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家庭健康護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該搬運車用于搬移行動不便的老人。
背景技術:
我國已步入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照顧好老人已經從簡單的個人家庭問題轉變成社會問題,失衡的人口結構必然會對社會、家庭和醫療保健等方面產生巨大沖擊,同時也對老年護理事業產生了巨大需求。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護理人員需經常將這些老人從床上移動到輪椅上或者室外進行必要的日常活動,這樣通常需要護工通過背或抱的方式來實現,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且在搬運老人時由于施力不均,難免會讓老人產生不適感甚至造成肢體損傷。申請號201510523316.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癱瘓人員吊起移動車,在電動車的底盤上安裝有支架;在支架的上部安裝有伸縮桿;伸縮桿的前端有滑輪,吊繩通過滑輪一端與安裝在支架上的微型卷揚機連接,另一端通過掛件懸掛人體吊籃;電動車的前部有癱瘓人員座椅,后部有駕駛員座椅。該移動車存在體積大,造價昂貴,不便家庭使用等不足。為了方便實現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的搬移,現設計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擬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該搬運車能夠幫助護理人員將行動不便的老人移動到座椅、輪椅或室外進行活動,體積小、價格便宜,更能方便家庭使用。
本發明解決所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其特征在于該搬運車包括上部支架、座椅支撐部分、中部支架和底座;上部支架和底座通過中部支架連接,且座椅支撐部分固定在中部支架的中部;
所述底座包括右踏板、左踏板、老人腳踏板、前萬向輪、八字腿、后萬向輪、右踏板連桿、左踏板連桿、第一推桿、第二推桿和第三推桿;所述老人腳踏板前端裝有兩個用于調節兩八字腿間夾角的右踏板和左踏板,右踏板連桿、左踏板連桿、第一推桿、第二推桿和第三推桿構成連桿機構,右踏板和左踏板及連接機構均位于老人腳踏板底部,右踏板和左踏板分別通過右踏板連桿和左踏板連桿與第一推桿的兩端連接,第一推桿的中間部位通過連桿與第二推桿的中間部位連接,第二推桿的兩端分別通過相應的第三推桿與八字腳的一個腳連接,八字腳的兩個腳末端均連接有后萬向輪;在老人腳踏板的底部前端安裝有前萬向輪;
所述中部支架包括回轉高度調節桿、連接桿、承重桿、護工腳踏板和腳踏板鎖死機構;所述承重桿的下部與老人腳踏板固定連接,上部與回轉高度調節桿通過轉動副相連,實現轉動;所述回轉高度調節桿呈v型,v型的一邊設有一列銷孔;v型的另一邊與連接桿的上端連接,連接桿的下端與護工腳踏板連接,護工腳踏板上設有腳踏板鎖死機構;
所述坐墊支撐部分以承重桿為中心呈左右對稱結構,包括坐墊、坐墊支撐桿和膝蓋保護墊;所述坐墊支撐桿固定在承重桿的前端上,坐墊支撐桿的前端兩側固定兩個膝蓋保護墊,坐墊支撐桿后端兩側分別通過轉動副連接著一個坐墊,坐墊在使用前處于豎直位置,在搬運過程中坐墊旋轉至水平位置;坐墊支撐桿的前端固定著膝蓋保護墊;
所述上部支架包括環抱保護桿、胸靠、主支撐架和老人把手;所述主支撐架由數根管材彎曲成型,主支撐架的前端為回型護工把手,后端為胸靠支架,在回型護工把手和胸靠支架之間由連接管材連接;回型護工把手下端通過連桿與回轉高度調節桿上的銷孔連接,該連桿與銷孔之間通過球頭鎖死銷固定;在回型護工把手下端的連桿的中部設有老人把手;與胸靠支架連接處的兩側連接管材分別套接有一個環抱保護桿,每個環抱保護桿由兩部分彎管組成,兩部分彎管相互套接在一起,兩部分彎管能相對轉動;胸靠支架上固定胸靠,所述胸靠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且位于環抱保護桿的末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采用連桿機構組成的踏板組件和回型護工把手作為搬運老人過程的主要動力源,使得搬運車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2)本發明沒有使用電動、氣動相關驅動元件,使得輔助搬運車體積較為小巧、造價低廉、使用方便,適用于家庭、養老院、醫院等各種環境;
3)本發明通過上部支架和坐墊支撐部分的設計,使得在應用此搬運車移動老人時,老人感覺更為舒適,可有效減輕護理人員勞動強度,提高老人生活質量。
4)本發明通過環抱保護桿和護工腳踏板的設計,實現了對老人的保護,使整個搬運過程變得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非工作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處于工作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的底座4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的承重桿33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的外殼5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部支架;11、環抱保護桿;12、胸靠;13、主支撐架;14、老人把手;2、座椅支撐部分;21、坐墊;22、坐墊支撐桿;23、膝蓋保護墊;3、中部支架;31、回轉高度調節桿;32、連接桿;33、承重桿;34、護工腳踏板;35、腳踏板鎖死機構;4、底座;411、右踏板;412、左踏板;42、老人腳踏板;43、前萬向輪;44、八字腿;45、后萬向輪;46、右踏板連桿;47、左踏板連桿;48、第一推桿;49、第二推桿;40、第三推桿;5、外殼;331、回轉連接孔;332、坐墊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具體實施例僅用于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不限制本申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護理用老年人輔助搬運車(參見圖3,簡稱搬運車)包括上部支架1、座椅支撐部分2、中部支架3和底座4;上部支架1和底座4通過中部支架3連接,且座椅支撐部分2固定在中部支架的中部;
所述底座4(參見圖4)包括右踏板411、左踏板412、老人腳踏板42、前萬向輪43、八字腿44、后萬向輪45、右踏板連桿46、左踏板連桿47、第一推桿48、第二推桿49和第三推桿40;所述老人腳踏板42前端裝有兩個用于調節兩八字腿44間夾角的右踏板411和左踏板412,右踏板411和左踏板412及連接機構均位于老人腳踏板42底部,右踏板411和左踏板412分別通過右踏板連桿46和左踏板連桿47與第一推桿48的兩端連接,第一推桿48的中間部位通過連桿與第二推桿49的中間部位連接,第二推桿49的兩端分別通過相應的第三推桿40與八字腳44的一個腳連接,八字腳44的兩個腳末端均連接有后萬向輪45;在老人腳踏板42的底部前端安裝有前萬向輪43;右踏板連桿46、左踏板連桿47、第一推桿48、第二推桿49和第三推桿40構成連桿機構,連桿機構與右踏板411、左踏板412構成踏板組件;
所述中部支架3包括回轉高度調節桿31、連接桿32、承重桿33、護工腳踏板34和腳踏板鎖死機構35;所述承重桿33的下部與老人腳踏板42固定連接,上部與回轉高度調節桿31通過轉動副相連,實現轉動;所述回轉高度調節桿31呈v型,v型的一邊設有一列銷孔;v型的另一邊與連接桿32的上端連接,連接桿32的下端與護工腳踏板34連接,護工腳踏板34上設有腳踏板鎖死機構35;
所述承重桿33(參見圖5)上端設有與回轉高度調節桿31轉動連接的回轉連接孔331,前端設有與坐墊支撐桿22連接的坐墊連接孔332;
所述坐墊支撐部分2以承重桿33為中心呈左右對稱結構,包括坐墊21、坐墊支撐桿22和膝蓋保護墊23;所述坐墊支撐桿22固定在承重桿33的前端上,坐墊支撐桿22的前端兩側固定兩個膝蓋保護墊23,坐墊支撐桿22后端兩側分別通過轉動副連接著一個坐墊21,坐墊21在使用前處于豎直位置,方便老人上車,在搬運過程中坐墊22旋轉至水平位置,老人可坐于其上;坐墊支撐桿22的前端固定著膝蓋保護墊23,在老人被抬起時膝蓋與膝蓋保護墊23接觸,起到支撐和緩沖的作用;
所述上部支架1包括環抱保護桿11、胸靠12、主支撐架13和老人把手14;所述主支撐架13由數根管材彎曲成型,主支撐架13的前端為回型護工把手,后端為胸靠支架,在回型護工把手和胸靠支架之間由連接管材連接;回型護工把手下端通過連桿與回轉高度調節桿31上的銷孔連接,該連桿與銷孔之間通過球頭鎖死銷固定,通過不同位置的銷孔的組合實現高度的調節;在回型護工把手下端的連桿的中部設有老人把手14;與胸靠支架連接處的兩側連接管材分別套接有一個環抱保護桿,每個環抱保護桿由兩部分彎管組成,兩部分彎管相互套接在一起,兩部分彎管能相對轉動;環抱保護桿11在工作時放下合攏,呈環抱狀,供老人坐在搬運車上時向后倚靠,同時防止老人在搬運過程中向后傾倒,起到保護和支撐作用;胸靠支架上固定胸靠12,所述胸靠12采用海綿等柔性材料制成,且位于環抱保護桿11的末端,是老人被抬起的過程中身體的主要支撐部件,柔軟質地的海綿保證了老人被抬起過程中的舒適度;老人把手14固定在主支撐架的中下部,供老人被抬起時抓握用,在老人被抬起時分擔一部分重力,增加搬運過程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管材及彎管均為鋁合金管,簡單輕便。
本發明中所述右踏板411和左踏板412均通過相應的固定軸固定在老人腳踏板前端的左右位置處,右踏板連桿46和左踏板連桿47長度不同,右踏板連桿46較短,左踏板連桿47較長,右踏板411的后端與右踏板連桿46的前端連接;左踏板412的中部與左踏板連桿47的前端連接,右踏板411和左踏板412在右踏板連桿46和左踏板連桿47的帶動下繞各自的固定軸轉動;左、右踏板的工作狀態相反,一個抬起一個下壓,即踩下左踏板412使其繞固定軸旋轉推動左踏板連桿47,從而向前推動第一推桿48,經過第二推桿49帶動第三推桿40轉動,從而使八字腿夾角變大,同時由于此過程中第一推桿48向前運動,帶動右踏板連桿46前伸,從而使右踏板411繞固定軸旋轉,其旋轉方向與左踏板412相反,右踏板處于抬起狀態,左踏板處于下壓狀態;這是由于左踏板412和右踏板411與相應連桿的連接位置不同(如圖4所示)及右踏板連桿46和左踏板連桿47的不同長度(右踏板連桿46較短、左踏板連桿47較長)決定的(即不同的桿長決定了不同的運動狀態);同理踩下抬起的右踏板411可使八字腿夾角變小,同時左踏板412抬起;使夾角變大的目的是降低搬運車的重心,增加老人被抬起過程中搬運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待老人坐穩后再調小夾角方便移動。
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征在于該搬運車還設有外殼5(參見圖6),所述外殼包裹著中部支架3,回轉高度調節桿31、連接桿32、承重桿33、護工腳踏板34和腳踏板鎖死機構35均包裹在外殼5內,使整體外形更加美觀。所述外殼5的上部設有能露出中部支架3上端的開口,中部設有能穿插坐墊支撐桿22的通孔,底部前端設有能露出護工腳踏板34的孔洞。
本發明搬運車的回轉高度調節桿上有一列銷孔,可與主支撐架13上的銷孔通過銷連接,實現高度調節以適應老人們的身高差異;通過護工腳踏板34的擺動實現對老人的抬起和放下動作;護工腳踏板34在將老人抬起的過程中,可通過腳踏板鎖死機構35實現鎖死,鎖死的作用是讓老人保持被抬起的狀態,此時護工可移動到搬運車中部將坐墊21旋轉至水平位置供老人坐下,隨后護工可再次踩踏腳踏板解除鎖死狀態將老人放在坐墊上坐穩。
本發明護理用老年人搬運車的具體工作流程是:
1)老人呈坐姿準備接受護工搬運,首先踩踏右踏板411使兩八字腿44之間夾角變大,降低搬運車重心,然后將老人雙腳放置于老人腳踏板42上,護工在回型護工把手處向上用力使上部支架1旋轉一定角度,此時胸靠12與老人胸部貼合,老人將雙臂搭在環抱保護桿兩側并夾緊,老人手部緊握老人把手14,護工準備將老人抬起。
2)護工腳踩護工腳踏板34,同時用手下壓回型護工把手,使老人由坐姿轉變成半站立姿勢直到護工腳踏板34處于鎖死狀態,此時胸靠12基本水平,老人身體重量主要由胸靠12支撐,同時老人手握老人把手14,增加老人在搬運車上的穩定性,此時老人腿部基本不受力。
3)由于護工腳踏板34處于鎖死狀態,故護工可松開護工腳踏板34,來到搬運車中部將坐墊21轉至水平,然后護工繼續踩踏護工腳踏板34,越過腳踏板鎖死機構35的極限位置,解除鎖死狀態,并緩慢將老人放在坐墊21上,待老人坐穩后,將環抱保護桿11合攏供老人倚靠防止老人向后傾倒。
4)護工通過推動回型護工把手,在前萬向輪43和后萬向輪45的輔助下實現老人的搬運動作。
本發明所述的前、后等方位詞語是一個相對概念,本申請中定義回型護工把手所在一側為前,胸靠所在一側為后。
本發明未述及之處適用于公知技術。
以上對本發明的說明為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只為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所用,而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凡以本發明申請權利要求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改進,均應歸屬于本申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