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醫艾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艾灸床。
背景技術:
按照中醫理論,人體很多很重要的穴位位于足部,在中醫治療領域,艾灸屬于很流行的一個治療方法,傳統的艾灸是把艾草做成艾條和艾絨,然后用手懸灸身體的某個穴位,或是把艾條插在小容器里,擱置在身體的某一個穴位上進行溫灸,灸烤穴位,使其發熱,產生透入感,至皮膚潮紅,達到療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醫療保健手段。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很多艾灸床,但是目前的艾灸床均只能對腿部和背部等能與床體相接觸的部位進行艾灸,而不能對腳部進行艾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艾灸床,解決目前的艾灸床僅能對腿部和背部等能與床體相接觸的部位進行艾灸,而不能對腳部進行艾灸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艾灸床,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板固定在床架上,床架的周圍設置有圍板,圍板與床板形成封閉的艾灸箱體,床板上對應于人體艾灸部位設置有與艾灸箱體相連通的背部艾灸槽和兩個腿部艾灸槽,艾灸箱體內對應于背部艾灸槽和兩個腿部艾灸槽的位置處均設置有艾灸盒,床板上靠近腿部艾灸槽一端的上方設置有腳部艾灸箱,腳部艾灸箱朝向腿部艾灸槽的側面開有腳部艾灸槽,腳部艾灸槽與腳部艾灸箱相連通,腳部艾灸箱內設置有第二艾灸盒,腳部艾灸箱的底部設置有開口并與艾灸箱體相連通,艾灸箱體內連接有排煙管。本發明中在床板上設置腳部艾灸箱,既能夠對腿部和背部進行艾灸,同時也能夠對腳部,尤其是腳底進行按摩,因為腳底有很多控制全身的穴位,多種穴位同時艾灸,艾灸的治療速度更高,療效更好。
作為優選,腳部艾灸槽的最低端呈弧形,床板上靠近腳部艾灸槽的位置處設置有腳部支撐墊,腳部支撐墊的高度與腳部艾灸槽槽體的最低端齊平。由于艾灸槽是一個豎向設置的槽體,槽體的最低端用于放置腳后跟,弧形狀能夠使腳后跟更舒適,同時設置腳部支撐墊,將腳墊起,艾灸時舒適度更高,不會讓人感覺到腳向上抬起,不會讓人感覺到累。
作為優選,腳部艾灸槽的底部設置有與腳部艾灸箱相連通的通孔,通孔設置的位置與人體腳部的穴位相對應。腳部艾灸槽上設置與人體腳部穴位相對應的通孔,艾灸時更有針對性,艾灸效果更好,當然不同的人腳部大小會不一致,因此可以將通孔設置的相對大一點,即使腳部大小不一致,也能夠艾灸到相應的穴位。
作為優選,床板上靠近背部艾灸槽的一端設置有枕頭放置槽,枕頭放置槽內設置有按摩枕頭。在艾灸時為了讓人們感覺到更加舒適,在頭部的位置處設置有按摩枕頭,同時對頭部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艾灸效果。
作為優選,腿部艾灸槽和背部艾灸槽的上方覆蓋有絲網,絲網與床板的連接部位粘貼有耐高溫橡膠墊。腿部艾灸槽和背部艾灸槽上覆蓋絲網,既能夠提高人體舒適度,還能夠部影響艾灸時的艾灸效果,在絲網與床板的連接處可能出現一些棱角,容易傷到人體或者影響人體的舒適度,在連接部位粘貼耐高溫橡膠墊,將棱角遮住,使人躺到艾灸床上更加舒適。
作為優選,艾灸箱體的底部設置有供艾灸盒移動的第一滑動軌道、第二滑動軌道和第三滑動軌道,第一滑動軌道和第二滑動軌道分別位于兩個腿部艾灸槽的下方,第三滑動軌道呈s型并位于背部艾灸槽的下方,第一滑動軌道、第二滑動軌道和第三滑動軌道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移動滑塊、第二移動滑塊和第三移動滑塊,艾灸盒分別固定在第一移動滑塊、第二移動滑塊和第三移動滑塊上。第一滑動軌道、第二滑動軌道和第三滑動軌道上設置移動滑塊,通過移動滑塊的滑動帶動艾灸盒進行滑動,隨意調整艾灸的位置,根據不同人體的需要進行調節,更加具有針對性,艾灸效果更好。s型的第三滑動軌道能夠到達背部艾灸槽的任意位置,方便調節,安裝簡單。
作為優選,艾灸箱體內還設置有中央控制器,第一移動滑塊、第二移動滑塊和第三移動滑塊均連接有電機,電機與中央控制器信號連接,中央控制器信號連接有遙控器。通過電機控制移動滑塊移動,遙控器將信號傳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每個電機進行移動,在本發明中,遙控器上可設置幾個簡單的按鍵,進行標記,不同的按鍵控制不同的滑塊,相應的按鍵按下,控制相對應的滑塊進行移動,從而調整艾灸盒的位置。
作為優選,第一移動滑塊、第二移動滑塊和第三移動滑塊上均固定有可升降的伸縮桿,伸縮桿連接有伸縮控制器,伸縮控制器與中央控制器信號連接,伸縮桿的頂部設置有艾灸盒托盤,艾灸盒放置在艾灸盒托盤上。伸縮桿可以控制艾灸盒的高度,從而調整艾灸時的距離,伸縮桿的伸縮由伸縮控制器進行控制,遙控器上設置控制不同伸縮桿伸縮的按鍵,按鍵將信號傳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給與伸縮控制器信號,從而控制伸縮桿的伸縮,而調節艾灸盒的高度以及艾灸距離。
作為優選,腳部艾灸箱內水平設置有第四滑動軌道,第四滑動軌道上設置有第四移動滑塊,第四移動滑塊連接有與中央控制器信號連接的電機,第二艾灸盒放置在第四移動滑塊上并且所述第二艾灸盒內的艾條朝向腳部艾灸槽。腳部艾灸箱內設置第四滑動軌道,第四滑動軌道上設置第四移動滑塊,從而控制腳部艾灸箱內的第二艾灸盒的的艾灸距離,由于艾灸時腳部豎直放置,因此艾灸時的艾條應朝向腳底,即朝向腳部艾灸槽。第四移動滑塊的移動也是通過遙控器控制中央控制器給予信號,實現第四移動滑塊的滑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發明中在床板上設置腳部艾灸箱,既能夠對腿部和背部進行艾灸,同時也能夠對腳部,尤其是腳底進行按摩,因為腳底有很多控制全身的穴位,多種穴位同時艾灸,艾灸的治療速度更高,療效更好。
2、本發明由于艾灸槽是一個豎向設置的槽體,槽體的最低端用于放置腳后跟,弧形狀能夠使腳后跟更舒適,同時設置腳部支撐墊,將腳墊起,艾灸時舒適度更高,不會讓人感覺到腳向上抬起,不會讓人感覺到累。
3、本發明腳部艾灸槽上設置與人體腳部穴位相對應的通孔,艾灸時更有針對性,艾灸效果更好。
4、本發明可以對艾灸時的艾灸位置和艾灸距離進行調節,根據不同人體的需要進行調節,更加具有針對性,艾灸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艾灸箱體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艾灸床,如圖1所示,包括床架1和床板2,床板2固定在床架1上,床架1的周圍設置有圍板5,圍板5與床板2形成封閉的艾灸箱體,床板2上對應于人體艾灸部位設置有與艾灸箱體相連通的背部艾灸槽3和兩個腿部艾灸槽4,艾灸箱體內對應于背部艾灸槽3和兩個腿部艾灸槽4的位置處均設置有艾灸盒,床板2上靠近腿部艾灸槽4一端的上方設置有腳部艾灸箱6,腳部艾灸箱6朝向腿部艾灸槽4的側面開有腳部艾灸槽7,腳部艾灸槽7與腳部艾灸箱6相連通,腳部艾灸箱6內設置有第二艾灸盒,腳部艾灸箱6的底部設置有開口并與艾灸箱體相連通,艾灸箱體內連接有排煙管10。
本實施例中在床板上設置腳部艾灸箱,既能夠對腿部和背部進行艾灸,同時也能夠對腳部,尤其是腳底進行按摩,因為腳底有很多控制全身的穴位,多種穴位同時艾灸,艾灸的治療速度更高,療效更好。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腳部艾灸槽7的最低端呈弧形,床板2上靠近腳部艾灸槽7的位置處設置有腳部支撐墊13,腳部支撐墊13的高度與腳部艾灸槽7槽體的最低端齊平。
本實施例中,由于艾灸槽是一個豎向設置的槽體,槽體的最低端用于放置腳后跟,弧形狀能夠使腳后跟更舒適,同時設置腳部支撐墊,將腳墊起,艾灸時舒適度更高,不會讓人感覺到腳向上抬起,不會讓人感覺到累。
實施例3: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腳部艾灸槽7的底部設置有與腳部艾灸箱6相連通的通孔63,通孔63設置的位置與人體腳部的穴位相對應。
本實施例中,腳部艾灸槽上設置與人體腳部穴位相對應的通孔,艾灸時更有針對性,艾灸效果更好,當然不同的人腳部大小會不一致,因此可以將通孔設置的相對大一點,即使腳部大小不一致,也能夠艾灸到相應的穴位。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床板2上靠近背部艾灸槽3的一端設置有枕頭放置槽,枕頭放置槽內設置有按摩枕頭8。
本實施例中,在艾灸時為了讓人們感覺到更加舒適,在頭部的位置處設置有按摩枕頭,同時對頭部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艾灸效果。
實施例5:
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腿部艾灸槽4和背部艾灸槽3的上方覆蓋有絲網,絲網與床板的連接部位粘貼有耐高溫橡膠墊9。
本實施例中,腿部艾灸槽和背部艾灸槽上覆蓋絲網,既能夠提高人體舒適度,還能夠部影響艾灸時的艾灸效果,在絲網與床板的連接處可能出現一些棱角,容易傷到人體或者影響人體的舒適度,在連接部位粘貼耐高溫橡膠墊,將棱角遮住,使人躺到艾灸床上更加舒適。
實施例6:
在實施例5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如圖2所示,艾灸箱體的底部設置有供艾灸盒移動的第一滑動軌道21、第二滑動軌道22和第三滑動軌道23,第一滑動軌道21和第二滑動軌道22分別位于兩個腿部艾灸槽4的下方,第三滑動軌道23呈s型并位于背部艾灸槽3的下方,第一滑動軌道21、第二滑動軌道22和第三滑動軌道23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移動滑塊24、第二移動滑塊25和第三移動滑塊26,艾灸盒11分別固定在第一移動滑塊24、第二移動滑塊25和第三移動滑塊26上。
本實施例中,第一滑動軌道、第二滑動軌道和第三滑動軌道上設置移動滑塊,通過移動滑塊的滑動帶動艾灸盒進行滑動,隨意調整艾灸的位置,根據不同人體的需要進行調節,更加具有針對性,艾灸效果更好。s型的第三滑動軌道能夠到達背部艾灸槽的任意位置,方便調節,安裝簡單。
實施例7:
在實施例6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艾灸箱體內還設置有中央控制器27,第一移動滑塊24、第二移動滑塊25和第三移動滑塊26均連接有電機,電機與中央控制器27信號連接,中央控制器27信號連接有遙控器30。
本實施例通過電機控制移動滑塊移動,遙控器將信號傳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每個電機進行移動,在本發明中,遙控器上可設置幾個簡單的按鍵,進行標記,不同的按鍵控制不同的滑塊,相應的按鍵按下,控制相對應的滑塊進行移動,從而調整艾灸盒的位置。
實施例8:
在實施例7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如圖3所示,第一移動滑塊24、第二移動滑塊25和第三移動滑塊26上均固定有可升降的伸縮桿28,伸縮桿28連接有伸縮控制器,伸縮控制器與中央控制器27信號連接,伸縮桿28的頂部設置有艾灸盒托盤29,艾灸盒放置在艾灸盒托盤29上。
本實施例中伸縮桿可以控制艾灸盒的高度,從而調整艾灸時的距離,伸縮桿的伸縮由伸縮控制器進行控制,遙控器上設置控制不同伸縮桿伸縮的按鍵,按鍵將信號傳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給與伸縮控制器信號,從而控制伸縮桿的伸縮,而調節艾灸盒的高度以及艾灸距離。
實施例9:
在實施例8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腳部艾灸箱6內水平設置有第四滑動軌道61,第四滑動軌道61上設置有第四移動滑塊62,第四移動滑塊62連接有與中央控制器27信號連接的電機,第二艾灸盒放置在第四移動滑塊62上并且所述第二艾灸盒內的艾條朝向腳部艾灸槽7。
本實施例中腳部艾灸箱內設置第四滑動軌道,第四滑動軌道上設置第四移動滑塊,從而控制腳部艾灸箱內的第二艾灸盒的的艾灸距離,由于艾灸時腳部豎直放置,因此艾灸時的艾條應朝向腳底,即朝向腳部艾灸槽。第四移動滑塊的移動也是通過遙控器控制中央控制器給予信號,實現第四移動滑塊的滑動。
盡管這里參照本發明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