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母菊內酯酮的藥物新用途。
背景技術:
1、高尿酸血癥是一種常見的代謝失調疾病,其典型特征是體內尿酸水平因生成過剩或排泄障礙而失衡,導致尿酸在體內積累并沉積于關節和腎組織,進而誘發諸如痛風、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并發癥。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逐年攀升,且呈現出年輕化態勢。痛風是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患者不僅長期遭受疼痛的折磨,同時還承受持續治療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且該病癥的根治極為困難。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作用于尿酸生成階段,通過抑制尿酸生成過程中的關鍵酶活性來減少尿酸,包括別嘌呤醇和非布司他等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另一類用于尿酸排泄階段,通過加強腎臟功能,促進體內尿酸的轉運和排泄來減少尿酸,如苯溴馬隆等。這些藥物雖然起效快,但安全性不佳,副作用和不良反應較為明顯,長時間使用易導致患者腸胃和肝腎功能受損。因此,尋找具有良好降尿酸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小的治療方式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母菊內酯酮的新的藥物活性,該化合物具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促進尿酸腎臟排泄雙重功效,既拓寬了母菊內酯酮單體化合物的藥用領域,又為菊苣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應用提供了進一步的科學依據。
2、本發明提供了母菊內酯酮在制備降尿酸藥物上的應用。
3、在部分實施例中,進行降尿酸藥物制備時,母菊內酯酮的濃度優選為0.025mmol/l~1mmol/l。
4、進一步的,當母菊內酯酮的濃度優選為0.1mmol/l~1mmol/l時,母菊內酯酮具備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機理。
5、進一步的,當母菊內酯酮的濃度優選為0.025mmol/l~0.1mmol/l時,母菊內酯酮具有保護hk-2細胞作用機理。
6、更為優選的,當母菊內酯酮的濃度為0.1mmol/l時,母菊內酯酮同時具備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保護hk-2細胞的作用機理。
7、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8、本發明在現有僅針對菊苣粗提物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單體化合物進行了研究,從中篩選出具有降尿酸活性的母菊內酯酮單體成分。
9、本發明經研究發現,母菊內酯酮具有抑制尿酸生成和保護hk-2細胞加強腎臟功能的雙重功效,具有潛在的降尿酸活性。本發明研究為菊苣治療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應用提供了進一步的科學依據。
1.母菊內酯酮在制備降尿酸藥物上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母菊內酯酮在制備降尿酸藥物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尿酸藥物中母菊內酯酮的濃度為0.025mmol/l~1mmol/l。
3.母菊內酯酮在制備具備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的降尿酸藥物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尿酸藥物中母菊內酯酮的濃度為0.1mmol/l~1mmol/l。
4.母菊內酯酮在制備具有保護hk-2細胞作用的降尿酸藥物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尿酸藥物中母菊內酯酮的濃度為0.025mmol/l~0.1mmol/l。
5.母菊內酯酮在制備同時具備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保護hk-2細胞作用的降尿酸藥物上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尿酸藥物中母菊內酯酮的濃度為0.1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