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材的炮制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當歸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術: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仆損傷,癰疽瘡瘍等。
當歸的古代炮制方法有酒制、炒制、醋制、米炒、鹽炒、姜汁制、制炭、泔制、土炒、黑豆汁制、吳萸制、芍藥汁制等20余種,現代沿用酒制、土炒、制炭等法;生當歸可分歸頭、歸身、歸尾、全歸等不同商品規格;關于當歸炮制的傳統理論,一般認為,生當歸甘溫,取其潤性,補血,調經,潤腸通便。酒當歸辛溫,取其散性,又增強活血散瘀之功;炒當歸苦溫,取其澀性,補血而不滑腸,土炒當歸,補血免致滑腸,當歸炭則緩其辛烈之性,而功專于止血、和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當歸的炮制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當歸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取新鮮優質的當歸,除去須根及泥沙,洗凈,切成方塊或絲條,曬干;
(2)將上述步驟(1)的當歸放入適量的蒸餾水中,然后滴加維生素e,水浴升溫至70-80℃,浸泡1-2小時后取出當歸,75℃-80℃干燥半個小時,備用;
(3)將當歸和適量的食醋混勻,在放入蒸箱里,一起用蒸汽蒸5-6小時,潤制2-3小時,再次重復蒸、潤一次,取出,冷卻,然后烘干或晾干;
(4)稱取沙參20-25份、枇杷葉30-40份、蓮子心30-40份、砂仁6-9份,分別清洗干凈放入,然后放入鍋中煮沸,過濾取濾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上述步驟(2)的當歸,繼續煮制待汁液吸凈后,微波干燥,即可;所述的濾液與當歸的配比為4-6:1。
(5)將土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倒入上述步驟(5)處理后的當歸片,炒至當歸片上粘滿細土粉時,取出,篩去土粉,攤涼。
所述的步驟(4)中的沙參22份、枇杷葉35份、蓮子心35份、砂仁8份。
所述的步驟(4)中的濾液與當歸的配比為5: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與傳統炮制工藝相比,方法簡單,制得的當歸質量穩定,同時添加維生素e并通過水浴加熱浸泡,使維生素e深入當歸片中,女性服用后可以延緩衰老,有效減少皺紋的產生,中老年人群服用可以改善脂質代謝,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本發明的沙參、枇杷葉等濾液,提高了當歸的營養價值,能有效滿足臨床對中藥當歸飲片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當歸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取新鮮優質的當歸,除去須根及泥沙,洗凈,切成方塊或絲條,曬干;
(2)將上述步驟(1)的當歸放入適量的蒸餾水中,然后滴加維生素e,水浴升溫至70-80℃,浸泡1-2小時后取出當歸,75℃-80℃干燥半個小時,備用;
(3)將當歸和適量的食醋混勻,在放入蒸箱里,一起用蒸汽蒸5-6小時,潤制2-3小時,再次重復蒸、潤一次,取出,冷卻,然后烘干或晾干;
(4)稱取沙參22份、枇杷葉35份、蓮子心35份、砂仁8份,分別清洗干凈放入,然后放入鍋中煮沸,過濾取濾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上述步驟(2)的當歸,繼續煮制待汁液吸凈后,微波干燥,即可;所述的濾液與當歸的配比為5:1。
(5)將土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倒入上述步驟(5)處理后的當歸片,炒至當歸片上粘滿細土粉時,取出,篩去土粉,攤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