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艾灸,特別是涉及了一種新型艾灸器具。
背景技術:
1、艾灸療法簡稱灸法,通過運用艾草、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上燒灼、溫熨,借助艾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防治疾病的目的。
2、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2173581?u)公開了艾條灸器具,其中記載了:“內筒體用于固緊艾條,外筒體具有良好的隔熱性,便于使用者握拿操作,只需將艾條插入內筒體即可,艾條燃燒的一端位于外筒體內,可直接將外筒體相應端置于相關穴位上進行施灸,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成本低”,還記載了:“由于是直接拿著點燃的艾條進行施灸,人為操作存在不穩定性,容易導致火星、燃燒端貼體表的表皮,從而灼傷皮膚,或者造成衣物的損壞,操作非常不方便,稍不小心就會灼傷皮膚”的技術問題。
3、綜合上述,可知現有技術中利用筒體固定艾柱代替人手抓握艾柱確保穩定,但是,這種方式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現有的艾灸器具整體結構偏大,并且還是需要人為手持操作,使用較為不便,且長時間手持操作容易產生腕部或肩部疾病的風險,為此,本申請提出一種新型艾灸器具,為解決上述中提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艾灸器具,通過多結構的配合設計,使得裝置整體結構緊湊小巧,操作方便,通過磁吸的方式,可實現磁性小罐與粘貼片的隨意連接或分離;在使用時可將粘貼片在人體皮膚多處部位進行粘貼,通過磁吸的方式將磁性小罐與粘貼片進行連接,從而無需手持設備,減少施灸時的工作強度。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3、一種新型艾灸器具,其應用于艾灸。
4、所述新型艾灸器具具體包括:
5、磁性小罐,所述磁性小罐包括外殼一、外殼二和隔溫筒,所述外殼一和外殼二上下扣合固定,所述隔溫筒位于外殼一和外殼二內側之間的位置處,所述外殼二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磁石,所述外殼一的上端活動連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下部延伸至隔溫筒內側;
6、粘貼片,其設置在所述磁性小罐下方位置處,所述粘貼片包括片主體,所述片主體的內部設置有內置吸附件,所述磁石與內置吸附件磁性連接,所述片主體的下表面涂抹有輔助藥片,所述片主體的下端且位于輔助藥片的下方位置處設置有防護膜。
7、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殼二的內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安裝架,所述第一安裝架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架,所述磁石位于第一安裝架內部且位于限位架下方的位置處,所述第一安裝架的內側且位于限位架上方的位置處設置有擋灰布和擋灰架,所述擋灰布位于擋灰架與磁石之間的位置處,所述擋灰架與磁石磁性連接;所述隔溫筒的下端套設于第一安裝架外側。
8、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殼二的周側均勻開設有若干個透氣通槽。
9、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殼一的內側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安裝架,所述隔溫筒的上端套設于第二安裝架的外側。
10、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殼一的周側上部均勻開設有若干個透氣通孔。
11、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紋柱,所述螺紋柱與外殼一的頂部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柱的下端延伸至外殼一內側,所述螺紋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針,所述螺紋柱的上部延伸至外殼一外側,所述螺紋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旋鈕。
12、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隔溫筒包括筒主體,所述筒主體的周側開設有透氣窗,所述筒主體的外側套設有擋煙布。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艾灸器具,通過多結構的配合設計,使得裝置整體結構緊湊小巧,操作方便,通過磁吸的方式,可實現磁性小罐與粘貼片的隨意連接或分離;在使用時可將粘貼片在人體皮膚多處部位進行粘貼,通過磁吸的方式將磁性小罐與粘貼片進行連接,從而無需手持設備,減少施灸時的工作強度。
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艾灸器具,通過磁性小罐的結構設計,可通過固定件實現對艾柱的固定,通過拆除固定件即可實現艾柱的更換,且通過隔溫筒可減少煙霧的飄散,并通過轉動固定件可實現艾柱位置的高度調節,且通過擋灰布和擋灰架可對艾柱燃燒后的產物進行阻擋,使其留在磁性小罐內部,避免與人體皮膚接觸,同時方便清理。
1.一種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二(4)的內側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安裝架(12),所述第一安裝架(12)的內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架(13),所述磁石(6)位于第一安裝架(12)內部且位于限位架(13)下方的位置處,所述第一安裝架(12)的內側且位于限位架(13)上方的位置處設置有擋灰布(14)和擋灰架(15),所述擋灰布(14)位于擋灰架(15)與磁石(6)之間的位置處,所述擋灰架(15)與磁石(6)磁性連接;所述隔溫筒(5)的下端套設于第一安裝架(12)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二(4)的周側均勻開設有若干個透氣通槽(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一(3)的內側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安裝架(17),所述隔溫筒(5)的上端套設于第二安裝架(17)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一(3)的周側上部均勻開設有若干個透氣通孔(2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包括螺紋柱(18),所述螺紋柱(18)與外殼一(3)的頂部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柱(18)的下端延伸至外殼一(3)內側,所述螺紋柱(1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針(20),所述螺紋柱(18)的上部延伸至外殼一(3)外側,所述螺紋柱(1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旋鈕(1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溫筒(5)包括筒主體(21),所述筒主體(21)的周側開設有透氣窗(22),所述筒主體(21)的外側套設有擋煙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