涉及DHIS的殺螨活性,其被證明可有效治療皮膚病癥,例如玫瑰痤瘡和尋常痤瘡。
DHIS具有強效的殺螨活性。如本發明所述,按照非專利文獻胡燁等.秀山海泥浸液對人體蠕形螨的殺滅作用[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1,29(4):258-263.公開的方法,通過使用壓力刮擦法制備的蠕形螨進行體外殺螨試驗來測定DHIS的殺螨活性,隨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蠕形螨的存活時間。實施例1進一步證明DHIS顯示劑量依賴性的殺螨活性。
如本文所用,螨包括所有蠕形螨種屬,例如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皮脂蠕形螨(D.brevis)和嗜動物性蠕形螨(Zoophilic demodex),例如犬蠕形螨(D.canis)、牛蠕形螨(D.bovis)、馬蠕形螨(D.equi)、綿羊蠕形螨(D.ovis)、貓蠕形螨(D.cati)、豬蠕形螨(D.phyloides)和山羊蠕形螨(D.caprae)。蠕形螨種屬包括但不限于毛囊蠕形螨(D.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
因此,一個實施方案提供了用于消除螨蟲或減少螨蟲數量的方法,其包含使螨與DHIS接觸。
在具體實施方案中,螨蟲存在于宿主(例如,人)的皮膚上,包括面部、胸部或上背部。在更具體的實施方案中,螨蟲以大于0.7個/cm2,或大于1.0個/cm2,或大于2.0個/cm2,或大于5.0個/cm2,或大于8.0個/cm2,或大于10個/cm2,或大于15個/cm2的密度存在于皮膚上。
III.皮膚病癥的治療
蠕形螨與一些皮膚病癥的發病機理有密切關系,包括玫瑰痤瘡和尋常痤瘡。與在體外觀察到的DHIS殺螨活性一致,DHIS的局部施用進一步證明其在治療與蠕形螨增加有關的皮膚病癥(例如,玫瑰痤瘡和尋常痤瘡)中是有效的(參見實施例2-5)。
因此,不同的實施方案提供了用于治療受皮膚寄生蟲過度影響的宿主皮膚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受影響的皮膚與有效治療劑量的DHIS接觸。
如本文所用,宿主是指人或動物。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皮膚寄生蟲是螨。在其它實施方案中,皮膚寄生蟲是虱病(虱子)。
如本文所用,皮膚寄生蟲(例如螨)的種群或密度是指每單位面積皮膚表面的寄生蟲數量。通常,在0.7個/cm2或更小的密度下,螨對宿主是無害的或無致病性的。從這種正常水平的螨密度增加(即,大于0.7個/cm2)可導致螨過度繁殖或過度侵染。
除了玫瑰痤瘡和尋常痤瘡,受螨密度過高或過度感染影響的皮膚與病癥相關,例如眼部蠕形螨感染、瞼緣炎、瞼板腺異常、慢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疥瘡、動物疥瘡和動物螨病等。
在不同實施方案中,DHIS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施用,包括靜脈注射、口服、腹膜給藥、舌下給藥、局部和眼內給藥。
如果用作口服制劑,可以將DHIS配制成片劑或膠囊,其可以使用輔料如淀粉、半乳糖,潤滑劑、濕潤劑等制備。口服施用還可以采取液體或懸浮液的形式,其還可以包括本領域已知的添加劑。
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DHIS直接施用于皮膚,例如直接施用于受影響的皮膚。DHIS可以配制成霜劑、洗劑、軟膏劑、混懸劑、粘合劑、泡沫劑、噴霧劑、清潔劑或凝膠劑。
在更具體的實施方案中,經皮或局部制劑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皮膚病學可接受的賦形劑或添加劑,以促進經皮遞送(即通過皮膚吸收)。DHIS通常以約0.2%至20%的濃度以及其間的任何百分比或范圍存在于局部制劑中。復方制劑或局部制劑可以以0.5mg至1g的量進行施用。應當理解,DHIS的確切劑量或濃度可以根據個體的皮膚病癥嚴重程度而改變。
當用于治療玫瑰痤瘡、尋常痤瘡以及瞼緣炎時,可以將DHIS制備為0.1%至20%(w/w)的復合制劑,施用于受影響的皮膚區域,每天一次至兩次,實現臨床癥狀的改善或解決。
DHIS還可以配制為速釋、延遲釋放或持續釋放制劑。
DHIS可以以相同的方式用于治療動物的蠕形螨感染。
實施例1DHIS的體外殺螨活性
按照非專利文獻《胡燁等.秀山海泥浸液對人體蠕形螨的殺滅作用[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1,29(4):258-263.》描述的方法,用壓力刮擦法制備的人蠕形螨進行體外殺螨測定,隨后在顯微鏡下檢查蠕形螨的存活時間。
在分離螨蟲后,將30只螨蟲放置在含有200μl生理鹽水或含有各種濃度的DHIS(10μM,100μM和1mM)的生理鹽水的載玻片上。將載玻片在室溫(20℃)和70%濕度下孵育。隨后每60分鐘在顯微鏡下檢查載玻片一次,共計8小時。在每個時間點,記錄每種處理濃度的死螨百分比(1分鐘沒有移動)。每個濃度測試一式三份,記錄三個實驗的平均值,結果如表1所示。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皮脂蠕形螨(D.brevis)
表1DHIS體外殺螨活性
實施例2DHIS減輕了丘疹膿皰性玫瑰痤瘡患者的蠕形螨數量和皮膚病癥
鑒于DHIS在體外的已證實的殺螨效果,進行以下觀察,(1)檢查DHIS在玫瑰痤瘡皮膚(已證明所述皮膚上蠕形螨數量增加)上的局部應用是否可以導致蠕形螨的減少或根除,和(2)是否伴隨著玫瑰痤瘡臨床癥狀的改善或緩解。
招募總共20名志愿者(其中,10名志愿者具有丘疹膿皰性玫瑰痤瘡,10名志愿者具有丘疹膿皰性尋常痤瘡)用于本觀察。
針對每個志愿者,記錄其病癥的持續時間、基線體征、面部癥狀以及病癥的嚴重程度。對于癥狀狀況,對每個個體的丘疹和膿皰總數進行計數。紅斑評分分為嚴重(3,深紅色至紫色),中度(2,紅色),輕度(1,粉紅色)或無(0,正常顏色)。對于燒傷和瘙癢,使用視覺模擬標度(10cm線),記錄從0(無癥狀)至10cm(最嚴重)的評分。此外,使用改進的壓力刮擦技術測量了鼻竇皮膚的基線蠕形螨密度。
為了本研究的目的,對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一起進行計數。然后對每個志愿者使用0.75%濃度的DHIS局部乳膏,每天對臉部受影響的區域給藥兩次。4周后對志愿者進行檢查,記錄當時的臨床體征和癥狀。此外,使用改進的壓力/刮擦技術再次評估蠕形螨密度。
具有丘疹膿皰性玫瑰痤瘡(圖1,N=10)和痤瘡(圖2,N=10)的個體每天給予DHIS0.75%霜劑二次,持續4周。在基線和給藥4周后,分別評估個體的蠕形螨密度(個/cm2)和臨床體征/癥狀。對每個個體的丘疹和膿皰進行計數,或計算整個面部感染面積。紅斑分為輕度(1,粉紅色),中度(2,紅色)或重度(3,紫紅色),而瘙癢和灼燒感覺根據10厘米視覺模擬評分分級(*表示p<0.05(t檢驗))。
如圖1所示,與基線相比,第4周時蠕形螨密度顯著降低。同樣,圖2顯示了與痤瘡患者的基線相比,第4周時的蠕形螨密度顯著降低。蠕形螨密度的降低與玫瑰痤瘡和痤瘡患者的丘疹和膿皰的損傷計數顯著減少相關。減少的紅斑也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他癥狀例如瘙癢和燒灼感減少。
實施例3玫瑰痤瘡患者病例研究
病例1:男76歲,患玫瑰痤瘡11年。臨床表現:面部紅斑,丘疹和膿皰,伴有輕度毛細血管擴張;皮膚感覺偶有灼熱感(這與輕度的肥大性酒糟鼻有關);眼睛有異物感。用四環素口服,外用硫磺軟膏等無效。皮檢發現螨蟲明顯增加。臨床診斷:玫瑰痤瘡二期(丘疹膿皰期).經含量0.75%(w/w)的DHIS藥膏一天兩次應用,持續4周,治療結束時,其蠕形螨密度顯著降低。更重要的是,玫瑰痤瘡的體征和癥狀顯著改善。參見治療前(圖3A)和治療4周后玫瑰痤瘡患者的照片(圖3B)。
實施例4痤瘡患者病歷研究
病例2:女,21歲,病程3年5個月。臨床病征:黑頭粉刺、紅丘疹、小膿皰、但只有輕微的紅斑。癥狀:皮膚油脂分泌旺盛,局部有腫脹感,疼痛感。經過外用維甲酸,硫磺軟膏等治療,口服四環素,避孕藥,中藥等,無顯效。皮膚膠貼顯微鏡檢查,發現螨蟲增生明顯。經含量0.75%(w/w)的DHIS藥膏一天兩次治療4周后,療效顯著。膿皰丘疹消失,黑頭粉刺減少。皮檢發現螨蟲密度顯著降低。參見治療前(圖4A和5A)和治療4周后(圖4B和5B)的痤瘡患者(臉頰和前額)的照片。
本發明內容僅僅舉例說明了要求保護的一些具體實施方案,其中一個或更多個技術方案中所記載的技術特征可以與任意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相組合,這些經組合而得到的技術方案也在本申請保護范圍內,就像這些經組合而得到的技術方案已經在本發明公開內容中具體記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