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香的配方和制備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心腦血管疾病是指因血液供應障礙而引起的心臟和腦部疾病的總稱。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的特點,為患者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現實生活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發病大多具有突然性和意外性。因此,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和預防至關重要。
中華醫學對聞吸療法有不少論述,它通過呼吸道聞吸藥味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內經》云:“肺者,氣之本,開竅于鼻。”《瘡瘍全書》云:“鼻孔為肺之竅,其氣上通于腦,下行于肺,”“鼻納而通六經”,說明氣味藥從鼻而人,上通于腦,下達于肺,通十二經脈。經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聞吸氣味藥通過嗅覺細胞及嗅覺中樞而發生療效,這是因為進人鼻腔的氣體分子,首先溶于粘液中與鼻纖毛相依感受氣體分子,將信號轉換成嗅神經電信號,再向嗅中樞傳送,不同的電信號在嗅中樞產生不同的神經動作電位,產生不同的生理與藥理作用。
申請號為201510461693.9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中藥香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的中藥香是由下列按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桂枝10-15份、甘松20-25份、木香5-15份、大黃15-20份、白芷10-20份、干艾草1-5份、八角茴香1-5份、七里香1-5份、改性植物粘粉10-25份。該發明通過高速破碎中藥藥材得粒料,使用改性植物粘粉提高了中藥香的力學強度,但其并未改善藥香燃燒排放時顆粒釋放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其特征在于,所述藥香包括桑枝、桂枝、山梔子、大黃、鉆地風、干姜、黃芪、紫菀、雞血藤、高良姜、白芷、川斷、川芎、千年健、杜仲、獨活、木香、透骨草、木鱉子、乳香、蓽拔、降香、沒藥、榆皮。
一種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桑枝8-12份、桂枝8-12份、山梔子8-12份、大黃8-12份、鉆地風4-6份、干姜4-6份、黃芪4-6份、紫菀4-6份、雞血藤4-6份、高良姜4-6份、白芷4-6份、川斷4-6份、川芎1-3份、千年健1-3份、杜仲1-3份、獨活1-3份、木香1-3份、透骨草1-3份、木鱉子1-3份、乳香1-3份、蓽拔1-3份、降香1-3份、沒藥1-3份、榆皮1-3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各重量份的中藥原料;
(2)將中藥原料分別粉碎,過100-200目篩,得到中藥細粉,將中藥細粉以50-200轉/分鐘的轉速于30℃-45℃攪拌20-30分鐘后,加入中藥細粉總重量0.15-0.2倍的粘合材料、中藥細粉總重量0.01-0.05倍的助燃劑和中藥細粉總重量0.05-0.1倍的蒸餾水,繼續以50-200轉/分鐘的轉速于35℃-45℃攪拌20-30分鐘,得到混合料;
(3)將混合料投入到制香機中,在壓力0.2-0.3mpa、保壓時間4-8秒、溫度45℃-60℃的工藝條件下擠壓成型,將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65℃-75℃烘制8-12小時,即得藥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各重量份的中藥原料;
(2)將中藥原料置于陶瓷容器中,加入中藥原料總重量0.3-0.5倍的糧食酒和中藥原料總重量0.1-0.2倍的蜂蜜,混合均勻后密封放置12-24小時,得到混合料a;將混合料a取出,在溫度為45-50℃、相對濕度為60-75%的環境下放置48-72小時晾干;
(3)將晾干后的混合料a粉碎,過100-200目篩,得到中藥細粉,將中藥細粉以50-200轉/分鐘的轉速于30℃-45℃攪拌20-30分鐘后,加入中藥細粉總重量0.15-0.2倍的粘合材料、中藥細粉總重量0.01-0.05倍的助燃劑和中藥細粉總重量0.05-0.1倍的蒸餾水,繼續以50-200轉/分鐘的轉速于35℃-45℃攪拌20-30分鐘,得到混合料b;
(4)將混合料b投入到制香機中,在壓力0.2-0.3mpa、保壓時間4-8秒、溫度45℃-60℃的工藝條件下擠壓成型,將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65℃-75℃烘制8-12小時,即得藥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各重量份的中藥原料;
(2)將中藥原料置于陶瓷容器中,加入中藥原料總重量0.3-0.5倍的糧食酒和中藥原料總重量0.1-0.2倍的蜂蜜,混合均勻后密封放置12-24小時,得到混合料a;將混合料a取出,在溫度為45-50℃、相對濕度為60-75%的環境下放置48-72小時晾干;
(3)將晾干后的混合料a粉碎,過100-200目篩,得到中藥細粉,將中藥細粉以50-200轉/分鐘的轉速于30℃-45℃攪拌20-30分鐘后,加入中藥細粉總重量0.15-0.2倍的粘合材料、中藥細粉總重量0.01-0.05倍的助燃劑和中藥細粉總重量0.05-0.1倍的蒸餾水,繼續以50-200轉/分鐘的轉速于35℃-45℃攪拌20-30分鐘,得到混合料b;
(4)將混合料b投入到制香機中,在壓力0.2-0.3mpa、保壓時間4-8秒、溫度45℃-60℃的工藝條件下擠壓成型,將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65℃-75℃烘制8-12小時,即得藥香;
(5)將藥香置于溫度為16-25℃、相對濕度為75-80%且通風良好的地窖中放置4-6個月。
優選地,所述藥香形式可為線香、柱香、塔香、盤香、香丸或香篆。
優選地,所述粘合材料為瓜爾豆膠、聚丙烯酰胺、香楠粉、卡拉膠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糧食酒為高粱酒、玉米酒或小麥酒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助燃劑為硝酸鉀。
具體的,在本發明中:
桑枝,拉丁學名:morusalbal,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嫩枝。入肝經。味清苦,微寒,無毒。主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腳氣浮腫、關節酸痛麻木。
桂枝,拉丁學名:cassiatwig,別稱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歸心、肺、膀胱經。氣熱,味辛甘,性溫。主治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寒濕痹痛、四肢厥冷。
山梔子,拉丁學名:gardeniajasminoides,別稱木丹,為茜草科植物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實,其根也可入藥。入心、肝、肺、胃經。味苦,性寒。主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
大黃,拉丁學名:rheumpalmatuml.,別稱將軍,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palmatuml的干燥根及根莖。歸胃、大腸、肝、脾經。味苦,性寒。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
鉆地風,拉丁學名:rubusphoenicolasiusmaxim.,別稱迫地楓,為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多腺懸鉤子rubusphoenicolasiusmaxim.的根、葉。入肝,腎二經。味辛,性溫。主治風濕痛、腎虛、陽萎、月經不調。
干姜,拉丁學名:zingiberofficinalerosc..,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莖。歸脾、胃、心、肺經。味辛,性熱。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
黃芪,拉丁學名:leguminosae,別稱黃耆,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歸肺、脾經。味甘,性微溫。主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
紫菀,拉丁學名:astertataricusl.,f.,別稱青苑,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干燥根及根莖。歸肺經。性溫,味苦、辛。主治肺傷咳嗽、吐血咳嗽、產后下血、纏喉風痹。
雞血藤,拉丁學名:millettiareticuiatabenth,別稱山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莖。歸肝、腎經。味苦、甘,性溫。主治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高良姜,拉丁學名:alpiniaofficinarumhance,別稱風姜,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莖。歸脾、胃經。味辛,性熱。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白芷,拉丁學名:angelicadahurica,別稱川白芷,為傘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歸胃、大腸、肺經。味辛,性溫。主治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川斷,拉丁學名:radixdipsaciasperoidis,別稱續斷,為川續斷科植物川續斷dipsacusasperoidesc.y.chengett.m.ai.的干燥根。歸肝、腎經。味苦、辛,性微溫。主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川芎,拉丁學名:rhizomachuanxiong,別稱山鞠窮,為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的干燥根莖。歸肝、膽、心包經。味辛,性溫。主治頭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腥痛。
千年健,拉丁學名:homalomenaocculta(lour.)schott,別稱一包針,為天南星科平絲芋屬植物千年健homalomenaocculta(lour.)schott的干燥根莖。入肝、腎、胃經。味辛,性溫。主治風濕痹痛、肢節酸育、筋骨痿軟、跌打損傷、胃痛、癰疽瘡腫。
杜仲,拉丁學名:eucommiaulmoides,別稱絲楝樹皮,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的干燥樹皮。歸肝、腎經。味甘,性溫。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
獨活,拉丁學名:heracleumhemsleyanum,別稱獨搖草,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歸肝、腎、膀胱經。味辛、苦,性微溫。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木香,拉丁學名:commonvladimiriaroot,別稱蜜香,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lappadecne.的干燥根。歸脾、胃、肝、肺經。味辛、苦,性溫。主治胞脅脹滿足、肚腹脹痛、嘔吐泄瀉、痢疾后重。
透骨草,拉丁學名:phrymaleptostachyal.subsp.asiatica(hara)kitamu,別稱藥曲草,為杜鵑花科植物樟葉越橘vacciniumdunalianumwight及尾葉越橘vacciniumdunalianumwightvar.urophyllumrehd.etwils.的全株。入肺、肝經。味甘、辛,性溫。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舒筋活絡、解毒化疹。
木鱉子,拉丁學名:momordica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別稱木鱉藤,為葫蘆科植物木鱉子momordica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種子。入肝、脾、胃經。苦微甘,性溫。主治癰腫、疔瘡、瘰疬、痔瘡、無名腫毒、癬瘡、風濕痹痛、筋脈拘攣。
乳香,拉丁學名:boswelliacarteri,別稱熏陸香,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屬植物boswelliabhaurdajiana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入心、肝、脾經。味苦,性溫。主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
蓽拔,拉丁學名:piperlonguml.,別稱蓽拔梨,為胡椒科植物蓽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歸脾、胃經。性熱,味辛。主治寒閉證、心腹卒痛、中風、中氣。
降香,拉丁學名:dalbergiaodorifera,別稱降真香,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歸肝、脾經。味辛,性溫。主治脘腹疼痛、肝郁脅痛、胸痹刺痛、跌撲損傷、外傷出血。
沒藥,拉丁學名:commiphoramyrrhaengl.[c.molmolengl.,別稱末藥,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commiphoramyrrhaengl.的膠樹脂。入肝、脾、心、腎經。味苦、辛,性平。主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癥瘕、經閉、癰疽腫痛、痔漏、目障。
榆皮,為榆科植物榆樹ulmuspumilal.的樹皮。味甘,性平,無毒。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氣。
粉碎機,采用山東臨清宏源制藥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型號為cw500的中藥粉碎機。
攪拌機,采用廣州市大祥電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型號為vh-100b的攪拌機。
制香機,采用武漢天隆翔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提供的型號為xs-99901的制香機。
烘干房,采用楊凌博通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型號為bt-rfgz的烘干房。
玉米酒,采用貴州芙蓉江酒業有限公司提供的酒精含量為45%的玉米酒。
蜂蜜,采用常州圣貝特蜂產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編號為gb14963、規格為500g的椴樹蜜。
硝酸鉀,cas號:7757-79-1,采用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編號為1001721933的硝酸鉀。
瓜爾豆膠,cas號:9000-30-0,采用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目數為200目的瓜爾豆膠。
聚丙烯酰胺,cas號:9003-05-8,采用上海邁瑞爾化學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編號為m29078、,分子量1400萬的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
香楠粉,采用湖南永州市欣竹香粉廠提供的目數為200目的香楠粉。
卡拉膠,cas號:11114-20-8,采用北京華威銳科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編號為hwg13258、目數為200目的卡拉膠。
本發明所述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氣味芳香,使用時患者從呼吸道聞吸藥物氣味,直接作用于鼻、支氣管及肺部,從而達到疏通血管、疏通經絡的功效,可以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有利于氣血順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用于改善心腦血管循環的藥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各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桑枝9份、桂枝9份、山梔子9份、大黃9份、鉆地風6份、干姜6份、黃芪6份、紫菀6份、雞血藤6份、高良姜6份、白芷6份、川斷6份、川芎3份、千年健3份、杜仲3份、獨活3份、木香3份、透骨草3份、木鱉子3份、乳香3份、蓽拔3份、降香3份、沒藥3份、榆皮3份;
(2)將中藥原料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細粉,將中藥細粉以100轉/分鐘的轉速于45℃攪拌30分鐘后,加入中藥細粉總重量0.2倍的香楠粉、中藥細粉總重量0.01倍的硝酸鉀和中藥細粉總重量0.1倍的蒸餾水,繼續以100轉/分鐘的轉速于45℃攪拌30分鐘,得到混合料;
(3)將混合料投入到制香機中,在壓力0.3mpa、保壓時間6秒、溫度60℃的工藝條件下擠壓成型,將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70℃烘制8小時,即得藥香。
實施例2
(1)稱取各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桑枝9份、桂枝9份、山梔子9份、大黃9份、鉆地風6份、干姜6份、黃芪6份、紫菀6份、雞血藤6份、高良姜6份、白芷6份、川斷6份、川芎3份、千年健3份、杜仲3份、獨活3份、木香3份、透骨草3份、木鱉子3份、乳香3份、蓽拔3份、降香3份、沒藥3份、榆皮3份;
(2)將中藥原料置于陶瓷容器中,加入中藥原料總重量0.5倍的玉米酒和中藥原料總重量0.2倍的蜂蜜,混合均勻后密封放置24小時,得到混合料a;將混合料a取出,在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60%的環境下放置72小時晾干;
(3)將晾干后的混合料a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細粉,將中藥細粉以100轉/分鐘的轉速于45℃攪拌30分鐘后,加入中藥細粉總重量0.2倍的香楠粉、中藥細粉總重量0.01倍的硝酸鉀和中藥細粉總重量0.1倍的蒸餾水,繼續以100轉/分鐘的轉速于45℃攪拌30分鐘,得到混合料b;
(4)將混合料b投入到制香機中,在壓力0.3mpa、保壓時間6秒、溫度60℃的工藝條件下擠壓成型,將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70℃烘制8小時,即得藥香。
實施例3
(1)稱取各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桑枝9份、桂枝9份、山梔子9份、大黃9份、鉆地風6份、干姜6份、黃芪6份、紫菀6份、雞血藤6份、高良姜6份、白芷6份、川斷6份、川芎3份、千年健3份、杜仲3份、獨活3份、木香3份、透骨草3份、木鱉子3份、乳香3份、蓽拔3份、降香3份、沒藥3份、榆皮3份;
(2)將中藥原料置于陶瓷容器中,加入中藥原料總重量0.5倍的玉米酒和中藥原料總重量0.2倍的蜂蜜,混合均勻后密封放置24小時,得到混合料a;將混合料a取出,在溫度為45℃、相對濕度為60%的環境下放置72小時晾干;
(3)將晾干后的混合料a粉碎,過100目篩,得到中藥細粉,將中藥細粉以100轉/分鐘的轉速于45℃攪拌30分鐘后,加入中藥細粉總重量0.2倍的香楠粉、中藥細粉總重量0.01倍的硝酸鉀和中藥細粉總重量0.1倍的蒸餾水,繼續以100轉/分鐘的轉速于45℃攪拌30分鐘,得到混合料b;
(4)將混合料b投入到制香機中,在壓力0.3mpa、保壓時間6秒、溫度60℃的工藝條件下擠壓成型,將成型后的香胚送入烘干房,于70℃烘制8小時,即得藥香;
(5)將藥香置于溫度為16℃、相對濕度為75%且通風良好的地窖中放置6個月后,取出使用。
實施例4
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將所述粘合劑由香楠粉替換為聚丙烯酰胺。
實施例5
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將所述粘合劑由香楠粉替換為瓜爾豆膠。
該藥香不易折,表面裂紋有少量細小裂紋,成型性能較好,燃燒時煙霧少,香氣清淡怡人。
實施例6
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將所述粘合劑由香楠粉替換為卡拉膠。
該藥香易折成2-3厘米長的小段,表面裂紋較粗,燃燒時煙霧較多。
實施例7
更優選地,所述粘合劑為瓜爾豆膠和卡拉膠的混合物,其中瓜爾豆膠和卡拉膠的質量比為(1-3):(1-3)。
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區別僅在于將所述粘合劑由香楠粉替換為瓜爾豆膠和卡拉膠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瓜爾豆膠和卡拉膠的質量比為1:1。
該藥香易不易折,成型性好,質地均勻細膩,燃燒時煙霧少,香氣濃郁。
對藥香燃燒排放pm2.5進行測試:選體積21m3的無人房間進行,測試前房間pm2.5濃度為22μg/m3,該實施例的3根樣品;燃燒完全后立即用pm2.5采樣器(采用青島精誠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提供的jh-120f中流量粉塵采樣器)進行采樣。藥香燃燒完全后,房間內pm2.5濃度為45μg/m3。
測試例1
對實施例1-7的藥香燃燒排放pm2.5進行測試:選體積21m3的無人房間進行,測試前房間pm2.5濃度為22μg/m3,每次點燃一個實施例的4根樣品;燃燒完全后立即用pm2.5采樣器(采用青島精誠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提供的jh-120f中流量粉塵采樣器)進行采樣。實施例1-7的藥香燃燒完全后,房間內pm2.5濃度測試結果見表1。
表1:pm2.5測試結果表
測試例2
對實施例1-7的藥香進行治療效果測試:選擇年齡55-79歲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成7組,每組50名。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有血管堵塞、心悸、氣短、意識障礙、頭暈和吞咽困難等癥狀。②患者不是因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③患者未接受過手術治療。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分別使用實施例1-7的藥香,每天使用1根,針對患者進行藥灸。2個月后治療效果數據見表1。
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好轉和無效三個等級。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可以正常生活。②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見好轉,或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表2:患者病情數據表
從表2可知,實施例2的治療效果優于實施例1,這可能是由于糧食酒可以抑制和殺滅霉菌以及蟲卵,凝固蛋白,形成霉菌和蟲卵無法生長繁榮的環境,并且蜂蜜能改善人體血液的成份,促進人體心腦和血管功能;實施例3的治療效果更佳,這可能是由于窖藏有利于除雜增香,從而增加了藥香的療效;進一步比較實施例3-6,實施例5中采用瓜爾豆膠其藥效更為顯著,這可能是因為瓜爾豆膠作為粘合劑提高了藥香的組織均勻程度,且燃燒時產生顆粒物較少。
測試例3
高血壓病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危害性大的世界范圍的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2000年全球疾病負擔調查結果顯示,50%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壓引起的。
選擇身體健康,嗅覺正常的受試者,年齡18-30歲,隨機分成3組,每組50名,每組男女比例1/1。受試者實驗前至少安靜休息20分鐘,在測量前24小時內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使三組受試者在相同的密閉空間里分別聞吸實施例1-3的藥香,聞吸時間持續30分鐘。三組受試者試驗前的收縮壓、舒張壓、脈搏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較性(p>0.05),可以進行試驗。
試驗采用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型號為kd-391的電子血壓計,袖帶使用22cm×12cm,縛于受試者左上臂,記錄聞吸前、聞吸后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變化。計量資料以每組的平均值表示。
具體測試結果見表3。
表3:受試者病情數據表
從表3可以看出,受試者在聞吸藥香后,其收縮壓明顯下降,舒張壓也略有下降,但脈搏并無明顯變化。現有技術中的降壓藥大多通過口服給藥、且具有毒副作用,而使用者使用本發明藥香時通過聞吸的方式攝入,使用方便,從而達到降低血壓、增強血管彈性、改變血液循環的目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