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內窺鏡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柔性內窺鏡的電子伸縮結構。
背景技術:
內窺鏡被廣泛運用于醫療領域、工業領域等。內窺鏡包括細長的插入部和用于握持和控制插入部的操作手柄。臨床醫學上,采用內窺鏡進行治療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創診療方式,該方式對患者損傷較小。醫用內窺鏡作為一種醫療器械,已廣泛應用于插入人體內部各種腔道的臨床觀察及診斷當中,是一種疾病檢查的重要手段。內窺鏡的插入部分由硬鞘完成,目前對應硬鞘的插入長度由手動控制,操作不方便,且無法精確控制硬鞘的伸縮長度,易對患者造成二次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精確控制硬鞘伸縮長度的柔性內窺鏡的電子伸縮結構。
為實現此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柔性內窺鏡的電子伸縮結構,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端部開有與硬質工作鞘間隙配合的孔,所述操作手柄內設有從該孔穿出、可在手柄內前后伸縮的硬質工作鞘,所述硬質工作鞘內設有可與其相對運動的軟鞘,所述操作手柄內固定有齒輪驅動機構,所述齒輪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有齒輪,所述硬質工作鞘的外表面沿其軸向設有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條。
具體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微型電機,所述微型電機的電機軸與齒輪連接,所述微型電機固定于電機支架上,所述電機支架上設有控制微型電機正反轉的開關。
具體的,所述電機支架包括與微型電機固定的支座和固定于支座上的連桿,所述開關設置于連桿的端部。
進一步的,所述操作手柄的側壁上開有與開關對應的過孔,所述開關穿過該過孔設置于操作手柄的表面。
優選的,所述支座中部設有與微型電機對應的凹槽,所述微型電機固定于凹槽內,所述連桿與微型電機的軸線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硬質工作鞘的外表面沿其軸向方向設有長度刻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微型電機驅動齒輪轉動,由齒輪驅動硬鞘伸縮,人工只需通過開關控制電機正反轉,即可控制硬鞘的伸縮,通過讀取硬鞘上的長度刻度可精確控制硬鞘的伸縮長度,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市場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具有電子伸縮結構的柔性內窺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設計的電子伸縮結構的示意圖;
其中,1—硬質工作鞘,2—齒輪,3—齒條,4—微型電機,5—電機支架(5.1—支座,5.2—連桿),6—開關,7—軟鞘,8—操作手柄,9—軟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的柔性內窺鏡的電子伸縮結構,包括操作手柄8,所述操作手柄8內設有端部穿出操作手柄8,與手柄8相對伸縮的硬質工作鞘1,硬質工作鞘1內設有可與其相對運動的軟鞘9,操作手柄8內固定有齒輪驅動機構,齒輪驅動機構包括微型電機4,微型電機4的電機軸與齒輪2連接,微型電機4固定于電機支架5上,電機支架5包括與微型電機4固定的支座5.1和固定于支座5.1上的連桿5.2,支座5.1中部設有與微型電機4對應的凹槽,微型電機4固定于凹槽內,連桿5.2與微型電機4的軸線垂直。開關6設置于連桿5.2的端部。硬質工作鞘1的外表面沿其軸向設有與齒輪2嚙合的齒條3,為方便人工讀取硬質工作鞘1的伸縮長度,在硬質工作鞘1的外表面沿其軸向方向設有長度刻度。
如圖1所示,為方便人工操作齒輪驅動裝置來控制硬質工作鞘1的伸縮,在操作手柄8的側壁上開有與開關6對應的過孔,開關6穿過該過孔設置于操作手柄8的表面。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當硬質工作鞘1伸入體內需要調節其位置時,人工操作開關6,控制微型電機4正反轉,由微型電機4驅動齒輪2轉動,硬質工作鞘1上的齒條3則帶動硬質工作鞘1做直線運動,通過讀取硬質工作鞘1上的長度刻度,掌握硬質工作鞘1的伸長或收縮的距離,從而精確控制硬質工作鞘1的伸縮,其操作簡單,人工對硬質工作鞘1的伸縮距離掌控精準,實用性強。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結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