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核磁兼容的全方位乳腺介入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無x射線輻射,并且不受乳腺腺體密度的影響,被認為是當前能檢測出乳腺癌多灶性病灶和多中心病灶的一種最有價值的檢測手段,是目前醫院常用于輔助乳腺介入手術的成像方式。醫生進行乳腺介入手術時,必須提前獲得核磁成像結果,然后在儀器外執行手術,不能做到手術過程中核磁圖像實時導航,同時由于病灶分布的不確定性,可能需要從不同方向進行介入手術,從而增加手術效率,提高手術質量,降低病患痛苦和手術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核磁兼容的全方位乳腺介入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核磁兼容的全方位乳腺介入裝置,它包含基座,驅動軸,旋轉軸,驅動齒輪,旋轉齒輪,旋轉臺,滑軌a,滑軌b,齒條,滑道,剪叉機構,滑輪,蝸桿,耳型支架,活檢軸,蝸輪,活檢臺,活檢針座,取樣驅動軸,內針座安裝臺,取樣齒條,取樣驅動齒輪,內針座,內針,外針座,外針,活檢擊發彈簧,方形凹槽,限位彈簧,楔形限位塊,圓形鎖孔,穿刺驅動軸,穿刺從動軸,穿刺驅動齒輪,穿刺從動齒輪,滑槽,倒勾,推板,活檢針座上蓋。所述的基座上安裝有驅動軸和旋轉軸,驅動軸上安裝有驅動齒輪,旋轉軸上安裝有旋轉齒輪,驅動齒輪和旋轉齒輪嚙合,旋轉軸的頂端固連有旋轉臺,旋轉臺上安裝有滑軌a和滑軌b,滑軌a和滑軌b上均設有齒條和滑槽,兩個齒條面向布置,兩個滑槽背向布置,剪叉機構安裝在滑軌a和滑軌b上,剪叉機構底座的兩側安裝有對稱分布的四個滑輪,滑輪沿滑軌a和滑軌b上的滑道滾動,剪叉機構工作臺上安裝有蝸桿和耳型支架,耳型支架上安裝有活檢軸,活檢軸一端安裝有蝸輪,蝸輪和蝸桿嚙合,活檢軸另一端固連有活檢臺,活檢臺的一端上固定有活檢針座,另一端上安裝有取樣驅動軸和內針座安裝臺,取樣驅動軸上安裝有取樣驅動齒輪,內針座安裝臺上安裝有取樣齒條,取樣驅動齒輪和取樣齒條嚙合,內針座尾端固連在內針座安裝臺中,內針嵌在內針座中,外針座安裝在活檢針座中,并可沿活檢針座內壁滑動,外針嵌在外針座中,外針套在內針外,外針座和活檢針座之間安裝有活檢擊發彈簧,外針座底板一端設有兩個方形凹槽,方形凹槽底部均固連有一個限位彈簧,限位彈簧上固連有楔形限位塊,活檢針座底板的前端上開有兩個圓形鎖孔。
作為優選,所述的剪叉機構底座的底部安裝有穿刺驅動軸和穿刺從動軸,穿刺驅動齒輪軸上安裝有穿刺驅動齒輪,穿刺從動軸上安裝有穿刺從動齒輪,穿刺驅動齒輪與滑軌a上的齒條嚙合,同時帶動穿刺從動齒輪,穿刺從動齒輪和滑軌b上齒條的嚙合,使得剪叉機構在滑軌a和滑軌b上水平移動,實現活檢臺的穿刺進給和后退。
作為優選,所述的內針座安裝臺的底部設有燕尾型滑塊,活檢臺上開有燕尾槽,燕尾型滑塊和燕尾槽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的外針座底部開有滑槽,內針座的端部設有倒勾,倒勾勾在滑槽的內壁上,當取樣驅動軸帶動取樣驅動齒輪轉動,取樣驅動齒輪與內針座安裝臺上的取樣齒條嚙合,使得內針座安裝臺向后移動,實現內針座帶動外針座向后運動,當外針座底部的楔形限位塊移動至活檢針座上圓形鎖孔的位置時,限位彈簧釋放,楔形限位塊落入圓形鎖孔中,可實現活檢擊發彈簧的繃緊,當內針座反向運動,帶動其底部的推板到達圓形鎖孔的位置時,推板推動圓形鎖孔中的楔形限位塊抬起,使得處于壓縮狀態的活檢擊發彈簧釋放,帶動外針切割組織。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種核磁兼容的全方位乳腺介入裝置均采用非磁性材料制造,所有軸均是通過陶瓷軸承安裝固定,與核磁環境兼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將基座固定在單側乳腺組織中心的正下方,驅動齒輪帶動旋轉齒輪實現360°轉動,使得從動齒輪軸上固連的旋轉臺旋轉,從而實現活檢臺可以從任意方向進行穿刺介入治療。
2、剪叉機構底座上安裝的滑輪在滑軌上的滑槽中滾動,保證了剪叉機構在旋轉臺上水平方向運動的平穩性。
3、采用蝸輪蝸桿驅動實現活檢臺的俯仰姿態調整,利用蝸輪蝸桿的自鎖功能,可以避免由于活檢臺的重力作用對其姿態產生的影響,保證穿刺角度的準確性。
4、內針座安裝臺底部的燕尾型滑塊與活檢臺上的燕尾槽配合,保證了內針座安裝臺在活檢臺上水平移動的平穩性,從而保證了內針和外針進行活檢取樣的穩定性。
5、驅動蝸桿與蝸輪嚙合,帶動活檢軸轉動,使得固連在活檢軸上的活檢臺轉動,實現任意角度的俯仰姿態調整,使得穿刺機構可以最優的角度進針,縮短針刺路徑,提高介入手術的精確性和效率。
6、取樣齒輪和取樣齒條嚙合,帶動內針實現自動上弦和外針的自動擊發取樣,方便整個介入機構的控制。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穿刺驅動齒輪的布置示意圖。
圖3為活檢針座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外針座和外針裝配示意圖。
圖5為外針座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內針座和外針座裝配示意圖。
圖7為活檢機構的俯視圖。
圖8為活檢機構的階梯剖視圖。
圖中:1-基座;2-驅動軸;3-旋轉軸;4-驅動齒輪;5-旋轉齒輪;6-旋轉臺;7-滑軌a;8-滑軌b;9-齒條;10-滑道;11-剪叉機構;12-滑輪;13-蝸桿;14-耳型支架;15-活檢軸;16-蝸輪;17-活檢臺;18-活檢針座;19-取樣驅動軸;20-內針座安裝臺;21-取樣驅動齒輪;22-取樣齒條;23-內針座;24-內針;25-外針座;26-外針;27-活檢擊發彈簧;28-方形凹槽;29-限位彈簧;30-楔形限位塊;31-圓形鎖孔;32-穿刺驅動軸;33-穿刺從動軸;34-穿刺驅動齒輪;35-穿刺從動齒輪;36-滑槽;37-倒勾;38-推板;39-活檢針座上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如圖1~8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基座,驅動軸,旋轉軸,驅動齒輪,旋轉齒輪,旋轉臺,滑軌a,滑軌b,齒條,滑道,剪叉機構,滑輪,蝸桿,耳型支架,活檢軸,蝸輪,活檢臺,活檢針座,取樣驅動軸,內針座安裝臺,取樣齒條,取樣驅動齒輪,內針座,內針,外針座,外針,活檢擊發彈簧,方形凹槽,限位彈簧,楔形限位塊,圓形鎖孔,穿刺驅動軸,穿刺從動軸,穿刺驅動齒輪,穿刺從動齒輪,滑槽,倒勾,推板,活檢針座上蓋。所述的基座上安裝有驅動軸和旋轉軸,驅動軸上安裝有驅動齒輪,旋轉軸上安裝有旋轉齒輪,驅動齒輪和旋轉齒輪嚙合,旋轉軸的頂端固連有旋轉臺,旋轉臺上安裝有滑軌a和滑軌b,滑軌a和滑軌b上均設有齒條和滑槽,兩個齒條面向布置,兩個滑槽背向布置,剪叉機構安裝在滑軌a和滑軌b上,剪叉機構底座的兩側安裝有對稱分布的四個滑輪,滑輪沿滑軌a和滑軌b上的滑道滾動,剪叉機構工作臺上安裝有蝸桿和耳型支架,耳型支架上安裝有活檢軸,活檢軸一端安裝有蝸輪,蝸輪和蝸桿嚙合,活檢軸另一端固連有活檢臺,活檢臺的一端上固定有活檢針座,另一端上安裝有取樣驅動軸和內針座安裝臺,取樣驅動軸上安裝有取樣驅動齒輪,內針座安裝臺上安裝有取樣齒條,取樣驅動齒輪和取樣齒條嚙合,內針座尾端固連在內針座安裝臺中,內針嵌在內針座中,外針座安裝在活檢針座中,并可沿活檢針座內壁滑動,外針嵌在外針座中,外針套在內針外,外針座和活檢針座之間安裝有活檢擊發彈簧,外針座底板一端設有兩個方形凹槽,方形凹槽底部均固連有一個限位彈簧,限位彈簧上固連有楔形限位塊,活檢針座底板的前端上開有兩個圓形鎖孔。
進一步的,所述的剪叉機構底座的底部安裝有穿刺驅動軸和穿刺從動軸,穿刺驅動齒輪軸上安裝有穿刺驅動齒輪,穿刺從動軸上安裝有穿刺從動齒輪,穿刺驅動齒輪與滑軌a上的齒條嚙合,同時帶動穿刺從動齒輪,穿刺從動齒輪和滑軌b上齒條的嚙合,使得剪叉機構在滑軌a和滑軌b上水平移動,實現活檢臺的穿刺進給和后退。
進一步的,所述的內針座安裝臺的底部設有燕尾型滑塊,活檢臺上開有燕尾槽,燕尾型滑塊和燕尾槽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針座底部開有滑槽,內針座的端部設有倒勾,倒勾勾在滑槽的內壁上,當取樣驅動軸帶動取樣驅動齒輪轉動,取樣驅動齒輪與內針座安裝臺上的取樣齒條嚙合,使得內針座安裝臺向后移動,實現內針座帶動外針座向后運動,當外針座底部的楔形限位塊移動至活檢針座上圓形鎖孔的位置時,限位彈簧釋放,楔形限位塊落入圓形鎖孔中,實現活檢擊發彈簧的繃緊,當內針座反向運動,帶動其底部的推板到達圓形鎖孔的位置時,推板推動圓形鎖孔中的楔形限位塊抬起,使得處于壓縮狀態的活檢擊發彈簧釋放,帶動外針切割組織。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核磁兼容的全方位乳腺介入裝置均采用非磁性材料制造,所有軸均是通過陶瓷軸承安裝固定,與核磁環境兼容。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手術時,患者處于俯臥位姿態,首先使驅動齒輪轉動,驅動齒輪帶動旋轉齒輪轉動,使得固連在旋轉齒輪軸上的旋轉臺轉動,從而帶動活檢臺轉動至病灶點所在的位置,其次驅動剪叉機構上的絲杠,調節活檢臺的高度,使活檢臺到達穿刺目標點,然后,驅動蝸桿與蝸輪嚙合,帶動活檢軸轉動,調節活檢臺的俯仰角度,獲得最佳的進針姿態,再驅動取樣驅動齒輪,與內針座安裝臺上的取樣齒條嚙合,使得內針座安裝臺向后移動,即實現內針座向后退,內針座端部的倒勾勾住外針座底部上的滑槽的內壁,從而帶動外針座一起向后退,當外針座底部的楔形限位塊移動至活檢針座上的圓形鎖孔的位置時,楔形限位塊末端的限位彈簧釋放,使得楔形限位塊落入圓形鎖孔中,實現活檢擊發彈簧繃緊,即實現內針上弦,最后驅動剪叉機構底部的穿刺驅動齒輪,使得剪叉機構在滑軌a和滑軌b上水平移動,實現活檢臺的穿刺進給運動,當針尖進入病灶點區域時,驅動取樣驅動軸反方向轉動,使得內針座向前移動,當內針座上的推板到達圓形鎖孔的位置時,推動圓形鎖孔中的楔形限位塊抬起,從而使得繃緊狀態的活檢擊發彈簧釋放,實現內針取樣和自動擊發外針完成組織切割的過程,取樣成功后,驅動穿刺驅動齒輪反向轉動,將活檢針退出人體,收集樣本組織后將機構復位,重復上述步驟進行下一次取樣。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