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經皮椎體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及穿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39472閱讀:729來源:國知局
一種經皮椎體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及穿刺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脊柱微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經皮椎體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及穿刺裝置。



背景技術:

老年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患病率高,解決脊椎病的傳統方法通過中藥的長期調養,中藥調養的方法治療的程度有限,且對于嚴重的脊椎病患者,治療的周期長,效果也不是十分明顯,效果均不理想。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是治療骨質疏松椎體骨折的另一種方法,其采用經皮穿刺椎體內注入填充劑進行椎體強化,或先用球囊或其他機械裝置撐開壓縮的椎體,使后突畸形得到部分或完全糾正后,再注入填充劑進行椎體強化,可以達到穩定骨折、恢復椎體力學強度和緩解疼痛的目的。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或后凸成形術屬于微創方法,其緩解因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疼痛率達75%~95%,大大減輕患者在治療時的痛苦。目前,實施該手術時往往需要進行多次ct或是c形臂x線機進行投照定位,為減少x線射線的照射量,研發一種定位準確、操作簡單且適用于胸、腰椎的穿刺裝置并且能夠通過骨水泥分部分、不等量的防泄漏灌裝注是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皮椎體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及穿刺裝置,提高骨水泥的滲透效率以及分布均勻度。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經皮椎體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包括針芯ⅰ、與針芯ⅰ初始端連接的手柄ⅰ,在所述針芯ⅰ末端設有針尖,且所述針尖能夠相對于針芯ⅰ的軸線轉動。在現有的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中,對椎體進行穿孔后需要穿刺針在椎體內形成一個用于骨水泥注入的通道,進而確保注入的骨水泥能夠盡可能地分布均勻,以實現對椎體骨質疏松的治療效果,而針對椎體骨質疏松病癥的具體情況,在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中采用的骨水泥注入方式不同,當骨質疏松病癥嚴重時,通常需要在穿刺椎體以形成骨水泥通道的同時,在通道內使用球囊將壓縮的椎體進行擴張,然后再注入骨水泥以實現椎體的強化;當骨質疏松病癥相對較輕時,則直接穿刺椎體形成骨水泥通道,即能完成椎體的強化,而在針對該類病癥時在通過穿刺椎體形成通道的過程中,通常采用帶尖銳部的針芯ⅱ,由于針芯ⅱ本身筆直,使得形成的骨水泥通道也呈直線狀,在將針芯ⅱ拔出,向通道內注入骨水泥時,因為通道呈直線狀且與預先定位好的病癥最嚴重的病灶相匹配,使得在椎體中骨水泥的覆蓋范圍相對較小,而對于遠離最嚴重的病灶點處的區域,骨水泥的滲透效果差,進而降低骨水泥對椎體的強化效果,而未降低此類情況的發生幾率,一般會選擇增加骨水泥注入量或是注入時間,但是通道內骨水泥的注入點處,骨水泥對椎體內該處的骨小梁形成相對較大的壓強,極易導致在注入過程中對原有的骨小梁部分形成二次損傷,即大大降低了椎體的強化效果;

針對現有椎體穿刺過程中的缺陷,申請人摒棄傳統的直線型針芯ⅱ,研究出一種帶針尖的穿刺針,包括針芯ⅰ以及與針芯ⅰ匹配的手柄ⅰ,在針芯ⅰ的末端設有針尖,該針尖能夠相對于針芯ⅰ的軸線轉動,即在穿刺過程中,當針尖的末端與未受損的骨小梁接觸而受到阻礙時,針尖會發生變向,針尖繼續沿強度相對較小的骨小梁切入,使得最終在椎體內形成一個曲線狀的骨水泥通道,而在進行骨水泥注入時,骨水泥的注入點設置在針尖的第一彎曲部分處,此時骨水泥首先沿曲線狀的通道移動,然后依次向通道附近的骨小梁輻射滲透,由于曲線狀的通道覆蓋的范圍相對較大,使得沿通道向外滲透的骨水泥能夠快速移動至椎體的大部分區域,以實現椎體的整體強化;并且由于通道的總體周長大,骨水泥輻射的方向相對較多,使得骨水泥對椎體內骨小梁形成的壓強逐級降低,能夠有效避免在骨水泥注入時對骨小梁造成的二次損傷。

所述針尖包括多個相互鉸接的連接頭,且多個連接頭的鉸接點位于一條圓滑過渡的曲線上。在針芯ⅰ在椎體內進行通道穿刺時,針芯ⅰ末端至所述針尖末端圓滑過渡,使得針尖在椎體內受到阻礙后所形成的通道相對規整,即形成一個相對圓滑的曲線狀,此時,針尖對骨小梁的損傷程度降低至最小,并且在將針芯ⅰ拔出時,回縮狀態下的針尖不會對骨小梁造成剮蹭,同時降低骨小梁對針尖的阻礙效果,以便針尖順利移出。

所述曲線的圓心點為多個,且多個圓心點位于所述針芯ⅰ軸線的同一側。進一步地,在在針芯ⅰ穿刺時,針尖形變所形成曲線只能沿針芯ⅰ軸線的一側分布,即針尖只沿同一個方向彎曲,當針尖斜插入椎體后,針尖能夠掠過大部分的自身強度減弱的骨小梁,以方便注入骨水泥后加快其滲透速度,同時只沿一個方向彎曲的針尖穿刺后形成的通道能夠將絕大部分的骨小梁覆蓋,增加了骨水泥的分布均勻度。

所述曲線的圓心點為一個。作為優選,針尖在受到阻礙后能夠形成一個圓滑的弧線,該弧線屬于一個單位圓的一段劣弧,而形成的通道與該段劣弧相匹配,使得針芯ⅰ無論是穿刺還是回縮過程中,均能避免對通道附近的骨小梁形成額外的擦傷,同時提高針芯ⅰ穿刺或是回縮的速度,以縮短椎體強化成型的時間。

多個所述連接頭均呈桿狀,且相鄰的兩個連接頭的偏折方向相同。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頭為桿狀,使得針尖在制造加工時可直接通過切割以及打磨金屬桿便能夠得到連接頭毛坯,而相鄰的兩個連接頭所發生偏轉的方向相同,以保證在椎體內形成的骨水泥通道具備足夠覆蓋面積,同時方便針尖的快速穿刺或是取出。

在所述連接頭一端端面中部開有卡槽,在連接頭另一端端面中部設有延伸段,相鄰的兩個所述連接頭之間通過延伸段與卡槽相互鉸接來實現連接,以所述針芯ⅰ穿刺方向為基準,位于初始端的連接頭與針芯ⅰ末端鉸接,在位于末端的連接頭端面上設有切口;初始狀態下,所述延伸段的端面與所述卡槽槽底之間具有一個接觸點a,所述接觸點a位于連接頭軸線的一側,且以接觸點a為起點,在所述延伸段的端面與所述卡槽底之間設置有轉動余量;工作狀態下,所述延伸段的端面與所述卡槽槽底之間具有一個接觸點b,所述接觸點b與接觸點a異側,以接觸點a為起點,在所述延伸段的端面與所述卡槽槽底之間設置有回轉余量。具體使用時,當位于針尖末端的連接頭進入椎體后,該連接頭的切口直接切入分布較為稀疏的骨小梁中,而當切口遇到強度相對較大的骨小梁時,切口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即開始沿阻礙力度較小的區域移動,而多個相互鉸接的連接頭則在切口的導引作用下隨之移動,直至切口將病灶完全覆蓋;在相鄰的兩個連接頭在進行轉動之前,延伸段與卡槽的槽底具備一個接觸點a,接觸點a位于連接頭軸線的一側,并且在以接觸點a為起點,沿切口受到阻礙后變向的方向在延伸段端面與卡槽槽底之間形成一個轉動余量,使得延伸段能夠相對于卡槽朝轉動余量所在的方向進行轉動,而當連接頭轉動到極限位置時,延伸段端面的另一側與卡槽的槽底之間具備一個接觸點b,接觸點b與接觸點a異側,此時,以接觸點b為起點,沿切口受到阻礙后變向的方向在延伸段端面與卡槽槽底之間形成一個回轉余量,而接觸點b能夠阻止延伸段繼續相對于卡槽轉動,而多個連接頭的轉動方向相同,即使得針尖只能朝一個方向彎曲,以實現穿刺、骨水泥注入效果的最大化;在針芯ⅰ回縮時,延伸段能夠相對于卡槽朝回轉余量所在的方向轉動復位,直至隨針芯ⅰ一并移出椎體。

在相鄰的兩個所述連接頭相對的一側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凸緣ⅰ、凸緣ⅱ,所述凸緣ⅰ與凸緣ⅱ均呈圓弧狀,且凸緣ⅰ的弧頂與凸緣ⅱ的弧頂相接觸。作為優選,在相鄰的兩個連接頭相對的一側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圓弧狀的凸緣ⅰ與凸緣ⅱ,能夠降低在兩個連接頭朝同一個方向相對轉動時所產生的干擾,減小兩個連接頭端面的磨損量,繼而延長針芯ⅰ以及針尖的使用壽命。

多個所述連接頭相對于針芯ⅰ軸線的轉動角度小于90度。作為優選,多個連接頭沿同一個方向轉動的角度在0~90度范圍內,保證針尖能夠將病灶區域進行覆蓋穿刺的同時,防止連接頭移動軌跡的曲率過大而增加針芯ⅰ的回縮難度。

沿多個所述連接頭的轉動方向,在凸緣ⅰ的外側壁設置有過渡圓面ⅰ,在延伸段的外側壁設置有過渡圓面ⅱ。作為優選,在在凸緣ⅰ的外側壁設置有過渡圓面ⅰ,在延伸段的外側壁設置有過渡圓面ⅱ,使得在針尖轉動彎曲時,其外側壁整體呈一個圓滑的曲線,即不存在任何突出部分,以避免針尖在穿刺時對骨小梁形成二次損傷。

一種穿刺裝置,包括外套管以及與外套管初始端連接的手柄ⅱ,還包括權利要求6~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經皮椎體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針芯ⅰ與外套管、手柄ⅰ與手柄ⅱ均相互匹配。在進行椎體定位穿刺時,外套管首先穿刺進入至椎體內,然后針芯ⅰ活動貫穿外套管后開始對椎體內的骨小梁進行骨水泥通道構建,直至手柄ⅰ與手柄ⅱ相互接觸,即完成穿刺工序。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由于曲線狀的通道覆蓋的范圍相對較大,使得沿通道向外滲透的骨水泥能夠快速移動至椎體的大部分區域,以實現椎體的整體強化;并且由于通道的總體周長大,骨水泥輻射的方向相對較多,使得骨水泥對椎體內骨小梁形成的壓強逐級降低,能夠有效避免在骨水泥注入時對骨小梁造成的二次損傷;

2、本發明中針尖在椎體內受到阻礙后所形成的通道相對規整,即形成一個相對圓滑的曲線狀,此時,針尖對骨小梁的損傷程度降低至最小,并且在將針芯ⅰ拔出時,回縮狀態下的針尖不會對骨小梁造成剮蹭,同時降低骨小梁對針尖的阻礙效果,以便針尖順利移出;

3、本發明在相鄰的兩個連接頭相對的一側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圓弧狀的凸緣ⅰ與凸緣ⅱ,能夠降低在兩個連接頭朝同一個方向相對轉動時所產生的干擾,減小兩個連接頭端面的磨損量,繼而延長針芯ⅰ以及針尖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成型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使用時的穿刺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使用時的穿刺示意圖;

圖5為針尖的側視圖;

圖6為針尖的正視圖;

圖7為兩個連接頭初始狀態下的配合示意圖;

圖8為兩個連接頭初始狀態下的配合剖視圖;

圖9為兩個連接頭工作狀態下的配合示意圖;

圖10為兩個連接頭工作狀態下的配合剖視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手柄ⅰ、2-針芯ⅰ、3-針尖、31-切口、32-連接頭、33-凸緣ⅰ、34-延伸段、35-凸緣ⅱ、36-銷柱、37-過渡圓面ⅰ、38-轉動余量、39-過渡圓面ⅱ、310-卡槽、311-回轉余量、4-手柄ⅱ、5-外套管、6-椎體、7-經椎弓根、8-骨小梁、9-針芯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2~10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針芯ⅰ2、與針芯ⅰ2初始端連接的手柄ⅰ1,在所述針芯ⅰ2末端設有針尖3,且所述針尖3能夠相對于針芯ⅰ2的軸線轉動。相對于傳統的直線針芯ⅱ9,在穿刺過程中,當針尖3的末端與未受損的骨小梁8接觸而受到阻礙時,針尖3會發生變向,針尖3繼續沿強度相對較小的骨小梁8切入,使得最終在椎體內形成一個曲線狀的骨水泥通道,而在進行骨水泥注入時,骨水泥的注入點設置在針尖3的第一彎曲部分處,此時骨水泥首先沿曲線狀的通道移動,然后依次向通道附近的骨小梁8輻射滲透,由于曲線狀的通道覆蓋的范圍相對較大,使得沿通道向外滲透的骨水泥能夠快速移動至椎體的大部分區域,以實現椎體的整體強化;并且由于通道的總體周長大,骨水泥輻射的方向相對較多,使得骨水泥對椎體內骨小梁8形成的壓強逐級降低,能夠有效避免在骨水泥注入時對骨小梁8造成的二次損傷。

進一步地,所述針尖3包括多個相互鉸接的連接頭32,且多個連接頭32的鉸接點位于一條圓滑過渡的曲線上。在針芯ⅰ2在椎體內進行通道穿刺時,針芯ⅰ2末端至所述針尖3末端圓滑過渡,使得針尖3在椎體內受到阻礙后所形成的通道相對規整,即形成一個相對圓滑的曲線狀,此時,針尖3對骨小梁8的損傷程度降低至最小,并且在將針芯ⅰ2拔出時,回縮狀態下的針尖3不會對骨小梁8造成剮蹭,同時降低骨小梁8對針尖3的阻礙效果,以便針尖3順利移出。

進一步地,在在針芯ⅰ2穿刺時,針尖3形變所形成曲線只能沿針芯ⅰ2軸線的一側分布,即針尖3只沿同一個方向彎曲,當針尖3斜插入椎體后,針尖3能夠掠過大部分的自身強度減弱的骨小梁8,以方便注入骨水泥后加快其滲透速度,同時只沿一個方向彎曲的針尖3穿刺后形成的通道能夠將絕大部分的骨小梁8覆蓋,增加了骨水泥的分布均勻度。

作為優選,針尖3在受到阻礙后能夠形成一個圓滑的弧線,該弧線屬于一個單位圓的一段劣弧,而形成的通道與該段劣弧相匹配,使得針芯ⅰ2無論是穿刺還是回縮過程中,均能避免對通道附近的骨小梁8形成額外的擦傷,同時提高針芯ⅰ2穿刺或是回縮的速度,以縮短椎體6強化成型的時間。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頭32為桿狀,使得針尖3在制造加工時可直接通過切割以及打磨金屬桿便能夠得到連接頭32毛坯,而相鄰的兩個連接頭32所發生偏轉的方向相同,以保證在椎體內形成的骨水泥通道具備足夠覆蓋面積,同時方便針尖3的快速穿刺或是取出。

實施例2

如圖2~10,本實施例中在所述連接頭32一端端面中部開有卡槽310,在連接頭32另一端端面中部設有延伸段34,相鄰的兩個所述連接頭32之間通過延伸段34與卡槽310相互鉸接來實現連接,以所述針芯ⅰ2穿刺方向為基準,位于初始端的連接頭32與針芯ⅰ2末端鉸接,在位于末端的連接頭32端面上設有切口31;初始狀態下,所述延伸段34的端面與所述卡槽310槽底之間具有一個接觸點a,所述接觸點a位于連接頭32軸線的一側,且以接觸點a為起點,在所述延伸段34的端面與所述卡槽310底之間設置有轉動余量38;工作狀態下,所述延伸段34的端面與所述卡槽310槽底之間具有一個接觸點b,所述接觸點b與接觸點a異側,以接觸點a為起點,在所述延伸段34的端面與所述卡槽310槽底之間設置有回轉余量311。

具體使用時,當位于針尖3末端的連接頭32進入椎體后,該連接頭32的切口31直接切入分布較為稀疏的骨小梁8中,而當切口31遇到強度相對較大的骨小梁8時,切口31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即開始沿阻礙力度較小的區域移動,而多個相互鉸接的連接頭32則在切口31的導引作用下隨之移動,直至切口31將病灶完全覆蓋;在相鄰的兩個連接頭32在進行轉動之前,延伸段34與卡槽310的槽底具備一個接觸點a,接觸點a位于連接頭32軸線的一側,并且在以接觸點a為起點,沿切口31受到阻礙后變向的方向在延伸段34端面與卡槽310槽底之間形成一個轉動余量38,使得延伸段34能夠相對于卡槽310朝轉動余量38所在的方向進行轉動,而當連接頭32轉動到極限位置時,延伸段34端面的另一側與卡槽310的槽底之間具備一個接觸點b,接觸點b與接觸點a異側,此時,以接觸點b為起點,沿切口31受到阻礙后變向的方向在延伸段34端面與卡槽310槽底之間形成一個回轉余量311,而接觸點b能夠阻止延伸段34繼續相對于卡槽310轉動,而多個連接頭32通過銷柱36相互鉸接,使得其轉動方向相同,繼而針尖3只能朝一個方向彎曲,以實現穿刺、骨水泥注入效果的最大化;在針芯ⅰ2回縮時,延伸段34能夠相對于卡槽310朝回轉余量311所在的方向轉動復位,直至隨針芯ⅰ2一并移出椎體6。

作為優選,在相鄰的兩個連接頭32相對的一側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圓弧狀的凸緣ⅰ33與凸緣ⅱ35,能夠降低在兩個連接頭32朝同一個方向相對轉動時所產生的干擾,減小兩個連接頭32端面的磨損量,繼而延長針芯ⅰ2以及針尖3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多個連接頭32沿同一個方向轉動的角度在0~90度范圍內,保證針尖3能夠將病灶區域進行覆蓋穿刺的同時,防止連接頭32移動軌跡的曲率過大而增加針芯ⅰ2的回縮難度。

作為優選,在在凸緣ⅰ33的外側壁設置有過渡圓面ⅰ37,在延伸段34的外側壁設置有過渡圓面ⅱ39,使得在針尖3轉動彎曲時,其外側壁整體呈一個圓滑的曲線,即不存在任何突出部分,以避免針尖3在穿刺時對骨小梁8形成二次損傷。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1和2的基礎之上,本實施例包括外套管5以及與外套管5初始端連接的手柄ⅱ4,還包括權利要求6~9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經皮椎體6成形術定位用穿刺針,針芯ⅰ2與外套管5、手柄ⅰ1與手柄ⅱ4均相互匹配。在進行椎體6定位穿刺時,外套管5首先由經椎弓根7穿刺進入至椎體內,然后針芯ⅰ2活動貫穿外套管5后開始對椎體內的骨小梁8進行骨水泥通道構建,直至手柄ⅰ1與手柄ⅱ4相互接觸,即完成穿刺工序。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淳安县| 蕉岭县| 吉隆县| 谢通门县| 贵港市| 商城县| 阿拉善右旗| 海林市| 桓仁| 郴州市| 花垣县| 宁国市| 伊吾县| 鹤峰县| 河东区| 吉首市| 隆昌县| 象州县| 乐安县| 镇巴县| 特克斯县| 旌德县| 竹溪县| 屯门区| 嘉兴市| 岳西县| 凌云县| 思南县| 内丘县| 漳浦县| 富民县| 读书| 霍山县| 建始县| 宜丰县| 南宁市| 高青县| 额尔古纳市| 阳信县|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