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智能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疾病診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的心血管病人數逐年增加,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特點,實際上,心血管病死亡人數已經超過惡性腫瘤成為中國第一大死亡病因,造成心血管病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藥物或者治療手段,而是由于無法有效監測、及時治療。
現有技術中,內科醫生用holter(holter即“動態心電圖”dynamicelectrocardiographydcg,適用于一次心電圖難以撲捉到有效的診斷依據,但患者又有明顯自覺癥狀的情況)收集用戶的連續心電圖監測數據,通過網絡送到醫院數據庫,醫院醫生人工讀圖,發現異常及時提醒病人就醫。
但是,一個醫生能夠監測的病人太少,無法普及,無法監測大量的心臟病人。而且,現在holter的連續監測數據通常為1~7天,能夠預警病人的發病只能提前2~3個小時,而心梗從現在的發現到發作只有兩個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再晚其生還幾率就很低了。因此,要提前更多時間預警,必須用更長時間的連續檢測心電圖數據來預測更遠的未來。
具體來說,現有技術中的holter存在的問題是:
1)當連續心電圖監測的數據時間很長,比如>1天,或者病人很多,醫生根本來不及看完所有數據,無法及時有效的處理這樣的任務;
2)醫生對病人的行為改變或者就醫的要求不能立刻到達病人,由于,holter的連續監測數據時間跨度較長,數據量大,醫生需要較長的時間來研究病人的心電圖監測數據,耽誤寶貴的搶救時間。
3)醫生對造成病人病癥的原因不明、這種原因主要是當時病人進行的特殊活動:喝酒、熬夜、吃藥、運動損傷等。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能夠降低醫生處理數據的時間,提高工作率,以為患者爭取寶貴治療時間的種疾病診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疾病診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holter,數據量大,醫生處理時間較長,工作效率低的技術難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疾病診斷系統,包括用戶終端、診斷者終端以及通訊模塊;其中,
所述通訊模塊連接用戶終端和診斷者終端,使用戶終端和診斷者終端實現雙向通訊連接;
所述用戶終端包括:
監測裝置,所述監測裝置用于監測人體生理參數;
癥狀輸入裝置,所述癥狀輸入裝置用于輸入癥狀信息;
行為輸入裝置,所述行為輸入裝置用于輸入行為信息;
時間軸模塊,所述時間軸模塊用于記錄時間信息,以標記獲取生理參數以及輸入癥狀信息的時間點;
所述診斷者終端包括:
監測信息讀取裝置,所述監測信息讀取裝置用于讀取所述監測裝置、病癥輸入裝置以及時間軸模塊的信息;
診斷結果輸入裝置,所述診斷結果輸入裝置用于輸入診斷結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監測裝置為用于實時監測人體脈搏參數的脈搏測量儀、用于測量人體血壓參數的電子血壓計以及用于測量人體心跳參數的心率測量儀中的一種或幾種。
在該技術方案中,所述監測裝置包括能夠實時監測用戶心電圖信息的holter系統。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通訊模塊包括第一通訊單元、云存儲平臺以及第二通訊單元;所述用戶終端的監測裝置、癥狀輸入裝置以及時間軸模塊均與第一通訊單元連接;所述第一通訊單元與云存儲平臺通訊連接,所述云存儲平臺與第二通訊單元通訊連接;所述第二通訊單元同時與診斷者終端的監測信息讀取裝置和診斷結果輸入裝置連接。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通訊模塊包括第一藍牙單元、本地診斷中心以及第二藍牙單元;所述用戶終端的監測裝置、癥狀輸入裝置以及時間軸模塊均與第一藍牙單元連接;所述第一藍牙單元與本地診斷中心通訊連接,所述本地診斷中心與第二藍牙單元連接;所述第二藍牙單元同時與診斷者終端的監測信息讀取裝置和診斷結果輸入裝置連接。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用戶終端還包括診斷結果讀取裝置,所述診斷結果讀取裝置用于讀取所述診斷結果輸入裝置所輸入的診斷結果。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癥狀輸入裝置設有若干癥狀標簽,用戶通過點擊癥狀標簽實現癥狀信息的輸入;
所述診斷結果輸入裝置設有若干診斷結果標簽,診斷者通過點擊診斷結果標簽實現診斷結果的輸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癥狀標簽包括胸痛、大喜、大汗、大悲、背痛、頭暈、胸悶、胃痛、心慌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在該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行為標簽包括熬夜、吃各種化學品、特殊運動行為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而且,所述癥狀標簽由圖形和文字構成。
在該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癥狀輸入裝置還包括語音輸入模塊。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通過用戶終端的監測裝置實時監測所需的人體生理參數,可將這些生理參數通過通訊模塊發送給診斷者終端;與此同時,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用戶有不良癥狀,則可通過癥狀輸入裝置將不良癥狀記錄下來,時間軸模塊會記錄輸入癥狀的時間;不僅能夠讓診斷者獲取更豐富的關于用戶的身體信息,使其能夠更為準確的給出診斷結果;而且,診斷者還能夠快速調取用戶輸入癥狀前后的人體生理參數,診斷者能夠快速獲取關鍵信息,提高診斷的效率,不僅能夠提高單個醫生處理患者的數量,也能夠將預警時間提前,為用戶節省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治療效率。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疾病診斷系統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患者佩戴所述用戶終端的監測裝置,監測裝置實時測量人體生理參數;
步驟二,當患者出現不良癥狀時,通過癥狀輸入裝置輸入出現的癥狀;監測裝置測量的人體生理參數、癥狀輸入裝置輸入的癥狀信息以及時間軸模塊的時間信息,通過通訊模塊發送給診斷者終端;
步驟三,通過監測信息讀取裝置,快速獲取癥狀信息輸入時間前后的人體生理參數;
步驟四,診斷者或者cnn診斷程序根據獲取的人體生理參數判斷患者的疾病狀態。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的使用方法,通過用戶終端的監測裝置實時監測所需的人體生理參數,可將這些生理參數通過通訊模塊發送給診斷者終端;與此同時,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用戶有不良癥狀,則可通過癥狀輸入裝置將不良癥狀記錄下來,時間軸模塊會記錄輸入癥狀的時間;不僅能夠讓診斷者獲取更豐富的關于用戶的身體信息,使其能夠更為準確的給出診斷結果;而且,診斷者還能夠快速調取用戶輸入癥狀前后的人體生理參數,診斷者能夠快速獲取關鍵信息,提高診斷的效率,不僅能夠提高單個醫生處理患者的數量,也能夠將預警時間提前,為用戶節省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治療效率;尤為重要的是,在診斷者來不及做出診斷結果時,cnn診斷程序通過處理輸入癥狀前后時間的生理參數來進行自動診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的結構方框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模塊的結構方框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模塊的結構方框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用戶終端;2-診斷者終端;3-通訊模塊;
11-監測裝置;12-癥狀輸入裝置;13-時間軸模塊;
14-診斷結果讀取裝置;21-監測信息讀取裝置;22-診斷結果輸入裝置;
31-第一通訊單元;32-云存儲平臺;33-第二通訊單元;
34-第一藍牙單元;35-本地診斷中心;36-第二藍牙單元;
15-行為輸入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的結構方框圖;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模塊的結構方框圖;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模塊的結構方框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疾病診斷系統,包括用戶終端1、診斷者終端2以及通訊模塊3;其中,
所述用戶終端1包括監測裝置11、癥狀輸入裝置12、時間軸模塊13以及行為輸入裝置15,所述監測裝置11用于監測人體生理參數;所述癥狀輸入裝置12用于輸入癥狀信息;所述時間軸模塊13用于記錄時間信息,以標記獲取生理參數以及輸入癥狀信息的時間點;所述行為輸入裝置用于輸入行為信息;行為信息主要指當時病人進行的特殊活動:喝酒、熬夜、吃藥、運動損傷等。
所述診斷者終端2包括監測信息讀取裝置21以及診斷結果輸入裝置22,所述監測信息讀取裝置21用于讀取所述監測裝置11、病癥輸入裝置以及時間軸模塊13的信息;所述診斷結果輸入裝置22用于輸入診斷結果。
所述通訊模塊3連接用戶終端1和診斷者終端2,使用戶終端1和診斷者終端2實現雙向通訊連接。
參閱圖4,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患者佩戴所述用戶終端1的監測裝置11,監測裝置11實時測量人體生理參數;
步驟二,當患者出現不良癥狀時,通過癥狀輸入裝置12輸入出現的癥狀;監測裝置11測量的人體生理參數、癥狀輸入裝置12輸入的癥狀信息以及時間軸模塊13的時間信息,通過通訊模塊3發送給診斷者終端2;
步驟三,通過監測信息讀取裝置21,快速獲取癥狀信息輸入時間前后的人體生理參數;
步驟四,根據獲取的人體生理參數判斷患者的疾病狀態。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疾病診斷系統,通過用戶終端1的監測裝置11實時監測所需的人體生理參數,可將這些生理參數通過通訊模塊3發送給診斷者終端2;與此同時,如果在監測過程中,用戶有不良癥狀,則可通過癥狀輸入裝置12將不良癥狀記錄下來,時間軸模塊13會記錄輸入癥狀的時間;不僅能夠讓診斷者獲取更豐富的關于用戶的身體信息,使其能夠更為準確的給出診斷結果;而且,診斷者還能夠快速調取用戶輸入癥狀前后的人體生理參數,診斷者能夠快速獲取關鍵信息,提高診斷的效率,不僅能夠提高單個醫生處理患者的數量,也能夠將預警時間提前,為用戶節省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治療效率。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監測裝置11為用于實時監測人體脈搏參數的脈搏測量儀、用于測量人體血壓參數的電子血壓計以及用于測量人體心跳參數的心率測量儀。
通過脈搏測量儀、電子血壓計和心率測量儀能夠全方面監控人體的各項生理參數,為疾病的診斷提供豐富、全面的參考數據。
當然,這僅是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本發明的監測裝置11并不局限于此,也可根據需要選擇上述監測儀器中的一種或幾種。
例如,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應用中,所述監測裝置11包括能夠實時監測用戶心電圖信息的holter系統,能夠適用于各種心臟疾病的診斷。
心臟疾病的早期病人沒有明顯的疼痛癥狀,但是大部分有輕微的不適或者強烈的情緒變化的特性,此時讓holter系統的佩戴者,利用癥狀輸入裝置12輸入出現的癥狀,并通過通訊模塊3將輸入的信息發給醫生,醫生看到標簽才去讀這個病人的心電圖,可以極大節省醫生的時間,使醫生在碎片時間即可完成對病人的診斷,大大提高效率。
當長時間心電數據需要看的時候,傳統的全部讀圖已經不可能,而讀一些標簽前后各一分鐘的數據非常迅速的,因此可以極大提高醫生處理心電圖的效率,從而可以實現看大量心電圖,或者看更多病人的心電圖。
為了提高輸入效率和輸入難度,所述癥狀輸入裝置12設有若干癥狀標簽,用戶通過點擊癥狀標簽實現癥狀信息的輸入;所述診斷結果輸入裝置22設有若干診斷結果標簽,診斷者通過點擊診斷結果標簽實現診斷結果的輸入。
具體來說,癥狀標簽包括但不限于胸痛、大喜、大汗、大悲、背痛、頭暈、胸悶、胃痛(心臟下壁缺血的放射狀疼痛癥狀)。
具體來說,所述行為標簽包括熬夜、吃各種化學品、特殊運動行為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此外,為了進一步降低操作難度,癥狀標簽由圖形和文字構成,具有生動形象,易于識別的優點,能夠便于老人、兒童使用。
為了豐富輸入方法,進一步降低輸入難度,所述癥狀輸入裝置12還包括語音輸入模塊。用戶可通過語音輸入模塊更為便捷的輸入更為詳細和準確的癥狀信息。
參閱圖2,在本發明的第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通訊模塊3包括第一通訊單元31、云存儲平臺32以及第二通訊單元33;所述用戶終端1的監測裝置11、癥狀輸入裝置12以及時間軸模塊13均與第一通訊單元31連接;所述第一通訊單元31與云存儲平臺32通訊連接,所述云存儲平臺32與第二通訊單元33通訊連接;所述第二通訊單元33同時與診斷者終端2的監測信息讀取裝置21和診斷結果輸入裝置22連接。
在該實施例中,通訊模塊3能夠實現遠程無線通訊,用戶可在家進行監測,醫生可在醫院或者任意地點進行診斷。
當然,這僅是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本發明的通訊模塊3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為其他形式,例如:
參閱圖3,在本發明的第二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通訊模塊3包括第一藍牙單元34、本地診斷中心35以及第二藍牙單元36;所述用戶終端1的監測裝置11、癥狀輸入裝置12以及時間軸模塊13均與第一藍牙單元34連接;所述第一藍牙單元34與本地診斷中心35通訊連接,所述本地診斷中心35與第二藍牙單元36連接;所述第二藍牙單元36同時與診斷者終端2的監測信息讀取裝置21和診斷結果輸入裝置22連接。
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通訊模塊3僅能實現本地通訊,適合病人和醫生均在醫院的情況,實現醫生對各病床的實時、高效監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用戶終端1還包括診斷結果讀取裝置14,所述診斷結果讀取裝置14用于讀取所述診斷結果輸入裝置22所輸入的診斷結果。
診斷者即醫生,在給出診斷結果后,可將診斷結果直接發送給云端平臺或者診斷中心,也可發送給用戶終端1,用戶終端1的診斷結果讀取裝置14可將數據顯示。
當采用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通訊模塊3時,診斷者終端2設計為便攜終端,例如安裝有預制app的智能手機,醫生利用診斷者終端2對病人的心電圖打診斷標簽,該標簽通過互聯網立刻存儲在云存儲平臺32并出現在用戶終端1的診斷結果讀取裝置14上,有就醫需要的病人可以立刻根據提示就醫。極大節省反應時間,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當病人很多、醫生來不及打診斷標簽,可利用cnn診斷程序通過處理輸入癥狀前后時間的生理參數,對病人心電圖進行自動打標簽,作為醫生的診斷參考,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醫生診斷的效率,提高一個醫生在單位時間內診斷的病人人數。
cnn診斷程序指,指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是一種前饋神經網絡,它的人工神經元可以響應一部分覆蓋范圍內的周圍單元,本發明使用的卷積神經網絡的卷積深度為128。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