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胃病的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藥。
背景技術:
1、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感染是一個關系到公眾健康的大問題,在全世界范圍內較為普遍,總體感染率約50%,在發展中國家部分地區可高達80%。
2、hp主要通過口口傳播,也可經糞口傳播,它與多種胃部疾病密切相關,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并且與胃癌的發生發展關系緊密。
3、hp經口到達胃部后,在胃黏膜細胞上定植并造成感染,而后通過產生多種酶、分泌細胞毒素、誘導胃上皮細胞釋放白細胞介素-8等方式破壞胃黏膜層結構,引起胃黏膜活動性炎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中醫癥一般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證、胃陰不足、脾胃虛弱證等,病人多有口臭口干口苦等癥狀,現代醫學治療hp感染以根除hp為目標,目前主要推薦含鉍劑的四聯療法,受hp耐藥和特殊體質的影響,部分患者可能面臨hp根除失敗,因此開發傳統醫學,利用中醫中藥治療hp感染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研究方向。
4、不僅如此,中藥在改善hp相關胃炎癥狀如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方面作用較為明顯,可以作為根除方案的一種有效補充。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提供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胃病的藥物組合物,藥物組合物能夠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阻礙其繁殖生長,改善胃部的酸堿環境、菌群平衡,修復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胃黏膜損傷,且對耐藥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療效滿意,該藥物也進行了體外抑菌試驗,進一步明確該藥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抑菌效果。
2、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胃病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沙參5-30份,仙鶴草10-30份,炒薏苡仁10-30份,百合5-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陳皮5-30份,白術5-20份,蒲公英5-30份,半枝蓮10-30份,黃芩5-30份。
3、各原料藥功效如下:
4、沙參,具有益胃生津,養陰解毒之功效。用于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等病癥。
5、半枝蓮,具有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用于清除胃部濕熱之毒,消腫止痛,改善胃部氣血瘀滯所致的胃痛、胃脹等癥。
6、白術,具有健脾益胃、燥濕利水的功效。用于脾胃氣虛、運化無力所致的食少、腹脹、泄瀉,祛除水濕,改善脾胃環境。
7、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炎抑菌之功效。用于濕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大便粘膩,調節脾胃的運化環境;治胃火亢盛引起的胃痛、燒心等癥;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等有害病菌,助于防治胃炎等胃部疾患。
8、蒲公英,用于癰腫疔毒,緩解胃脘灼痛;抗炎抑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等有害菌,助于減輕胃部炎癥;健胃利膽,改善消化不良、胃脹等病癥。
9、白花蛇舌草,具有具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能抑制多種病菌,降低氧化應激損傷。可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升機體免疫,清除自由基,減輕細胞損傷。可提高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改善胃部不適,促進胃黏膜修復。
10、仙鶴草,具有解毒殺蟲、收斂止血、止痢疾、補虛之功效。對細菌、真菌、滴蟲有抑制或殺滅作用,能破壞病原體細胞膜、蛋白質結構,影響其代謝與繁殖,也可調節免疫和內分泌系統,改善疲勞、虛弱狀態。
11、百合,具有養胃陰、清胃熱、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有助于調理胃陰虛、胃熱之胃脘疼痛,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12、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疏肝利膽、降逆止嘔等功效。能行胃脾之氣滯、消除脹滿,可緩解腕腹脹痛、噯氣、惡心嘔吐,增強胃腸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
13、炒薏苡仁,具有健運脾胃、利水滲濕、除痹止痛等功效。可調節胃腸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水液代謝,消除水腫;能抗炎鎮痛,輔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實驗發現,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四聯療法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清除率能夠達到95%以上。
1.一種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胃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沙參5-30份,仙鶴草10-30份,炒薏苡仁10-30份,百合5-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陳皮5-30份,白術5-20份,蒲公英5-30份,半枝蓮10-30份,黃芩5-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