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管道側壁鉗剪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48222閱讀:411來源:國知局
管道側壁鉗剪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管道側壁鉗剪。



背景技術:

臨床手術大多涉及管道縫合術;其中,端側吻合術和側側吻合術是常見的縫合術,如背馱式肝移植手術中肝供體靜脈和受體下腔靜脈之間的端側吻合,以及胃腸道外科手術中兩腸壁之間的側側縫合。在端側吻合或側側吻合前,需要先用側壁鉗和手術剪在管道側壁上剪出一個圓形或橢圓形開口,然后再進行縫合。現有側壁鉗的鉗臂為彎柄結構,其鉗頭為雙角彎頭或弧形彎頭;使用時,根據手術需要選擇具體鉗夾位置和深度,用側壁鉗的鉗頭夾住管道側壁,然后用手術剪將側壁鉗內側的管道按照預留寬度將管道減掉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縫合開口,然后再進行縫合,待縫合完成后再將側壁鉗取出。但是,由于側壁鉗結構限制,使得手術剪操作空間極其有限,管道側壁剪切不便,管道殘端(即縫合開口)參差不齊,影響縫合質量,容易引起血栓或漏液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導致管道縫合處破裂,增加手術風險;由于側壁鉗鉗臂的重量較大,在縫合過程中管道側壁上的開口容易出現翻轉現象,縫合時需要用手扶鉗臂,增加縫合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管道側壁鉗剪,該管道側壁鉗剪不僅具有夾持作用,還具有剪切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管道側壁鉗剪,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組織剪和夾持鉗,所述組織剪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所述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通過第一鉸軸鉸連為一體,所述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的前端分別對應垂直設置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均呈弧形結構并同向彎曲形成弧形剪切線;所述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上均穿設有定位套,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的后端均固連有指環;

所述夾持鉗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通過第二鉸軸鉸連為一體,第一鉗臂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一刀臂的長度,第二鉗臂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二刀臂的長度,所述定位套上分別開設有與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相配合的通孔,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通過定位套分別與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相連接;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之間設置由鎖緊結構;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的前端分別對應垂直設置有第一鉗頭和第二鉗頭,所述第一鉗頭和第二鉗頭均呈弧形結構并同向彎曲形成弧形夾持面,第一鉗頭和所述第一刀片同向彎曲;

所述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上、下對應設置,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均為帶有內螺紋孔的空心結構,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內螺紋孔的公稱直徑和螺距均相等,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通過調節螺栓螺連為一體。

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的長度為1~10厘米。

所述第一刀臂和第二刀臂上均設置有限制所述定位套滑動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上均開設有與所述定位套通孔相配合的定位卡槽。

所述鎖緊結構為固連在所述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之間的復位彈簧。

所述第一鉗頭和第二鉗頭的自由端均設置有球形保護帽。

本發明的優點具體體現以下方面:

(1)、本發明的組織剪和夾持鉗通過調節螺栓連為一體,同時組織剪的刀臂與夾持鉗的鉗臂通過定位套連為一體,即本發明不僅具有夾持管道壁的作用,還具有剪切作用;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之間存在高度差,保證第一鉗頭與第一刀片之間的距離以及第二鉗頭與第二刀片之間的距離,防止組織剪從夾持處將管道剪除,保證剪切距離,并且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之間的距離可調節,以滿足不同管道對剪切殘端寬度要求;通過呈弧形結構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可在管道側壁上剪出圓形(或橢圓形)縫合開口,確保管道殘端整齊一致,便于縫合;通過向下微擰調節螺栓調節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之間的距離,進而調節夾持鉗夾持處與組織剪剪切位置處的距離,以滿足不同管道的手術需求。

(2)、本發明的組織剪和夾持鉗為可拆式結構,當剪切完成后,將調節螺栓拆下即可將組織剪取出,夾持鉗繼續夾持管道至縫合結束,組織剪和夾持鉗拆卸方便,并且夾持鉗小巧輕便,有效避免縫合時出現管道口翻轉或扭曲現象,確保縫合質量。

(3)、在縫合過程中,夾持鉗的第一鉗臂和第二鉗臂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自動閉合,進而確保第一鉗頭和第二鉗頭緊緊夾持管道側壁,防止手術過程中夾持鉗鉗頭松脫,確保手術安全。

(4)、第一鉗頭和第二鉗頭的自由端均設置有球形保護帽,保護患者體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沿a-a向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管道側壁鉗剪,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組織剪和夾持鉗,組織剪和夾持鉗為可拆卸式結構,組織剪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通過第一鉸軸3鉸連為一體,第一刀臂1的前端垂直設置有第一刀片4,第二刀臂2的前端對應設置有第二刀片5,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均向下內凹形成半圓弧形結構并同向彎曲形成弧形剪切線,且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的圓心分別位于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的上方,確保縫合切口為圓形結構或橢圓形結構,確保縫合切口質量,進而保證縫合質量;在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的后端均固連有指環6;

如圖1-3所示,夾持鉗包括結構相同、長度為5厘米的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通過第二鉸軸9鉸連為一體,第一鉗臂7的長度小于第一刀臂1的長度,第二鉗臂8的長度小于第二刀臂2的長度,與第一鉗臂7后端對應位置處的第一刀臂1上穿設有定位套10.1,與第二鉗臂8后端對應位置處的第二刀臂2上穿設有定位套10.2,兩定位套10.1、10.2上分別開設有與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相配合的通孔,第一鉗臂7后端穿設在第一刀臂1的定位套10.1內,第二鉗臂8后端穿設在第二刀臂2上的定位套10.2內,為確保連接穩定性,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上分別開設有定位卡槽,兩定位套10.1、10.2對應卡設在定位卡槽內;第一鉗臂7的前端垂直固連有第一鉗頭11,第二鉗臂8的前端垂直固連有第二鉗頭12,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均向下內凹形成半圓弧形結構,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同向彎曲形成弧形夾持面,且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的圓心分別位于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上方,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夾持面上對應設置有夾持齒,第一刀片4與第一鉗頭11上下對應設置,第二鉗頭12和第二刀片5上下對應設置;夾持鉗結構小巧,減輕管道承受重量,防止縫合切口翻轉;

如圖1所示,第一鉸軸3和第二鉸軸9上、下對應設置,第一鉸軸3和第二鉸軸9均為帶有內螺紋孔的空心結構,第一鉸軸3和第二鉸軸9內螺紋孔的公稱直徑和螺距均相等,第一鉸軸3和第二鉸軸9通過調節螺栓13螺連為一體,通過旋擰調節螺栓13即可調節第一鉸軸3和第二鉸軸9之間的距離,進而調節組織剪刀片與夾持鉗鉗頭之間的距離,確保管道剪切口與管道夾持位置的距離;

如圖2所示,為防止縫合過程中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張開,在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之間設置有鎖緊結構,鎖緊結構為復位彈簧14(即為拉簧),在夾持管道前,通過旋轉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使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處于張開狀態,以便于夾持管道,第一刀臂1和第一鉗臂7以及第二刀臂2與第二鉗臂8分離后,第一鉗頭11、第二鉗頭12在復位彈簧14的作用下自動閉合,并一直處于夾持狀態,便于手術操作。

實際制造時,如圖2所示,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上均設置有限位凸起15.1、15.2,防止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后脫離定位套10.1、10.2后,定位套10.1、10.2在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向第一鉸軸3滑動;如圖1、圖2所示,為防止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誤傷患者,在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的端部均設置有球形保護帽16,確保患者安全。

使用時,根據實際縫合需要選擇需要鉗夾的具體位置和鉗夾深度,調節第一鉸軸3和第二鉸軸9高度,防止組織剪在夾持管道時誤傷管道壁,然后通過轉動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使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處于張開狀態,同時確保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也處于張開狀態,然后將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鉗放置待剪切管道側壁的上下兩面上,然后用手將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上的定位套分別滑動至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上,即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脫離第一刀臂1和第二刀臂2的控制,第一鉗頭11和第二鉗頭12在復位彈簧14作用下自動閉合,然后通過旋擰調節螺栓13調節組織剪刀片與夾持鉗鉗頭之間的距離,通過第一刀片4和第二刀片5將管道側壁剪開形成弧形縫合切口,將調節螺栓13卸掉后取出組織剪,然后進而縫合即可,待縫合結束后,通過旋轉第一鉗臂7和第二鉗臂8將夾持鉗取出。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喜德县| 峡江县| 宜川县| 钟山县| 吉首市| 和林格尔县| 资溪县| 高雄县| 上思县| 巫溪县| 珲春市| 江达县| 高邮市| 丰台区| 广州市| 西吉县| 大安市| 辉县市| 略阳县| 梅河口市| 方正县| 抚松县| 松滋市| 桃园市| 和顺县| 宝清县| 宁国市| 公安县| 淮北市| 微山县| 谷城县| 松江区| 兴国县| 南乐县| 南阳市| 南陵县| 东乡| 五峰| 元氏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