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干眼癥治療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1、干眼癥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熱敷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增加淚液分泌,從而緩解干眼癥狀,瞼板腺按摩也是一種有效的物理治療方法,通過按摩瞼板腺,能改善瞼板腺功能,減少淚液蒸發,進而減輕干眼癥狀。
2、專利號cn117323103a公開了干眼癥輔助治療瞼板腺加熱裝置,涉及干眼癥治療領域。干眼癥輔助治療瞼板腺加熱裝置包括:眼罩殼體,眼罩殼體內安裝有安裝板,安裝板左右對稱開設有兩個矩形開口,安裝板的后側面對應矩形開口的位置安裝有按摩組件,兩個按摩組件之間安裝有調節組件,眼罩殼體的內部后側面安裝有驅動組件,霧化機的上部安裝有藥液儲存盒,霧化機的側面連接有輸送管,輸送管的末端連接在眼罩殼體的上側,通過霧化機將加熱后的中藥液霧化,霧化后的中藥液通過輸送管向眼罩殼體內輸送,將眼罩殼體放置在眼睛上,霧化后的中藥液從眼罩殼體內噴出,便可對瞼板腺進行加熱,使得眼部周圍的血液循環,減輕眼睛疲勞,促使瞼板腺開口通暢。
3、針對干眼癥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對瞼板腺進行熱敷和按摩,將中藥施加于眼部并同步進行熱熨和熏蒸,可充分發揮中藥的協同作用,但是熱敷的方式熱量散失快,需要患者反復更換毛巾或對毛巾加熱,操作也比較繁瑣,無法同時進行按摩,使得眼睛的治療時長增加,同時眼部無法很好地對中藥進行吸收,現有的霧化藥液能夠更好地提供熱敷效果,但是霧化顆粒容易凝結成液滴,黏附在眼罩內壁,容易堵塞通道而且難以清理,不同的患者眼部位置不同,統一的按摩設備不能適配不同的患者,不能根據患者的眼部位置調整按摩單元,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干眼癥治療裝置及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干眼癥治療裝置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干眼癥治療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內設置有藥水箱,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側部固定連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放置有治療儀主體,所述治療儀主體內通過隔板分隔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上下內壁均開設有透氣孔,所述隔板靠近第一腔室的一側安裝有兩個眼部按摩器,所述治療儀主體上設置有霧化治療機構、導風機構和回流機構,利用霧化治療機構抽入藥液并霧化形成微小顆粒進入第一腔室,所述導風機構用于均勻擴散微小顆粒,然后通過回流機構回收微小顆粒重新流入藥水箱內循環使用,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兩組位移機構,所述隔板的側部固定連接有眼部掃描單元,通過眼部掃描單元掃描患者的眼部數據,然后控制位移機構調節對應眼部按摩器的位置。
3、所述霧化治療機構包括計量泵和霧化器,所述計量泵固定連接于底座的內壁,所述計量泵與藥水箱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管道,所述底座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對接口,所述計量泵與第一對接口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二管道,所述霧化器固定連接于第二腔室內,所述霧化器與第一對接口之間固定連接有第一伸縮管,所述霧化器的輸出端貫穿治療儀主體的頂部并固定連接有分流器,所述治療儀主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氣蓋,所述第一氣蓋位于透氣孔的上側,所述分流器的末端固定連接于第一氣蓋。
4、進一步的,所述回流機構包括第二氣蓋、抽氣泵、第二對接口、散熱器和第二伸縮管,所述抽氣泵和第二氣蓋均固定連接于治療儀主體的底部,所述第二氣蓋位于透氣孔的下側,所述第二氣蓋的末端與抽氣泵連接,所述散熱器固定連接于底座的內壁,所述散熱器出水口與藥水箱連接,所述散熱器的進水口連接有第二對接口,所述第二伸縮管固定連接于回流機構的輸出端與第二對接口之間。
5、進一步的,所述導風機構包括保護框、導風板、聯動桿、微型電機、圓板、偏心塊和滑槽,所述保護框固定連接于第一腔室的上內壁,所述保護框位于透氣孔的下側,所述導風板設置有若干并均轉動連接于保護框的內壁之間,若干所述導風板的一端貫穿保護框并均固定連接偏心桿,所述聯動桿通過耳軸與若干偏心桿連接,所述微型電機固定連接于隔板靠近第二腔室的一側,所述圓板固定連接于微型電機的輸出端,所述偏心塊固定連接于圓板的側部,所述滑槽開設于聯動桿的末端,所述偏心塊滑動連接于滑槽內。
6、進一步的,每組所述位移機構包括滑軌架、滑座、第一電動伸縮桿、球形軸、軸套、第二電動伸縮桿和第三電動伸縮桿,所述滑軌架固定連接于隔板靠近第二腔室的一側,所述滑座滑動連接于滑軌架的軌道處,所述第一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于滑座的頂端,所述球形軸固定連接于第一電動伸縮桿的伸長端,所述軸套固定連接于眼部按摩器的側部,所述球形軸轉動連接于軸套內,所述第二電動伸縮桿設置有兩個并連接于眼部按摩器和滑座之間,所述第三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于滑軌架的支撐座和滑座之間。
7、進一步的,所述藥水箱上安裝有攪拌器,所述藥水箱的圓周表面設置有加熱器和溫度傳感器。
8、進一步的,兩個所述眼部按摩器的周圍均設置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固定連接于隔板。
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的邊緣處固定連接有橡膠條,所述治療儀主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繃帶,所述繃帶的末端固定連接有卡扣。
10、進一步的,所述治療儀主體的頂部安裝有溫濕度傳感器,所述溫濕度傳感器與控制面板電信號連接,所述治療儀主體與底座的頂部之間固定連接螺旋線。
11、一種干眼癥治療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2、s1、準備階段:使用溫水輕輕清洗患者眼睛,確保眼部干凈,在藥水箱內添加足量藥液,然后接通電源,并對治療儀主體進行除菌處理;
13、s2、佩戴:取出治療儀主體貼合患者眼部,將其調整至合適位置,通過卡扣佩戴在患者頭部,確保橡膠條與眼部之間的密封性良好;
14、s3、按摩治療:通過眼部掃描單元掃描患者的眼部數據,然后根據患者的眼部數據調整眼部按摩器的位置,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的伸長端推動球形軸伸縮,然后帶動眼部按摩器移動,調整眼部按摩器與眼部的距離,通過兩個第二電動伸縮桿的伸長端伸縮,可調節眼部按摩器的接觸面的初始角度,通過第三電動伸縮桿的伸長端推動滑座移動,可帶動眼部按摩器水平移動,調整眼部按摩器至合適的位置,然后啟動眼部按摩器進行按摩治療;
15、s4、霧化治療:通過計量泵將藥液由藥水箱、第一管道抽入第二管道內,藥液經過第一對接口、第一伸縮管進入霧化器內,經過霧化器霧化成微小顆粒,微小顆粒經過分流器分流進入第一氣蓋內,最后由透氣孔進入第一腔室內進行霧化治療;
16、s4-1、霧化擴散:在微小顆粒進入第一腔室內時,通過微型電機的輸出端驅動圓板轉動,圓板帶動偏心塊偏心轉動,從而帶動滑槽往復移動,聯動桿跟隨往復移動,最后帶動若干偏心桿和導風板往復擺動,輔助微小顆粒均勻進入第一腔室內,提高藥物的吸收效率,減少霧化顆粒凝結;
17、s5、液化回收:啟動抽氣泵產生吸力,第一腔室內部分微小顆粒和凝結的液滴由透氣孔流入第二氣蓋內,然后由抽氣泵抽入第二伸縮管內,經過第二對接口進入散熱器內,利用散熱器冷凝微小顆粒使其液化,液化產生藥液回到藥水箱內循環使用;
18、s6、治療結束:治療時間結束,關閉設備停止按摩治療和霧化治療,取下治療儀主體對其進行清潔,確保下次使用時干凈無菌。
19、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20、1.本發明通過設有按摩治療與霧化治療相結合,有利于霧化治療具有潤滑效果的藥液轉化為微小顆粒,直接作用于眼球表面,起到潤滑作用,增加淚液量,從而緩解干眼癥狀,按摩治療通過刺激淚腺分泌更多的淚液,以濕潤眼球表面,進一步達到緩解干眼癥的目的,按摩與霧化治療相結合,可以相互補充,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增強治療效果,這種聯合治療方法無需手術,無創傷,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這種聯合治療方法操作簡單,易于學習和掌握,便于在醫療機構中推廣和應用。
21、2.本發明通過設有分流器和導風機構,有利于輔助微小顆粒能夠更均勻進入第一腔室內,防止微小顆粒集中流動,并在第一腔室內更大范圍擴散,可以確保藥物更均勻地分布在眼部,從而增加藥物與眼部組織的接觸面積,能夠提高藥物的吸收效率,減少霧化顆粒凝結。
22、3.本發明通過設有位移機構,有利于能夠調整眼部按摩器的距離、角度和水平位置,不同的患者眼部組織結構不同,通過位移機構可調整眼部按摩器與眼部之間的距離、角度和水平位置,可以確保按眼部按摩器精準地貼合患者眼周的各個穴位,精準的按摩有助于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部疲勞,并可能改善視力,能夠調整位置的功能可以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提高按摩的舒適度,避免因為眼部形狀不匹配而造成的壓迫感或不適感,避免對眼部造成不必要的壓迫或損傷,保護患者的眼部健康。
23、4.本發明通過設有回流機構,有利于快速對微小顆粒降溫,使其液化成液滴,液滴最后回流到藥水箱內,重新形成藥液,能夠循環重復使用,對已經霧化使用的藥液重復使用,可以減少對藥液的需求,降低使用成本,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藥水箱的頂部設置有排氣閥,能夠排出藥水箱內多余的氣體。