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髓腔中置器。
背景技術:
水泥型假體置換術是特別適用于老年患者及骨質疏松患者的治療方法,應用范圍非常廣,包括髖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足踝關節、腕關節等,特別是長型假體,比如股骨柄、假體延長桿假體或者假體延長桿部分。
隨著該種治療方式的推廣,術后外傷、感染、無菌性松動等原因導致的關節翻修術也逐年大幅增長。關節翻修術的難點之一,是打通長型假體遠端水泥栓子或骨性硬化導致的原假體遠端髓腔閉鎖,以便根據需求更換更長型號的假體。
然而,目前的辦法不僅耗時長、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骨干皮質的破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使用各種鉆頭直接打孔。由于水泥栓子或硬化骨質地堅硬且表面不規則,很容易導致鉆頭偏斜而引起皮質骨穿通破壞,進一步導致擴髓穿出皮質骨、假體位置不良甚至骨干骨折;
2、于假體遠端骨皮質開窗,將栓子取出。此方式會顯著增加創傷,延長手術切口并導致假體遠端骨皮質缺損,明顯增加術后局部骨折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髓腔中置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取出栓子時容易造成骨干皮質破壞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髓腔中置器,包括:管套;內芯,內芯可轉動地穿設在管套內;鉆頭,鉆頭安裝在內芯的一端,鉆頭的鉆入端位于管套的外側以鉆入髓腔栓子內。
進一步地,髓腔中置器還包括:導向套,導向套安裝在管套上,鉆頭的一端穿過導向套后與內芯連接。
進一步地,管套的一端設置有連接螺紋,導向套上設置有與連接螺紋相匹配的固定螺紋,導向套通過連接螺紋和固定螺紋的螺紋連接安裝在管套上。
進一步地,連接螺紋設置在管套的內壁上,導向套包括用于插設在管套內的導向部,固定螺紋設置在導向部的外壁上。
進一步地,導向套包括相互連接的導向部和髓腔占位部,導向部設置在髓腔占位部的一側,導向部用于與管套連接,髓腔占位部位于管套的外側。
進一步地,內芯遠離鉆頭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驅動器的動力接口,驅動器與動力接口連接以驅動內芯轉動。
進一步地,內芯上設置有用于連接鉆頭的鉆頭接口,鉆頭的一端插設在鉆頭接口內。
進一步地,鉆頭接口為多邊形接口,鉆頭的一端設置有與多邊形接口相適配的多邊形接頭,多邊形接頭插設在鉆頭接口內。
進一步地,內芯上設置有用于供固定釘穿過的固定孔,固定孔與鉆頭接口連通,以使固定釘穿過固定孔后與鉆頭連接。
進一步地,管套包括相互連接的彎管部和直管部,鉆頭設置在直管部遠離彎管部的一端。
進一步地,彎管部為柔性管體,內芯為柔性內芯。
本發明中的髓腔中置器包括管套和內芯,內芯的一端安裝有鉆頭,由于內芯可轉動地穿設在管套內,且鉆頭的鉆入端位于管套的外側,這樣,通過驅動內芯轉動,便可以帶動鉆頭轉動,進而將鉆頭鉆入髓腔栓子內。可見,利用本發明中的髓腔中置器可以比較方便地利用鉆頭打孔,可以減少因鉆頭偏斜而引起的皮質骨穿通破壞的情況,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取出栓子時容易造成骨干皮質破壞的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髓腔中置器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中的髓腔中置器的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中的髓腔中置器的內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1中的髓腔中置器的鉆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圖1中的髓腔中置器的導向套的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6示出了圖1中的髓腔中置器的導向套的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管套;11、連接螺紋;12、彎管部;13、直管部;20、內芯;21、動力接口;22、鉆頭接口;23、固定孔;30、鉆頭;31、多邊形接頭;32、螺紋部;33、光桿部;34、釘孔;40、導向套;41、固定螺紋;42、導向部;43、髓腔占位部;44、導向孔;50、固定釘。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髓腔中置器,請參考圖1至圖6,該髓腔中置器包括:管套10;內芯20,內芯20可轉動地穿設在管套10內;鉆頭30,鉆頭30安裝在內芯20的一端,鉆頭30的鉆入端位于管套10的外側以鉆入髓腔栓子內。
本發明中的髓腔中置器包括管套10和內芯20,內芯20的一端安裝有鉆頭30,由于內芯20可轉動地穿設在管套10內,且鉆頭30的鉆入端位于管套10的外側,這樣,通過驅動內芯20轉動,便可以帶動鉆頭30轉動,進而將鉆頭30鉆入髓腔栓子內。可見,利用本發明中的髓腔中置器可以比較方便地利用鉆頭打孔,可以減少因鉆頭偏斜而引起的皮質骨穿通破壞的情況,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取出栓子時容易造成骨干皮質破壞的問題。
為了實現對鉆頭30的導向,如圖1所示,髓腔中置器還包括:導向套40,導向套40安裝在管套10上,鉆頭30的一端穿過導向套40后與內芯20連接。
為了保證鉆頭30從導向套40內穿過,如圖5和圖6所示,導向套40內設置有導向孔44,鉆頭30穿設在該導向孔44內。這樣,可以比較方便地對鉆頭30進行導向。
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鉆頭30為自攻螺釘。
為了實現導向套40的安裝,如圖2、圖5和圖6所示,管套10的一端設置有連接螺紋11,導向套40上設置有與連接螺紋11相匹配的固定螺紋41,導向套40通過連接螺紋11和固定螺紋41的螺紋連接安裝在管套10上。這樣,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管套10與導向套40之間的螺紋連接。
具體地,連接螺紋11設置在管套10的內壁上,導向套40包括用于插設在管套10內的導向部42,固定螺紋41設置在導向部42的外壁上。這樣,可以通過將導向套40插入管套10內的形式,實現管套10與導向套40之間的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導向套40包括相互連接的導向部42和髓腔占位部43,導向部42設置在髓腔占位部43的一側,導向部42用于與管套10連接,髓腔占位部43位于管套10的外側。本實施例通過設置髓腔占位部43可以比較方便在髓腔中占位,且通過設置導向部42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導向套40與管套10之間的連接。
為了比較方便地驅動內芯20轉動,內芯20遠離鉆頭30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驅動器的動力接口21,驅動器與動力接口21連接以驅動內芯20轉動。
為了比較方便地實現內芯20與鉆頭30之間的連接,如圖3所示,內芯20上設置有用于連接鉆頭30的鉆頭接口22,鉆頭30的一端插設在鉆頭接口22內。
鉆頭接口22的具體結構形式為,如圖3和圖4所示,鉆頭接口22為多邊形接口,鉆頭30的一端設置有與多邊形接口相適配的多邊形接頭31,多邊形接頭31插設在鉆頭接口22內。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3所示,內芯20上設置有用于供固定釘50穿過的固定孔23,固定孔23與鉆頭接口22連通,以使固定釘50穿過固定孔23后與鉆頭30連接。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固定孔23,并將固定釘50從固定孔23內穿過,可以比較方便地實現對鉆頭30的固定,防止鉆頭30從內芯20上脫離。
本實施例中的管套10的具體結構為,管套10包括相互連接的彎管部12和直管部13,鉆頭30設置在直管部13遠離彎管部12的一端。
在本實施例中,彎管部12為柔性管體,內芯20為柔性內芯。本實施例通過將彎管部12和內芯20均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使該髓腔中置器隨著路徑進行彎曲,進而適應髓腔的彎曲變形。
下面對本實施例中的髓腔中置器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中的髓腔中置器為柔性髓腔中置器,其包括柔性外套、柔性內芯、導向套、自攻螺釘、固定釘,上述結構組裝在一起使用。
本實施例中的柔性外套包括彎部和直部,彎部可以隨著路徑進行彎曲,直部有連接螺紋,用于連接導向套。
本實施例中的柔性內芯在結構上包括動力接口,用于連接動力工具,以為自攻螺釘提供旋轉動力。
本實施例中的柔性內芯在結構上包括方形接口和固定釘孔,用于連接并固定固定螺釘。
本實施例中的鉆頭為自攻螺釘,在結構上包括釘孔34,該釘孔34為盲孔,通過固定釘固定后,可以防止自攻螺釘軸向運動。
本實施例中的自攻螺釘,在結構上包括光桿部33與螺紋部32,光桿部33預期在導向套40內運動,螺紋部32預期旋入髓腔栓子中。
導向套40在結構上包括固定螺紋,用于導向套安裝與柔性內芯上,結構上還包括螺釘導向孔及螺釘導向倒角面,用于自攻螺釘的導向。
此外,導向套結構上還包括髓腔占位部,用于占據髓腔位置。導向套的髓腔占位部為定制結構,保證螺釘導向孔在髓腔的中央或預期的位置。
導向套的導向孔44具有一定深度,保證了自攻螺釘垂直于導向套40,而不受柔性內芯方形改變的影響。
在具體應用中,詳細闡述如下:
術前,根據髓腔形狀選擇合適形狀的導向套并安裝于柔性外套上,將合適長度的自攻螺釘安裝于柔性內芯上,并置于柔性外套中,組成定制化的柔性髓腔中置器。
術中,根據需要將所述裝配好的柔性髓腔中置器裝入髓腔中,并在柔性內芯的另一端安裝動力并旋轉,此時自攻螺釘緊緊旋入水泥栓子中。
此時,往外拉連接動力的柔性內芯,如果能將栓子取出,則栓子取出成功;如果不能取出,則采用大直徑螺釘導向孔的導向套以及大直徑螺紋部的自攻螺釘,重復上述過程,直至能將栓子取出,或者因為采用大直徑自攻螺釘導致水泥栓子變成殼體,從而采用其他工具較容易的取出。
本申請中的髓腔中置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過中置器,方便將鉆頭控制于髓腔中心,使得閉鎖髓腔遠端的中置開孔和擴髓易于實現,從而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
2、中置器為柔性設計,對于彎曲或畸形的長骨等適用性強;
3、中置器遠端采用準定制化設計,適用于不同形狀的髓腔,通用性強;
4、中置器遠端采用長條形設計,保證鉆頭不會傷及骨質;
5、自攻螺釘的螺紋部及導向套的螺釘導向孔采用系列尺寸,能夠實現對栓子中心的逐步侵蝕,保證了栓子的最終取出。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發明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中的髓腔中置器包括管套10和內芯20,內芯20的一端安裝有鉆頭30,由于內芯20可轉動地穿設在管套10內,且鉆頭30的鉆入端位于管套10的外側,這樣,通過驅動內芯20轉動,便可以帶動鉆頭30轉動,進而將鉆頭30鉆入髓腔栓子內。可見,利用本發明中的髓腔中置器可以比較方便地利用鉆頭打孔,可以減少因鉆頭偏斜而引起的皮質骨穿通破壞的情況,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取出栓子時容易造成骨干皮質破壞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