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設計紙尿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紙尿褲智能報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針對嬰兒的紙尿褲智能貼片產品,他們利用嬰兒尿尿時,會引起環境溫濕度變化的原理,通過檢測紙尿褲的溫度和濕度變化,來判斷紙尿褲是否尿濕。由于成人紙尿褲外側有一層不透氣的保護膜,阻止水汽透過紙尿褲,因而現有的產品不能適用。
為此,本發明公開一種紙尿褲智能報警裝置及方法。可適用于各種形式的紙尿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是,現有產品利用溫度、濕度檢測紙尿褲是否尿濕,對于不透氣的紙尿褲,便不能正常報警的問題。公開了一種紙尿褲智能報警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智能報警裝置,包括數據采集端、報警端。其中數據采集端由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水分含量傳感器、電源、以及帶無線傳輸模塊的處理器組成,其中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是紙尿褲外側的溫度和濕度,水分傳感器檢測到的是紙尿褲內部的含水量。報警端為用于分析數據和提示報警的手機app。
數據采集端為一個貼片形式的硬件,有硬質塑料外殼,并由魔術貼將其貼在紙尿褲外側。數據采集端采集了紙尿褲外側的溫度、相對濕度、紙尿褲內的水分含量、當前電路電量信息,通過無線模塊發送到報警端。為了延長工作時間,在不采集數據時,處理器進入低功耗的深度睡眠模式,等待時鐘喚醒。數據采集端的處理步驟如下:
s01:初始化傳感器,并檢測傳感器的正確性,如果傳感器啟動失敗,一直亮紅燈,提示硬件錯誤,否則進入步驟s02。
s02:進入低功耗模式,等待報警端的無線連接信號,當收到連接信號時,進入步驟s03。
s03:采集實時溫度、濕度、水分含量傳感器數據,并將數據通過無線傳輸到報警端,進入步驟s04。
s04:進入低功耗模式,等待時鐘信號或無線信號喚醒,進入步驟s05。
s05:判斷無線信號是否連接正常,正常則進入步驟s03,否則進入步驟s06。
s06:采集溫度、濕度、水分含量傳感器數據,并將數據存儲,進入步驟s07。
s07:進入低功耗模式,等待時鐘或是無線信號喚醒,進入s08。
s08:判斷無線信號是否連接正常,如果依然沒有連接,則進入s06,否則進入s09。
s09:將本地存儲的離線數據,發送到報警端,然后進入s03。
水分含量傳感器為一個自制的導電極片,貼于紙尿褲外側,對于干燥的紙尿褲和尿濕的紙尿褲,導電極片的容量值有明顯的區別,可用于判斷紙尿褲當前的狀態。
報警端接收數據采集端的無線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識別當前紙尿褲的狀態,如果紙尿褲處于尿濕的狀態,則報警提示監護人員,及時更換紙尿褲。報警端的數據處理流程如下:
s11:掃描硬件,發現周圍可連接的硬件。
s12:如果掃描到上次無線斷開時候的所連接的硬件,則自動連接,否則等待用戶指定要連接的硬件,進入步驟s13。
s13:連接硬件,如果連接成功,則進入步驟s14,連接失敗,進入步驟s11。
s14:等待數據采集端發送數據,如果無線連接斷開,則進入步驟s11;如果接收到了數據,則進入步驟s15。
s15:根據溫度判斷硬件是否貼于已經穿戴的紙尿褲外側,如果是,則進入步驟s16,否則進入步驟s14。
s16:根據溫度、濕度、水分含量數據,判斷當前紙尿褲是否已經尿濕,如果是,則進入步驟s17,否則進入步驟s14。
s17:報警提示監護人員紙尿褲已經尿濕,進入步驟s14。
報警端的佩戴檢測利用溫度進行判斷。通過學習之前的歷史數據,將溫度分成兩類,溫度高的一類為佩戴到人體的溫度數據,溫度低的一類為未佩戴到人體時的溫度數據。其判斷方法如下:假設未佩戴到人體時,檢測到的平均溫度為ul,方差為∑l,未佩戴的概率為pl;佩戴到人體時,檢測到的平均溫度是uh,方差為∑h,佩戴的概率為ph。記歷史溫度數據為[t1t2ltm]。
s21:初始化數據;令ul=23,∑l=5,pl=0.4;uh=30,∑h=5,ph=0.6。
s22:計算每一個溫度點為佩戴在人體的概率
未佩戴的概率為
s23:更新參數:
如果更新后的參數ul、∑l、pl、uh、∑h、ph與更新前相比,有變化則轉到步驟s22,否則轉
到步驟s24。
s24:根據當前點的問題t以及參數ul、∑l、pl、uh、∑h、ph,計算處于佩戴狀態的概率wh,如果wh概率大于0.5,則表示當前狀態是處于佩戴狀態,反之則是處于未佩戴狀態。
利用溫度t、相對濕度rh、水分含量c,判斷紙尿褲是否處于尿濕;設置溫度、相對濕度、水分含量的權重因子分別為wt,wrh,wc;令th=uh,計算尿濕可能性k,如果k大于設置門限,則表示已經紙尿褲尿濕,需要提示報警。其中k的計算方式如下:
k=wt×(t-th)+wrh×(rh-80)/20+wc×c
附圖說明
圖1是紙尿褲智能報警裝置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2是數據采集端控制器處理流程圖。
圖3是報警端控制器處理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的說明。以下所述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
結合圖1,本發明專利所述紙尿褲智能報警器裝置由數據采集端101、報警端102兩部分組成;數據采集端101包括水分含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電源控制電路、無線信號發射電路和主控處理器。報警端102由無線數據接收模塊、數據分析模塊和報警模塊組成。本發明所述的數據采集端101,為貼片形式,通過魔術貼可貼于紙尿褲外側。數據采集端101電路有塑料硬質外殼。
結合圖2,數據采集端101在報警端102連接之后,開始數據的采集。當無線處于連接狀態時,處理器時鐘每隔20秒喚醒一次處理器,處理器采集所有傳感器的數據并通過無線傳到報警端102,再次進入休眠狀態;當無線處于未連接狀態,處理器每隔60秒喚醒一次處理器,處理器采集所有傳感器的數據并保存到本地,再次進入睡眠狀態,等待下一次無線連接成功時,將本地保存的數據,一起傳輸到報警端102。
結合圖3,報警端102的app開啟之后,首先將采集端101放置于成人紙尿褲外側,報警端102嘗試無線連接數據采集端101,再連接上之后,接收數據,首先進行佩戴判斷,再進行紙尿褲是否處于尿濕狀態的報警判斷。
本發明所述的佩戴判斷,先對歷史溫度數據進行學習,設佩戴時的平均溫度為uh、溫度波動的方差為σh,佩戴的概率為ph;未佩戴時的平均溫度為ul、溫度波動的方差為σl,佩戴的概率為pl。
報警端102本地存儲有歷史溫度數據列表如下:
首先初始化數據;令ul=23,∑l=5,pl=0.4;uh=30,∑h=5,ph=0.6。
然后計算每一個歷史溫度數據的佩戴概率
利用每一個歷史點的佩戴和未佩戴概率,更新參數ul=21.833、∑l=4.019、pl=0.45、uh=30.482、∑h=2.8055、ph=0.55。參數的值有變化,則利用新的參數,再次計算每一個歷史點的佩戴概率和未佩戴概率,更新參數,直到參數不再變化。依次得到的參數如下
第二次迭代:ul=21.822、∑l=3.709、pl=0.4433、uh=30.556、∑h=2.3141、ph=0.5567。
第三次迭代:ul=21.866、∑l=3.866、pl=0.4581、uh=30.596、∑h=2.1626、ph=0.5419。
第四次迭代:ul=21.919、∑l=4.079、pl=0.4631、uh=30.632、∑h=2.0373、ph=0.5369。
第五次迭代:ul=21.975、∑l=4.3142、pl=0.4685、uh=30.670、∑h=1.9105、ph=0.5315。
第六次迭代:ul=22.037、∑l=4.5748、pl=0.4743、uh=30.710、∑h=1.7784、ph=0.5257。
第七次迭代:ul=22.106、∑l=4.8666、pl=0.4807、uh=30.754、∑h=1.6396、ph=0.5193。
第八次迭代:ul=22.183、∑l=5.1970、pl=0.4878、uh=30.801、∑h=1.4937、ph=0.5122。
第九次迭代:ul=22.269、∑l=5.5753、pl=0.4958、uh=30.853、∑h=1.3403、ph=0.5042。
…
第十九次迭代:ul=23.949、∑l=13.746、pl=0.648、uh=31.479、∑h=0.0532、ph=0.352。
第二十次迭代:ul=23.949、∑l=13.746、pl=0.648、uh=31.479、∑h=0.0532、ph=0.352;迭代停止。
接收到數據溫度t=31.3度,相對濕度rh=90%,水分含量c=60%;根據當前溫度以及學習歷史數據得到的參數ul、∑l、pl、uh、∑h、ph,計算出當前處于佩戴狀態下的概率wh=0.979,wh大于0.5,則表明當前紙尿褲處于佩戴狀態,將繼續判斷紙尿褲是否尿濕,否則等待下一次的數據。
報警端102在當前紙尿褲處于佩戴狀態時,判斷當前紙尿褲是否處于尿濕狀態。應用于成人紙尿褲時,設溫度、相對濕度、水分含量的權重因子分別為wt=0.2,wrh=0.5,wc=1;應用于嬰兒紙尿褲時,設溫度、相對濕度、水分含量的權重因子分別為wt=0.2,wrh=1,wc=0.5;根據當前的溫度t,相對濕度rh,水分含量c,計算相對于成人紙尿褲的參數k=wt×(t-th)+wrh×(rh-80)/20+wc×c=0.2*(31.3-31.479)+0.5*(90-80)/20+1*0.6=0.814。設置報警門限為0.6,k超過了0.6,則報警提示。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修飾,也應當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